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车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一直不如人意,长期以来的业绩不佳使得法系车销量在所有合资品牌中垫了底。中国车市整体遇冷的大环境,更是让法系品牌雪上加霜。
作为法系车的代表,PSA集团旗下各品牌2019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只有6.3万辆,同比下滑62.1%。其中,神龙汽车6月份在华销量仅仅10128辆,同比下滑54.3%。
不过销量的连续下跌,并没有“煞退”PSA留在中国市场的决心。前不久,PSA集团唐唯实在巴黎总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想要留在中国,绝对不想离开中国,这个信念是非常坚定的。"为此,PSA在其他跨国车企巨头之后,开启了全面电动化战略。此前在中国市场一向并不积极的PSA能否将其电动化战略实施落地?在这场电动化浪潮中,PSA能否借助这一战略扭转在华态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似乎并不容易。
借助电动化寻求在华翻身
面对环保压力以及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各大头部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战略布局。作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拿下中国市场对各大车企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相比于很多车企争相发布激进的新能源战略,PSA的战略布局则来得相对迟缓。经过了5年时间的研发与准备,PSA终于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五年规划”。
根据这项规划,PSA将率先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放新能源车型,并且未来PSA旗下每款新车型都将具备纯电动或混动版本;到2021年初,将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PSA旗下全车系将都具备纯电动或插电混动车型。
PSA表示,未来的新能源车型将主要基于小型汽车eCMP平台与大型汽车PHEV EMP2平台打造,而这两大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传统燃油动力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共线生产。众所周知,共线生产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实现产品的灵活应变,对于PSA来说,提高盈利空间和应变能力非常重要。
当然,对于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共线生产的规划不只是说说而已。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PSA已经在中国开始着手实施产线改造工作,位于成都的PSA工厂已经将原来的生产线进行了针对性改造,同时将1.1万辆的燃油汽车产能转给了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标致508L车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将在今年年底与欧洲市场同步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标致e-2008也将在2019广州车展亮相,未来,神龙汽车还将持续引入标致4008、雪铁龙天逸的插电混动车型。
定价策略或成新隐患
尽管从目前来看,PSA已经在国内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线,但是从PSA以往的发展轨迹来看,其略显盲目虚高的定价策略或将成为其新能源车型在华销量的新隐患。此前,PSA集团低排放汽车事业部负责人Alexandre Guignard曾表示:“我们卖电动车的第一天就要盈利。”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成本不可能会有大幅下降,如果PSA坚持在前期就要盈利,其必然结果就是延续此前的“高价策略”。
而“高价策略”正是影响PSA在华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DS 5的1.6升涡轮发动机版为例,该车刚上市时售价竟然达到24万,直接导致DS 5上市就遇冷,一直到现在都没能翻身。
另外,由于PSA核心价值观没有对中国消费者进行很好的传达,其本身产品竞争力也赶不上同级的德系、日系竞争对手,如果PSA在未来新能源领域继续坚持其偏高的定价策略,估计会再次为新能源汽车在华发展埋下隐患。
不仅如此,法国人对造汽车这件事貌似一直带有某些特殊的固执,例如雪铁龙老款C5上那副饱受争议的固定轮毂式方向盘,包括很多法系车特殊的定速巡航和车窗升降键位置设计和操作逻辑,都是按照法国人特殊的思维来布局。与大众习惯的操作逻辑完全不同的设计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法系车注定成为“小众”的选择。
在华翻身仗 困难重重
抛开PSA的自身问题,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其在电动化领域也不容易打好“在华翻身仗”。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7万辆,同比增长49.6%,尽管新能源市场有了爆发性增长,但也引来了各界资本和传统车企的不断入局,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
此前有分析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打造出差异化产品和极具吸引力的营销是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这两点,对于在新能源汽车道路上刚刚起步的PSA来说同样有参考意义。
此外,跨国巨头大众、福特、通用,甚至一向侧重于发展混合动力的丰田汽车都已经早早在电动车领域进行了布局。比如,大众早在2011年就已率先上市UP新能源车型,而通用也早在2011年便在华引入沃蓝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的增程型车。
相对来说,PSA确实晚了不止一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PSA的“Push to Pass加速超越”战略已经在2019年进入了第二阶段之际,PSA也一再重申“敏捷性”的重要性。但是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发展道路上,其“敏捷性”能否体现并实施,还有待考验。
言论
【于吴声处】电动化,领先的宝马把问题留给了谁?
新能源
100亿公里0电池事故
轩逸·纯电为何不“上火”?
产品
超乎以往的体验 全新雷凌
引领广汽本田品牌整体向上
品牌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售
38.08万辆 同比增长6%
试驾
如何定义“小型SUV”?
试驾广汽本田新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