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数量减少,但召回问题更加突出——这是针对2019年上半年汽车召回的总结。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被召回车辆达到275.2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2.96%。值得注意的是,同比减少42.96%,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田气囊的召回在逐渐减少,而撇开高田气囊召回的那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汽车召回形势仍旧严峻。
车神探发现,在2019年上半年的众多召回中,有两次召回事件尤为值得我们关注,或者说是很值得汽车行业的自我审视。下面,我们不妨展开这两次召回事件,解读一番。
在年初刚启动了147136辆的召回计划的猎豹汽车,近期多被“走出去”的新闻所包围着,一时之间,不少人忘却了那惊人的召回数字。
召回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召回2015年3月30日至2017年7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猎豹CS10汽车,共计147136辆;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制动踏板中间连接机构的传动效率问题,导致制动踏板踩下不同行程时,不能提供等比例的制动力,造成制动偏软。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如果按照习惯的方式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制动效果,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出现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因为厂家在制造时不够谨慎或者说是水平不成熟而造成,最为关键的是,涉及到了车辆超过了14万辆。所以,我们不得不开始自我审视:在追求高销量的同时,真的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好车辆的问题了吗?
猎豹汽车,徘徊在三线的边缘,过去几年业绩尚好,但如今已是病痛缠身,乏力之极。据了解,猎豹汽车目前仍旧缺乏国六车型,更有消息称,猎豹汽车的国五车型仍在清理库存当中。这么一个品牌,也能“走出去”为国争光,真的是因为拥有足够的实力吗?
在高补贴的促使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繁荣盛象,一时无两。高补贴让传统车企把一部分精力或者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也让过去未曾听闻的造车新势力,扎堆涌出。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就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接踵而来。
今年,属于新能源汽车转折的一年,补贴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滑坡,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逐渐增加,随着,质量、技术等的问题终究显现了出来。
6月底,蔚来启动了一次召回计划——召回部分搭载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 ES8电动汽车,共计4803辆。召回原因是召回范围内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包搭载了规格型号为NEV-P50的模组,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存在走向不当的情况,可能被模组上盖板挤压,导致被挤压的电压采样线束表皮绝缘材料磨损,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线束绝缘层烧损从而引起电池包热失控和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在召回之前,蔚来发生过多次的自燃和冒烟事件,而那次的召回,是因自燃而启动的召回。
我们发现,蔚来是造车新势力中走得最快的一家,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家,即便外来的攻击蔚来都有理由去化解,然而面对自燃,这家造车新势力品牌也是无力的。不管怎么说,蔚来始终是缺乏沉淀。
这样的一次召回,又是否给新能源汽车行业警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