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0家上市车企股价表现可以用“平分秋色”来形容,其中20家车企股价实现上浮,19家车企股价出现回落,福耀玻璃(H股)股价持平。三大股指方面,上证指数涨0.64%,深证成指涨1.1%,恒生指数回落0.75%。
撰 文 | 陈 慎
编 辑 | 甄 瑶
出 品 | 汽车K线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下调年初对2019年汽车销量的预判,将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由2800万辆下调至2668万辆左右,同比下滑5%。
其中,乘用车预计销售约2244万辆(原2360万辆),同比下滑5.4%;商用车预计销售约424万辆(原440万辆),同比下滑约3%(原微增1%);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约150万辆(原160万辆),同比增长约19.4%(原增长33%)。
本周,庞大集团、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分别以8.06%、5.75%和5.74%的增幅位列涨幅榜前三位。
No.1 庞大集团:最后一交易日突现涨停
虽然庞大集团位列本周涨幅榜首位,但其股价变化只有0.1元/股,增幅超过8%的原因是基数较低。
从股价周走势来看,该股在7月26日下午开盘后强势封涨停,涨幅达到9.84%,终报收1.34元/股。当日成交量218.61万手,成交额2.87亿元。该股近一年内出现5次涨停、2次跌停。
车市寒冬如照妖镜一般,照出了汽车资本市场上的短板与隐患;而作为下游经销商的庞大集团同样感受到了“寒仄逼人”。在宣布2018年巨额亏损后,庞庆华和他的庞大集团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已是千疮百孔。
对于周五的涨停,笔者并未寻到有力的支撑。
在资金流向方面,该股5日净流入-2152.65万元,3日净流入-205.53万元。
No.2 比亚迪:牵手丰田
联合开发纯电动车型及动力电池
比亚迪本周实现五连涨,并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自4月25日以来最高值57.88元/股。截至收盘,报57.42元/股。
7月19日(周五)晚间,比亚迪发布《关于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电动车及动力电池的公告》。公告称,双方就联合开发电动车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双方亦将共同开发上述车型等所需的动力电池。7月22日开盘,该股上涨1.8%。
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渐被国内外车企认可,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等均对这次联手表示看好。
7月26日,比亚迪发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人民币,其中3.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剩余16.5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在资金流向方面,比亚迪5日净流入1.26亿元,3日净流入3935.26万元。
No.3 宁德时代:与日本光伏企业宣布合作
7月26日,宁德时代股价现5月以来最高值77.77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报76.66元/股。
7月25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宣布与日本光伏企业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蓄电池的开发及销售领域开展合作。Next Energy表示,宁德时代将供应电池单体等构件,Next Energy负责组装,预计2020年在日本开始销售面向住宅和工业的低价蓄电池。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在海外取得重要突破。
7月19日晚间,宁德时代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纪录。在被问及公司产能情况时,宁德时代称根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订单情况灵活调整产能;公司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布局,当前已在德国、日本、美国设立了子公司,欧洲生产基地已动工,计划2021年形成部分产能。
目前,以上汽、吉利、广汽为代表的国内传统车企,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及以宝马、戴姆勒、大众为代表的外资车企均已成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客户。
根据中汽研数据,2019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12.3GWh,其中公司装机电量为5.5GWh,市场占有率为44%。
6月,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3GWh,市场份额高达49.75%;而上半年,宁德时代以13.8GWh累计装机量遥遥领先,比亚迪以7.37GWh位居第二,两家企业上半年合计占据市场70.5%份额。
面对日韩等企业的正面竞争,宁德时代认为其产品在技术、质量上和国外的供应商处于同一阵营。
根据宁德时代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其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4亿元-22.77亿元,同比增120%-150%;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3亿元-19.52亿元,同比增150%-180%。
在资金流向方面,宁德时代5日净流入1.88亿元,3日净流入3083.86万元。
涨幅榜TOP3
No.1No.2
No.3
本周,中通客车、中国重汽(H股)和金龙汽车分别以4.19%、3.80%和3.39%的跌幅位列跌幅榜前三位。
No.1 中通客车:董事会成员变更
7月26日,中通客车股价出现近5个月来最低值7.03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报7.08元/股,位列跌幅榜首位。
7月20日,由于工作变动原因,公司副董事长宓保伦、董事贾开潜向董事会提出辞职。辞职后,宓保伦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贾开潜继续在公司工作。当日出于同一原因,公司财务负责人侯晶提出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7月22日,中通客车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同意提名选举张兴基、彭锋、曹茂波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三者均未持有公司股份。其中张兴基现年51岁,现任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锋现任公司副总经理;曹茂波曾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近日在被投资者问及半年度业绩情况时,中通客车回复中期业绩同比没有大幅变动。今年上半年,中通客车产销量分别为6555辆、6684辆,同比分别增长19.97%、15.24%。
在资金流向方面,该股5日净流入-2807.3万元,3日净流入-1840.61万元。
No.2 中国重汽:跑输大市,目标价被调低
7月26日,中国重汽股价现2月份以来最低值11.9港元/股,截至当日收盘,该股报12.16港元/股。
2019年中国重汽的销量目标为重卡、轻卡均突破20万辆,同比分别实现18%和49%增长;而2018年其重卡销量为16.8万辆,同比增长7.6%,轻卡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24.5%。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销售重卡65.6万辆(包含出口),同比下跌2.3%;而中国重汽同期重卡销量则为10.3万辆,同比下滑6.2%,跑输大市。中信里昂已将该股目标价由17.91港元调低24%至13.6港元。
在中卡和轻型卡车方面,中国重汽销量分别为6093辆和5.12万辆,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如今年已过半,三季度又是重卡行业传统淡季,中国重汽欲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压力陡增。
在资金流向方面,该股5日净流入-803.06万港元,3日净流入-364.9万港元。
No.3 金龙汽车:体量相当
市值却不及竞争对手五分之一
本周金龙汽车以3.39%的跌幅位列跌幅榜第三位,截至7月26日收盘,该股报收7.97元/股。
近日金龙汽车并未有重大消息发布。
上半年,金龙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449辆和26076辆,同比分别下跌20.43%和9.40%。虽然半年销量已超过宇通客车,但市值(48.36亿)只有宇通客车(291.13亿)的六分之一,难怪股民已经按耐不住,向董秘就战略投资、无人驾驶、净利润、应收款等发起了连环问。
在资金流向方面,该股5日净流入-3315.05万元,3日净流入-2205.62万元。
跌幅榜TOP3
No.1
No.2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