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新能源的时代里,我们现在对于汽车的所有认知,最终都会随着车辆动力形式的变化而成为历史。
所以,在现在这个位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交接的时代里,每一款新能源车的设计,我们都可以看做是不同设计理念下,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对未来新能源时代的探索。
作为全球新能源车产业的引领者,比亚迪最近又给新能源车的设计交上了一份新作业——全新的比亚迪e2。这份作业的难得之处在于,比亚迪的设计师用一种突破车身传统比例和形体关系的手法,构造了一种全新的跨界车车身形式,由此来强化e2作为新能源车在造型上的差异化。
![]()
![]()
世界:新时代需要全能小生
不得不说的是,自从进入全新的「Dragon Face」的家族化造型语言时代之后,比亚迪的新车在形象上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这种进步,不单纯的只是集中在形体、比例、姿态、语言等关乎于造型设计的方面,还包括了整车制造工艺、型面质量、漆面饱和度等等这些关乎于整个造车体系能力提升的层面。
而这种体系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反过来作用到了造型设计上:一个更加强大的工程设计制造体系,为造型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使得更具有突破性的造型设计,有了可实现的空间。
![]()
整体提升之后,比亚迪也有机会做出新的尝试和突破,我觉得这就是e2为什么会诞生。从整体的比例和形象上来看,很难去明确定义比亚迪e2应该归属于传统燃油车架构内的两厢车、MPV或者是SUV中的某一种。比亚迪在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义为跨界车。
这本就是一个跨界的时代,车市也需要跨界——几年前流行SUV,几年后轿车反弹了,或许再过几年,MPV会火。而对比亚迪来说,推出e2,或许就是想打造一款能文能武、既能文艺又能撒野还能装下全家老小的全能型跨界小生。
![]()
跨界:这是一道艺术题
人之诞生,皆由男女跨界而来。而人之美丑、聪愚,体现了大自然跨界水平的高低。有些人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而有些人则悲催的恰恰相反。
人是如此,车亦相同。如何将轿车、SUV、MPV的优势结合?
我们先从侧面来看。比亚迪e2所呈现的主设计基调,是横向感的拓展。通过横向线条的运用,构建了一种扁平化风格。
![]()
不同于传统运动型车所强调的扁平化处理,比亚迪e2将扁平设计的重点放在了车头的形体和车尾的形体上。或者说,放在了肩线以下的区域。比亚迪e2肩线的位置高度与传统两厢轿车接近——略高于轮口上沿的特征。这使得比亚迪e2的前脸造型,实现了一个类似于两厢车的高度,让它更具有两厢车操控性能的特征。
而车头后部以及上装部分的形象,则又会比传统的两厢车高上一些,形成了一种接近于SUV和MPV的上装布置。同时,通过前引擎盖和A柱倾斜度的趋同变化,弱化了车头与车厢间的高度差。
比亚迪e2加大了作为整车比例造型基准的轮胎视觉尺寸,这是一种很典型的SUV处理方式。而车头侧面曲线所形成的弯弓式加速感,很好的呼应了大轮胎所带来的视觉动感。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比亚迪e2的动感并没有因为相对较大的车身高度尺寸而有所折扣。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e2的侧面设计,它既实现了设计上的美感,同时又让它具有了SUV和MPV才具有的较大空间和车内通透性,做到了美与实用的统一。
我们再来到e2的前面。
![]()
在新能源动力的时代,关于前脸设计一个主要的争议点,就在于进气格栅的是否保留。理论上来讲,由于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变化,进气格栅的进气功能性需求已经不存在,从功能件的角度考虑,新能源车完全可以抛弃进气格栅。
但从造型的角度来看,进气格栅早已演变为整车前脸的视觉标识部分。一旦取消了,很难用合适的设计,让观者无不适感。
比亚迪e2的处理方式是顺应人们的视觉观感,保留进气格栅的饰件功能。由于进气功能已经被弱化,进气格栅在新能源车上就有了更多型面变化的处理空间。在e2上,设计师以六边形配合点阵式的参数化特征,构成了前脸的形象,维持了人们对于比亚迪Dragon Face前脸设计的一致好感。
![]()
![]()
从总体上来看比亚迪e2的造型设计,设计师用成熟的设计手法,实现了轿车、SUV、多车型概念的优势融合。最终诞生的产品,对内行而言,值得分析和借鉴。对外行来说,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哪里好,但看着就是舒服。设计,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作者 | Mr.GG 编辑 | 大山
原创不易,抄袭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