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 “电动知家”可以订阅哦!
自动驾驶产业链构成:感知-决策-执行 三个层面
从感知层面看,感知环境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红外夜视和组合导航设备,感知车辆自身的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陀螺仪及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都属于感知层面的零部件。
从决策层面看,高精度地图定位、云平台、V2X通信、车载平台等车联网系统为汽车进行路况判断,规划最优行驶路径,起到决策作用。
从执行层面看,包括转向、油门、制动、照明等执行部件与系统,和整车应用。现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执行层有许多积累,通过研发新一代产品进行产品升级;而在感知和决策层,国内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参与较少,更多是IT巨头和创业公司在该领域竞争。
▌感知层:多传感器融合成必然趋势、激光雷达重要性凸显
目前感知层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由于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在提高汽车自动化等级的过程中,多传感器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具体来说,多传感器融合就是将多个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起综合分析以便在各种环境下更加准备可靠的描述外界环境,从而提高系统决策的正确性,其中不仅需要硬件设备方面的协同配合,还需要决策层算法等支持。
激光雷达的原理是,通过向外发射并接收的波束的方式来探测计算目标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它与毫米波雷达的最大区别在于,激光雷达使用的是激光,而毫米波雷达使用的是毫米波。
先进的技术也意味着更高昂的成本。与其他发展较成熟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统传感器相比,激光雷达仍是一个在不断变化中的技术,也仍是一个量产难度较大的技术,目前仍没有能够在技术和成本上完全满足车规要求的激光雷达。
市面缺乏对传感器真正的行业标准,技术难关加上高昂的成本加剧了量产的难度,也让目前的市场价格更加居高不下。但从各大车企对激光雷达企业的关注和自动驾驶发展对传感器的刚需可看出,激光雷达市场方兴未艾,在更成熟的量产计划实现后,激光雷达将迎来更大的市场。
激光雷达竞争格局
在激光雷达技术上美国、德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走在全球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激光雷达企业达到14家。中国企业近年来奋起直追,激光雷达企业已有8家。
由于全世界的激光雷达布局汽车步伐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内外技术进展相差并不大,自主企业、创新型企业有望通过技术研发获得市场先机,占领市场。
高精度地图两极格局
1.国外高精度地图两极格局:初创企业v.s车企、互联网
当前国外高精度地图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方面是大型互联网科技巨头、车企,如谷歌、英特尔、宝马等。这些公司在高精密地图的研发上更多采取集中采集的地图信息搜集方式,他们的合作伙伴数量相对而言更多而且更为稳定,在市场上影响力更强。
而另一方面是看准时间和角度切入自动驾驶行业的初创公司,可以将其视作算法集成层面的公司。
由于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地理信息采集上政策监管较松,因此有不少初创公司都在美国开启了高精度地图的研发与应用试验。他们利用高精度地图进行路线规划,采用新型计算平台,整合多传感器信息,开发相应的车辆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行为控制。对于大部分初创企业而言,项目能否真正产生正的现金流事关自身生死存亡。
因此此类公司使用的信息采集方式基本均为成本较低的众包采集,并且在商业化模式探索方面不断做出积极的尝试。
虽然目前高精度地图的商业化未来依旧并不明朗,但是此类公司的做法,例如Carmera的高精度地图服务工程测量、城市规划,DeepMap为合作伙伴开发的云端服务平台等依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国内高精度地图两极格局:老牌地图服务商v.s挑战者
国内的高精度地图竞争格局与国外类似,可以分为老牌地图服务商(如高德地图、四维图新等)和挑战者(如宽凳科技、星舆科技等)。
前者都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采用集中制图和众包制图结合的方式研发高精度地图。而后者仅有部分拿到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未能拿到资质的企业则利用众包采集的高精度地图数据搜集方法,绕开资质要求并独立展开高精度地图业务。
此类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为客户排忧解难,做差异化定位,在国内的高精度地图市场也并非没有一席之地。
目前国内仅有13家企业取得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可以为主机厂商提供车载导航数据。而真正能够提供完善电子地图的只有七家,分别是:四维图新、高德软件、凯立德、易图通、灵图、瑞图万方、城际高科;只有8家参与到导航业务。
2018年7月,京东方面宣布推出专注于机器人地图和智能驾驶数据应用的京东地图,有望成为第18家获得资质的公司。
从激光雷达单价看,我们根据目前市面上知名的激光雷达厂商售价数据,初步估算固态激光雷达目前的市场价格最低在250美元-500美元之间。
在测算中,我们把起始单价按照目前低配固态雷达的单价设定为440美元,在未来几年内价格匀速下跌,预计2025年更大程度量产,可以使激光雷达单价普遍在212美元左右。为统一单位,我们将美元数据按照1:6.75换算为人民币进行计算。
根据测算,我们预计2025年,在开放场景下,国内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人民币。
无人车领域激光雷达市场空间测算自动驾驶在封闭场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封闭环境下的几个重要场所进行封闭场景下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测算。我们沿用了上述测算所使用的激光雷达单价数据进行测算。根据下文对下游无人车场景的市场空间测算,我们初步得出无人车在未来数年的需求量。
高精度地图: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超过110亿元
截至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为测算高精度地图的市场空间,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1)起始年度高精度地图的服务年费为100元。2019年4月,高德地图宣布为客户以成本价提供高精地图产品,“成本价”指不超过100元/车/年的授权费用,以助力L3级别自动驾驶普及。因此,我们把高精度地图的服务年费设定为100元,并预计至2025年每年增长约5%。
(2)当前有15%的汽车配备了高精度地图服务。当智能驾驶级别达到L3以上之后,高精度地图就逐步成为一个必需品。因此,高精度地图的应用程度会跟随L3量产的时间节奏来推进,预计2025年,高精度地图的渗透率可达到30%左右。
(3)过去十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速在10%左右,但近年来新车销量增速开始下台阶,因此我们将未来5-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设定为7%。
根据上述对产业链市场空间的测算,预计2025年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无人车应用的市场规模分别可达99.22亿元、115.6亿元和420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自动驾驶产业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政策支持和技术提升的双向加持下,自动驾驶的进一步普及将为行业带来红利。
从融资方面看,感知和决策相关技术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资金将继续流向激光雷达等设备的研发以及算法、高精度地图等技术的提升过程中。
即使现阶段某些初创公司未能实现盈利,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依旧可观,或在未来3-5年内看到营收的爆发式增长。
电动知家,一个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
更多新能源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最新行业资讯和专业知识,请关注“电动知家”微信公众号(微信号ev_home)。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