![]()
刚买车那会,损友跟小编说,超点速没事,10%以内是不会罚你的!
![]()
真的么?没坑我吧?于是乎就有了下面两段经历。
![]()
在某个限速60的拍摄点,小编由于来不及刹车,以65km/h的时速开过,心中忐忑不已,就等着扣分罚款了,可结果等了几个月都没事。
![]()
另一次,一个限速120的高速上,小编规规矩矩的跑到120km/h就定速巡航了。这时一辆的士从身边超车,本着对的士大哥的敬仰,小编就跟了上去,结果碰巧遇上拍摄点,又是一阵心情忐忑。
事实证明,真理站在的士大哥这一边。难道是我的时速表有问题?
想要知道自己的车子有多快,这是驾驶者开车的天然需求,知道速度可以估算抵达目的地的大致时间、性能状态;此外,你的车也要知道自己的状态,特别是自动档车型,需要根据速度转速调整档位。
![]()
但是坐在驾驶室里面,怎样才能知道车子有多快呢?现代车辆的速度数据来源有三个。
![]()
一是通过ABS(或ESP)的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得,通过与轮胎尺寸参数的解算获得。
![]()
另两种数据来源分别位于变速箱输入轴和输出轴,他们通过与车轮的传动比也可以间接解算出车速。
![]()
这两类数据的不同点是,变速箱的数据一般不会发送到CAN总线,因此仪表盘上的数据一般是通过ABS(或ESP)的解算数据获得的。
或许到这,有些平日开车用手机导航的朋友有话要说了,为何导航上的车速常常与时速表的速度有差别?
速度都是间接获得的,那必然会有计算的误差,同时,传感器本身也有测量精度、误差的问题。
![]()
因此,时速表显示的速度必然是不准的,那它有多不准呢?
![]()
一般车厂的逻辑是这样的,车辆设计首先以安全为第一考量,那么在知道大致速度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驾驶员不会因为误差而超速,就必须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实际体现就是令显示的车速要比实际车速高,但是又不能太离谱,以至造成驾驶员的误判。
根据我国的标准,《汽车用车速表》明确规定车速指示表不能低于实际车速,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个公式:
0≤指示车速-实际车速≤实际车速/10+4km/h
可见,这个规定给到车厂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想象出这样一种情况,两辆车时速表都显示120km/h时,一辆车实际时速可能是110km/h,另一辆车实际车速可能是119km/h。
有大神通过自制设备,通过读取CAN总线数据及高精度GPS测算车速的方式,对市面上的平价车及BBA车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
可见,不同车厂的车速传感器精度或计算方式确实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说结论,网传的交通处罚并不靠谱!
![]()
因为超速处罚属于行政处罚,具体执行标准由各地公安厅制定(需要依据上位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
![]()
小编查到的湖南省公安厅红头文件
因此具体怎么处罚,要看当地的《行政出发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及《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具体措施。
![]()
以湖南省为例,具体处罚规定如上图所示。可见,并没有所谓超速在10%以下,只是警告的规定。根据超速区域的不同,超速处罚的标准也有不同,有几率是口头警告,也有几率是20-100/100-200/200-500/500-1000/1000-2000的不同档位的罚款。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豁然开朗了,超速低于10%肯定没事么?恐怕不一定。按照大神的评测,好车时速表往往比较“精确”,而如果碰上湖南省的标准,限速80你开到88km/h时,真实速度可能在85km/h左右,随时有可能“中招”!
![]()
行走江湖 安全第一
当然,本文还有一些没点到的地方,譬如超速测速仪的误差等等,但应该对结论不会有太大影响。至于开篇处小编为何没有被罚,恐怕就是当地执行标准以及小编开的平民车的问题了。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盯着10%的限速开车,我们不是律师,不可能把各省市违章全部背下来,严格按照规定限速走就绝对不用担心超速被罚。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