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魏文清,右:葛树文
7月7日,周日。
突闻魏文清调任东风雷诺,并不觉得惊讶。原因有二,一是魏文清是东风汽车的老人”(1985年即入职东风汽车),也在销售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足堪重任;二是东风雷诺突然遇冷,与神龙境况相似,而魏文清有长期法系品牌运营经验,解决问题则触类旁通。
与魏文清搭档的是法方代表、东风雷诺总裁葛树文,葛树文此前曾有过一汽大众、奥迪中国的任职经历,也具备了丰富的合资品牌运营经验。此外,新的经管团队里还有来自于东风系内部的洪浩,任职副总裁,并主管销售部,以及来自雷诺的陈晓波任合资公司市场部总监。
但摆在新团队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东风雷诺2013年底成立,2016年3月及10月分别国产上市科雷嘉及科雷傲,并于2017年完成销量7.21万辆后,随即迎来了第二年30%的下跌,今年更加惨烈,1-6月下跌77%。
而在去年10月,自觉回转无力的陈曦(副总裁兼销售部部长)离职,由东风启辰事业部部长洪浩接任,从而开启了东风雷诺的新一轮人事调整。今年3月,葛树文代表法方就任东风雷诺总裁一职,向雷诺中国区总裁的福兰汇报,6月,在长安福特13年、雷诺2年的陈晓波以法方身份就任东风雷诺市场部总监,直至7月7日魏文清到任,自此,新的管理团队组建接近完成。
而在这次高层调整之前的5年多的时间,东风雷诺已经历了多轮人事变动:*2015年,东风雷诺销售部部长陈玮因个人原因离职;
*2016年4月,Franois Provost(福兰)接替Jacques Daniel任东风雷诺总裁一职;
*2016年5月,熊毅离职,陈曦接任销售部部长,四个月后,陈曦升任东风雷诺副总裁;
*2016年10月,执行副总裁胡信东离职,由翁运忠接替;
*2018年10月,陈曦再去职,由东风日产启辰事业部部长洪浩接任。
至今年7月翁运忠去职,再次启用老将魏文清,可以肯定的是,东风汽车对东风雷诺的前景“颇为担忧”,而并想通过进一步的人事调整、派驻经验丰富的老将来改变目前的窘迫局面。
不过,就目前东风雷诺的现状,此举短期难以奏效。副总裁洪浩于去年10月到任后,开出了一剂“药方”探路。他提出了三点内容,一是渠道发展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跟进,三是品牌的“表达”。
他首先强调,不宜再盲目发展网络,注重网络质量和经销商利益是至为关键的。他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将经销商库存降至最低,并重建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他说。
关于产品,他认为,“有了产品才有说话和讲故事的可能,没有产品后面都是零。”从目前的产品导入情况来看,科雷缤及另外一款产品将如期导入,这将成为东风雷诺持续发展的“基石”。
至于品牌,他表示,东风雷诺应该“进一步清晰雷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达”。当前,以品牌及销量看,雷诺仍属小众,他希望这种印象和格局能有所改变。不过,若想雷诺品牌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附加值,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从这三点来看,实际上都指出了东风雷诺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渠道、产品、品牌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哪一环有缺失都是致命的。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18年年底,东风雷诺库存深度仍然高达3.6个月,几近车企之首,经销商压力可想而知。笔者还了解到,直至今年6月国五国六切换前,东风雷诺北京经销商仍然有去年6.7月份的库存车待售中。
今年东风雷诺并没有好转。2019年1-5月,东风雷诺累计销量为7398辆,同比下滑77.2%,在最近的5月,销量仅为1008辆,这一市场表现被媒体称为“低到了尘埃里”。现实是残酷的,不管洪浩做了多少努力,处于下跌通道里的东风雷诺依然止不住下跌的步伐,看来,这份“药方”的药效不够,对于雷诺来说,没有猛药,东风雷诺翻身不易。
葛树文、魏文清几乎是同一时间站到了“风口”,他们共同面临的是,首先让雷诺“触底”,然后是“反弹”,最后是“回升”,应该说,以科雷嘉、科雷傲的产品力、以及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迅速获得“触底”的机会非常大,这就要看“信心”的重建。
笔者认为,“信心重建”于经销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信心重建”,在东风雷诺成立五年多来,关于科雷傲、科雷嘉的产品投诉也不少,并曾经出过维权门事件,而在品牌及销量低谷期,这些问题会被市场放大,进而劣化品牌形象。因此,笔者认为,重建的重点是服务理念的强化和对品质的把控。
往往都会注重网络“稳定”,其实,根子在于企业管理层,相比网络,管理团队的“稳定”更为重要的,笔者认为,一方面,企业频繁的人事变动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接任者更容易急功近利顾短期效益的提升,容易透支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人事变动会带来战略部署的混乱,一人一策会让企业中下层、经销商无所适从,造成士气不振。摆在眼前的鲜活例子就有,神龙汽车近年来频繁更换领导层,导致了两大品牌一落千丈,其实,这也反映了东风汽车高层人才战略的失策。
因此,笔者希望看到东风雷诺此番调整后会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在推进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达成更多共识。虽然目前很难确定2022年40万辆目标的可行性,但还是希望东风雷诺成为法系车里的“一抹亮色”。
最后,我们不妨对葛树文、魏文清的新团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