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2019年H1(上半年),因销量下滑,大众在华两家合资公司的营业利润为21亿欧元,同比下降9%。
这份数据出自华泰证券。其发布上汽集团的研报指出,这样的利润表现“略超此前预期”,也就是说,华泰证券对大众的经营预期原本要更加悲观,可以说很不看好。
销量跌幅更甚。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H1大众两家合资公司的批发销量同比减少10.6%,大过利润跌幅。大众可能通过采取降低成本、严控费用等措施,才缓解销量下滑对利润的冲击。
贵为中国不灭霸主的大众,尚且难逃利润和销量双双大幅下滑的命运,其他品牌又该如何自处?车市距离触底反弹还有多远?
中国:从增长引擎到拖后腿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下挫,其上半年财报就有提及:
集团2019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为90亿欧元,比2018年上半年的82亿欧元增长10.3%,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8%上升到7.2%。不过,大众中国合资企业的利润却出现下降。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拖了全球业绩的后腿。
![]()
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依赖程度众所周知。作为掌握大众命脉的全球最重要市场,中国曾为大众集团全球利润贡献了半壁江山。最近两年,这个比例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是大众利润来源的中坚力量。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区贡献了47.5亿欧元的净利润,占比为28%。而到了2018年,中国两家合资公司为大众集团贡献了46.27亿欧元的营业利润,比例达到33.24%。
今年上半年,中国合资公司的营业利润为21亿欧元,同比大幅减少9%,这与大众汽车集团整体营业利润增长10.3%的鲜亮数字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合资公司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出在销量下滑。中汽协数据显示,两家合资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批发销量为179万台,同比下跌10.6%,其中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跌幅分别达到10%和11%。而在2018年,这两家乘用车企还分别有0.1%和4.1%的增长。
多年来,南北大众一直占据乘用车企销量榜的冠亚军宝座,进入2019年,即使上半年车市整体销量下滑12.4%,但这两个巨无霸超过两位数的跌幅,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
![]()
对大众而言,中国这头“利润奶牛”的画风似乎正在改变,从昔日的增长引擎变为拖后腿。
四大利空作怪,市场会否节节败退?
今年汽车行业的形势,比年初预期的更糟。
2019年上半年,车市在“去库存”的主旋律中度过。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3.7%和12.4%,销量降幅虽比1-5月收窄0.6个百分点,却是在国五库存车疯狂促销下以价换量实现的。
大众在华利润和销量的双双大幅下滑,只是车市寒冬下车企处境艰难的一个缩影。
除了两位“合资大哥”,“自主一哥”吉利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厄运,甚至跌幅比南北大众更大,达到15%。由于销量不如预期,吉利已经将原定的2019年销量目标从151万辆下调至136万辆。以价换量换来4.7%正增长的长城汽车紧随其后,将原定的120万辆年目标下调到107万辆。
从集团层面来看,上汽、广汽、东风、长安等中国汽车集团无一避免销量跳水的厄运。上汽集团出现十年以来的首次半年销量滑坡,同比跌幅达16.62%;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分别下降30.3%和29.05%,东风汽车则下滑11%。目前来看,唯有日系品牌和豪华品牌过得相对较好。
在车企纷纷加大力度促销的上半年,市场姑且如此萧瑟,国六上阵的下半年,在“宏观经济低迷+国六车型真空期+传统车市淡季+消费者观望”四大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市场会否愈发节节败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完成情况低于预期,中汽协更改了对2019年全年销量预期,认为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而在年初,中汽协的预测是增幅为零。佐证这一点的是库存的变化。6月在“去库存”的促动下,经销商库存指数降至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而7月在“国六”威力的影响下,立即回升至62.2%。
咨询公司ZoZo Go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邓恩预测,在经济放缓、对就业安全的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下跌5%。主流大哥大们尚且被卷进销量大跌的泥淖无法安身,其余小弟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