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气候中心确认,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 "厄尔尼诺"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厄尔尼诺现象通过复杂的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造成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暴雨、洪涝、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
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可能面临着强降雨,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台风增多。城市内涝的现象会比往年有所增加,为广大车主的安全出行。漫哥先来普及一下涉水行车的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暴雨天气出行
这个不用解释了,在暴雨天气,人呆在家里怎么都比困在路上的车里安全。
评估涉水路段情况
遇到前方积水的时候,先判断深水区的水深并对照上图,再决定自己是否通过。若路面情况不明,可以对照水中的建筑或者物件作参考,如实在无法确定水深和无法了解所需通过路段铺设情况,宁可停车也不要冒险强行通过,以免车辆陷入危险而进退两难。
对于轿车,最大涉水深度通常由以上两个标准决定:即排气管高度和轮胎中线。超出这两个位置的积水,就容易对车辆引擎系统、电脑零件造成严重的影响。SUV和越野车的最大涉水深度比轿车高很多,一般可达到600~1000MM不等,个别硬派越野甚至能安全通过1500mm的涉水。
还有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找一辆正在通过的车作为参照物,待他的车到达彼岸后,你再跟着他走过的路径开过去。不过千万记得,是跟一辆有可比性的车,比如你是两驱车就别跟四驱的,轿车就别跟越野的。
避免快速通过
汽车进入积水路段时,应该保持车辆在稳定的动力输出情况下通过,尤其在通过沙石路段的时候更要注意,本来沙石路段会降低车辆的抓地能力,加上涉水通过的情况下,低速而稳定的通过是保证安全性的最大必要。
有人担心滞留在涉水路上的时间太长,积水会倒灌进排气管而损伤发动机,就加速通过,其实适得其反,因为车辆在通过积水路面时,水压远小于汽缸气压力,只要发动机不熄火,积水是不会倒灌进排气管的。
相反,急速冲入涉水区域,会导致大量水花溅入发动机,并让发动机急速降温而导致车辆熄火。另外,如车辆在涉水时意外熄火,切不可在水中重新启动发动机,因为你只要一打火就是人为损害发动机,甚至连保险都不赔!应援地等待救援,直至把汽车拖到安全地点再尝试打火。
不要跟恶劣天气硬刚
在涉水行驶过程中,一旦车辆打滑或有障碍物无法移动时,即说明该路段已不适合前行,此时没必要再耗在车里各种尝试了。应立刻就地停车,驾乘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特别是不会游泳的人,一旦延误撤离时间,很可能会陷入更危险的状态中。
通行过程中要顾及前后
因为涉水行驶,一般看不到地面行车线,也不清两边路基,所以在行驶过程中既要顾及前方道路,又要往远的地方看,且尽量不要注视车头水流的情况,避免产生视线错觉,使车辆偏离正常的行驶方向而发生危险。
通过后先确保制动性能
驶出了积水路面后,车辆会短暂失去制动,此时千万不可加速驶离,应仍低速行驶一小段路程,并轻踏几次刹车踏板,让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将附着上面的泥浆污水甩干或蒸发,确认车辆已恢复制动效果后再加速正常行驶。
通过后再自查车辆情况
汽车涉水过后,选择在安全的地方清理车头堵塞进气格栅的杂物与车辆各个导流孔,以免污水杂物滞留车内;并检查底盘是否有东西卡在里面,查看胎压是否正常等;另外,如车牌被污泥遮挡,哪怕有一个数字无法辨认,也要擦拭干净车辆号牌后再上路,否则一旦交警蜀黍判断是人为不擦干净,就有可能会被当成"故意污损机动车号牌"处罚,那可是扣12分的。
最后,来一段简略版的《汽车涉水通行法则》,祝大家开心出门,安全回家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