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鄢丹
作者 |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猪鼻子”终于被换掉了——在被吐槽多年后,北汽终于下定决心换掉了LOGO。不仅如此,原本作为自主产品主力的“绅宝”品牌,也将逐步停用。这是不久前,北汽自主新产品智达X3发布会上所发布的消息。7月26日,这辆新车将正式上市,它将不再背负“绅宝”之名,而是将直接以“北京汽车”作为品牌,并且换用了“BEIJING”字母的LOGO。
烈士断腕,虽然有不小的苦楚,对于北汽来说,这或许是明智之举。
2009年,北京汽车买到了2003款萨博9-3的核心技术,以此为起点打造出北汽绅宝。尽管在宣传中,北汽绅宝没有少强调萨博技术的传承,也始终以萨博“人车合一,贴地飞行”的操控性能基因和安全性能为要求打造新车,甚至连萨博的“陆上飞行秀”也接手运营过一段时间。但北汽绅宝品牌并没有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而这,或许确实与“猪鼻子”LOGO和不合时宜的“绅宝”名称有一定关系。
北汽认为那是大写的“北”字,但消费者怎么看怎么像猪鼻子;而知道萨博曾经的港台译名“绅宝”的消费者也并不多,真的知道如此小众知识的真车迷,又不见得能够欣赏早已过时的老旧萨博9-3的换标产品。北汽绅宝的一路走低并不奇怪。
事实上,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曾传出过北汽绅宝将换标的传闻。当时有“北汽内部人士”透露:“北汽集团高层一方面是由于确实觉得此前的LOGO过于死板老土,另一方面也是寄希望于通过更换车标来实现销量提振”,所以新的LOGO正在紧锣密鼓的设计之中。今年年初,汽湃传媒在参加北汽新能源EX3发布会时也曾就此问题向北汽相关领导提问,得到的是并没有否认,也没有明确承认的回答。如今,尘埃最终落定,甚至比传闻更进一步。正所谓不破不立,实事求是地说,绅宝品牌确实在建立高端品牌的尝试中失败了,与其花费心思扭转绅宝的品牌形象,倒不如重新造一个品牌。
对于北汽来说,自主品牌的表现不佳一直是一块心病。在自主阵营中,吉利、长城等品牌在“品牌向上”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领克和WEY的成功推出乃至大卖,证明了自主品牌高端化路线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自主品牌未来的必经之路。在其刺激之下,不少品牌都开始打起了类似的主意——奇瑞一反前些年“一个奇瑞”的口号,推出了高端品牌“星途”,其口碑和市场表现都相当不错;饱受调侃的宝骏,也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对外发布“新宝骏”品牌,弃用了陈旧老土的马头LOGO,换用了更简洁的立体钻石新标;曾经火遍全国的夏利,也选择了停产,由新品牌“骏派”所取代。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换标有两个直接目的:其一,抛弃品牌负资产,其二,建立新的品牌形象。虽然有媒体对于彻底抛弃旧有品牌表达了不解和质疑,但在汽湃传媒看来,这一做法并非不可取。放眼世界汽车历史,放弃品牌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规动作。美国的通用放弃了百年品牌庞蒂亚克,以及土星、奥兹莫比尔等知名品牌;日本的日产也丢掉过王子这样赖以发家的品牌,当旧有品牌难以挽救之时,以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改变困境,难度和资金投入可能都更小。
而且,北京品牌本来就更有底蕴,也是当下中国车市中少有还能保留行政区划名称的汽车品牌。北汽智达X3目前采用的BEIJING字母标识,无论从整体设计感,还是与整车的协调性上来看,也都要比旧有的北汽绅宝LOGO好不少。
北汽绅宝过往的销量不振,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确实与不那么好看的LOGO有着直接关系。LOGO虽小,但代表着一个品牌基本的调性,对品牌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识别度高、设计精良的车标,不仅仅能传递企业或品牌的文化和精神,还能够对车型的整体气质和品牌形象起到巨大的改观,甚至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眼下北京汽车换用“BEIJING”字母标识,同步运营高端品牌ARCFOX,也是希望通过不断调整,让北京汽车品牌更贴近时代、贴近年轻用户。
事实上,北汽有着实力相当强大的设计团队。在北京首都机场旁,被戏称为T4的北汽设计中心,已经打造出多款质感上佳的全新车型,比如去年上市的北汽绅宝全新D50,在外观和内饰上都颇具设计感——北汽全新的设计语言,被定义为“大都之美”。整车姿态上,融合古都的现代气息,车身侧面线条凸显动感。如果遮住“猪鼻子”LOGO,或许不少人会误以为这是一辆全新的合资品牌高端车型。
另一方面,北汽在三大件上也有着十足的底气。在北汽和MBtech(梅赛德斯奔驰车辆技术集团)合资的北汽德奔成立后,北京汽车拥有了接受奔驰技术自主化的转化平台。在奔驰E级轿车更换MRA平台后,奔驰E级长轴距轿车所使用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都已经转让给北汽,基于这一品牌和技术,北汽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德味”十足、豪华感十足的自主中高端车型。
跳出绅宝品牌的窠臼,选择重新出发,北汽需要相当的勇气。如今已经迈出这第一步的北京汽车,接下来能否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我们或许能够从北汽智达X3上市后的表现,以及北汽此后更多的新车型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