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6月份的数据统计,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76.6万台,实现同比增长4.9%。这是继连续12个月负增长后,中国乘用车市场迎来的首次反弹。此时,颓靡已久的广汽传祺早已拟定了3份喜报。其一,产销数据表明广汽传祺6月份销量为44124台,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92%。其二,广汽传祺6月份终端销量为54534台,同比增长57.6%(公众号)。其三,没有关键字眼的数字宣传海报,上半年累计220880台实现逆势上涨5.6%。在业内人士看来,广汽传祺的此举是想给三类人看:第一种是政府的税收部门,第二种是关注汽车行业的人士,第三种则是毫不了解的车市小白。
介于国五/国六标准的切换,车市能实现逆势上扬无疑是降价去库存起到的助推作用。而根据广汽传祺内部人员的透露,为了降低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提高终端销量,各车型优惠幅度可达6至8折。显然,这种做法让广汽传祺透支了未来持币观望的消费者,而在繁荣假象之下也暴露了潜在危机。
![]()
改款无新意,审美疲劳
“颜值即正义”虽然这句话放到哪都不会感冒,但也要遵循它的时效性。在个人看来,传祺GS4之所以能够扶摇而上,多半取决于当年惊艳四座的颜值。当然,新车形象放到现在也很凑效,但微乎其微的改动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官方可能出于保守而不敢动“大刀”,但在外界看来自2015年4月上市以来,已有4年之久没有换代,相比同级的哈弗H6、长安CS75等车型不间断的小改款,也间接的映射出广汽传祺“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造车态度。
且不说偏冷门的老旧车型无动作(例如GA8、GA5等),而关于GS3、GS8等热门选手的改款谍照也并没有太大变化。俗话说“今日不同往日”,随着竞品车型不断涌现,而广汽传祺却选择保守方案,很显然已经陷入了被动环节。
![]()
性价比并不高
也不知道是否传承了丰田的定价策略,广汽传祺每每新车上市都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性价比。例如早期的GS8、GM8等车型,依仗不俗的外观和品牌营销,竟然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且不说新车是否具备对抗合资车的实力,但此举无疑是有点飘了!
诸如即将上市的GA6车型,预售区间为11.68万-16.98万。虽说和同级的吉利博瑞相差无几,但在具体配置对比上还是稍逊一筹。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售价区间覆盖了太多的可选车型,而论其一直处于轿车强势期的合资车,已然对GA6形成了压制力。
早年间,广汽传祺就提出了三“8”战略(GA8、GM8以及GS8),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品牌向上。但过于高端化的追求将资源倾斜,造成“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无论加价购车还是追求高端化,已然成为传祺性价比不高的标签。
![]()
没有新品能扛起大旗
讲道理,广汽传祺的产品布局已相当熟,但能扛起大旗的唯有传祺GS4一款。即除去将上市的GA6之外,GS8受限于同级领克01、WEY VV7的强力阻击,而在市场下行的大环境同样遭受合资车的价格压制。GS5的定位和GS4稍有重合,而两者对比之下则直接突显GS5过高的定价和不高的产品力,内耗严重从而导致上市遇冷。关于GM6和GM8,本身就处于冷门的MPV系列,其定位区间较为高端化,很难和根深蒂固的合资车有效对抗。至于老旧化的GA8及GA4等车型,产品价值弱化终究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
品质把控并不可靠
GS4作为传祺品牌的经典代表,其品质把控也被消费者看的尤为重要。但反观车质网6月份的自主品牌投诉统计,传祺GS4以56个投诉量位居榜一。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发动机异响、漏油以及变速箱顿挫等核心故障之上,系2015款、16款、17款车型的通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个人看来,这不仅仅反应了自身技术的落后,更是对造车态度的一种警醒。如果传祺GS4长此以往下去,终究会被消费者弃之而去。
![]()
写在最后:
广汽传祺衰败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自身的膨胀,早在2015年发家至2019年战略规划,曾五次参加北美车展,三次更改在北美上市时间。在外界看来,广汽传祺“进军北美”的口号更像是在粉饰品牌价值,但后期造成的产品力缺失只会将自己送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