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纸禁摩令的出台,改写了摩托车行业的走势,同时也改写了无数摩友的生活轨迹。全国超过180个城市禁限摩,决定了城市,绝大多数都对摩托车说不。
所谓禁摩令的前身,大都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和禁止通行等措施”。尽管该项规定,并没特指摩托车是唯一妨碍交通的机动车,但各地禁摩令默许了。同时,摩托车还被扣上污染空气、事故频发、飞车抢夺等帽子,正好满足限制了摩托车上路的理由。细想之下,摩托车造成的影响,汽车也不遑多让。即便如此,摩托车就这么被安排,禁止“进城”。
尽管摩企、各界人士多次积极呼吁,各地禁摩令依旧在。不过,最近有一则好消息到来。
根据《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在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经过前期调研、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并于7月14日在发改委官网公布。简单来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对解禁摩,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截止时间,2019年8月12日。
具体操作步骤,只需三步:
①打开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http://www.ndrc.gov.cn,点击页面下方“意见征求”
②点击“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进行中)”一栏
③进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专栏后,提议将解除禁限摩纳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改善现有摩托车管理措施,合理管控两轮车骑行”作为标题,填写你的建议。
解除禁摩令,利国利民。我们认为有以下利好:
①缓解城市拥堵
汽车的大量普及,造成交通拥堵现象愈演愈烈,拥堵现象不再是大城市的问题,同时也在向中小城市蔓延。摩托车因其便捷灵活、性价比高等优势,成为国民生活中的优质代步工具之一,同时也是众多摩旅爱好者的精神伴侣。
②缓解城市停车难
由于车位紧张,在城市道路及社区内,占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违章停车的现象愈演愈烈,逐渐凸显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摩托车的存在,正好缓解这些问题。摩托车,可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大众对私家车的依赖,有利于实现交通的多元化。
③提升社会运转效率和质量
摩托车相对汽车排量更小,更利于节能减排,而且有利于提高邮政、快递、送餐等服务行业的服务效率。
④有利于满足交通多元化需求
建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严厉打击摩托车假冒伪劣产品、利用摩托车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同时,也应考虑车主的权利平等。建议禁限摩由“禁”转为“限”或由“限”转为“梳”,提供车主选择交通工具的权益,便民利民。
⑤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摩托车作为城市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相比汽车更环保、占用空间更少、通勤效率更高,对解决大城市病中的环保污染问题、堵车问题、停车难问题有积极的作用。近年全球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和消费国已经被印度抢占,摩托车在国内180多个大中城市被禁止或者限制行驶。摩托车在中国的禁限,严重阻碍了广大消费者使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合法权利,同时严重打压和制约了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被印度企业和品牌所超越,摩托车出口也逐年下滑。解除城市禁限摩,将方便广大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将有力的促进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印度、日本等企业抢夺国际摩托车市场,将有利于扩大内需,在当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城市市场的放开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⑥有利于留住人才,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魅力
由于偶然风险、执管压力等多方面因素,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禁摩限摩,致使摩托车行业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⑦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绿水青山”
电动摩托车相较燃油汽车,在环保方面更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但是作为摩托车,仍然被地方城市禁限,严重制约了交通工具油转电战略的实施,因此鼓励消费电动摩托车,解除城市禁限,出台电动摩托车消费补贴,将有力的促进电动车的转型升级,有力的促进城市交通安全的管理,有力的促进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
⑧有利于实现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消费税作为奢侈品领域的一项特别税收,从摩托车诞生时就有,经过多年的呼吁,250CC以下排量的摩托车消费税已经取消,但是250CC及以上排量作为摩托车转型升级的重要细分领域,消费税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拦路虎,取消消费税将更有利于促进摩托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负担,推动技术升级。
各位摩托车从业者、爱好者、用户们,请及时前往http://www.ndrc.gov.cn提交意见。截止时间,2019年8月12日。
所有摩托车从业者、爱好者、用户们,是时候行动了。争取我们自己的权益,争取获得我们城市骑行的权利,就从合理、合法、合规的反映我们的呼声开始!
争取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取国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