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这次测机油。
公司给的表格里,大多是壳牌,嘉实多,美孚各种型号,是可以随便选,但都提不上劲儿,因为都已经很街了。
![]()
权衡下,我选了国际很有名,但对国内消费者还没啥知名度的福斯。老炮可以跳过简介,如果还不太认识,不妨吸收一下,没坏的。
FUCHS,这企业啥都不搞,专做润滑,世界最大独立润滑油生产商。1988年进中国,总部上海, 国内大型生产基地设在苏州、营口。
![]()
除开日系的JDM习性,惯用本国供应商外,大部分国内外有名的车厂都是福斯的客户,覆盖美、中、德系,其中以出厂初装油最为人熟知,是实打实的跨国大公司。
众多主机厂的认可,侧面证明了这家公司的底子。而除了汽车,像风电、钢铁等众多工业制造业,对润滑有需求的,多少都会出现福斯的名字。
![]()
半导购课堂,“讲人话”,不装逼。
0W20,学名SAE粘度,SAE为权威机构: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数字W数字”,这格式代表的粘度标准,就是SAE定的。
"W"前的数字,是机油在严寒下还能正常使用的温度,如下表。
![]()
看到吗,“最低温度”,都用上“最”了,说明这只是将将能用的临界温度,而能用,不代表好用。
换个同样权威的机构,API,美国石油协会。什么SM、SN级别机油,这级别就是API定的。来看图,API机油指南。
![]()
![]()
任何温度下,0、5W始终保持在推荐范围内,且业内素有民用0W无弱油的说法,对比临界温度来说,0W应对起来相对轻松,多数情况还在自己的"Comfort Zone",也就是舒适区里,低温泵送更好,冷启动保护也就更好。
一般的油只能做到15、10W,而好油才能做到5、0W,好的合成基础油在各方面表现也都相对更有保障。所以要怎样挑,懂了吗?
而"W"后面的数字,还有下面表格里,这次测试机油的参数,其实都大有学问。
![]()
(有兴趣一起探讨机油知识,可以留言,我会在《改.观》栏目里更新)
福斯 TiTAN GT1 Evo,XTL工艺,0W20。
测试车十代思域,两年半里程55000公里,还请看官老爷们放心,纯原厂动力,依然具备参考意义。
![]()
来个全家福。
![]()
放油。单凭颜色并不能判断油的好坏,谨记。
![]()
换新。温馨提示:添加量切勿超过机油尺上限,80%左右就OK的啦。
![]()
然后上路,闪人!____________ 城欲摧,欢迎填空。
![]()
第一阶段,也说不上失望。看着瓶子上大大的"XTL Technology"(XTL指“任何含碳物质转化为油”,此工艺下的石蜡油,比天然原油石蜡油品种更纯净,更容易制造粘指更高的优质基础油,业界一般称为Group III+。),或许是期待稍微有点高,在静音,启动,抖动方面,在路上我用尽了全部的感官器官,和我上一锅的安索全合成0W20签名版,几乎一样。
当然,安索在这方面也是做得不错,所以能一致的表现,其实也不算差了。
![]()
第二天,放晴。不死心的我,毅然决定杀回我的私家路。
嗯?来了,变化来了,要愿意踩才来?
![]()
不是马力的提升,而是几乎全速域的响应,直接上了一个台阶!要知道这正是我的G点啊,响应性。而要是谁家机油敢说自己能提升最大马力的,非蠢既坏,我为这句话负责。
思域完全偏向“日本车”的调教,油门初段会很冲,给你动力好的错觉,再往下踩就会变平,然后继续踩到转速进入涡轮正压区间,动力会再来,一下又把你推出去。
所以中间那段“平”就会很不爽,也是削弱我个人最看重的“驾驶性”的地方,但是,现在就很大程度的被补全了!加速感与油门深浅同步,动力完全按照我想要的程度释放,而且响应及时线性,机器明显得到了更好的润滑,运作的精密感明显提升,燃油里更多的能量被直接转化成为轮上的输出!
啊,快活呀 ~ 啊,怎么路那么短 ~ 啊,咦?前面红绿灯没车!
绿灯,5000转,6000转!好了好了,不好!再来一脚!
![]()
擦擦汗,冷静过后,作者悄悄向你扔来了一个总结:
1.NVH性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XTL技术加持,基础油品质、机油基础性能有保障;
3.发动机出力顺畅度提升明显,机械运转润滑度提高,精密感提升;
4.加入了酯类添加剂的可能性相当大,当然,这是好事。
要知道,合理的成本下还要能有亮点,这不简单。
一样商品脱离了价钱,任何的讨论都不会有意义。FUCHS GT1 Evo,基础底子完全不差,同时还做出了自己一点打通的卖点,售价也完全在接受范围内,性价比无疑是高的。
但,这有个前提,就是当中它的“性”,要切中你的点,那就是动力。
随踩随来的动力 精密运行的引擎
这是初恋的感觉 意油未尽的热血
来咱们车主优选,满足你!
↓ 点击入手福斯全合成系列机油 各型号陆续上架中 ↓
![]()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一起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