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发生的一起醉酒女司机驾驶玛莎拉蒂撞宝马致2死4伤的新闻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众人在谴责醉酒女司机的同时也替宝马车内无辜受牵连的人感到惋惜。这从天而降的祸事并不能说是意外,而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凶杀案”。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被众多司机挂在嘴边的话,不仅是在提醒他们自己,也是在提醒别人。但是,哪怕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下,仍然有人以身试法,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为儿戏。这种行为,必须严惩!
近期网络上激烈讨论的“醉驾玛莎拉蒂撞飞宝马案”经过警方的调查,也逐渐有了新的进展。
阿珩将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先讲述一遍:
据永城市公安局调查,7月3日晚,谭某、刘某、张某3人,在永城市东城区雪枫路南段烧烤店吃饭、饮酒后,谭某驾驶豫NExx55玛莎拉蒂轿车,拉载刘某、张某二人离开。22时40分许,谭某3人驾乘车辆行驶至永城市东城区地税巷时,与正在该路段行驶及路边停放的皖FExx69大众轿车等8辆轿车发生轻微剐蹭,未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已与其他车辆发生意外事故的玛莎拉蒂却并没有及时停车处理交通意外,反而驾车逃逸。2分钟后,谭某驾车逃逸至永城市东城区东环路与永兴街交叉口,追尾一辆等待信号灯的豫N0xx2L宝马轿车,致宝马轿车燃烧,车内2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肇事车内3人受伤。目前,受伤的4人仍在治疗中。
7月4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已对肇事车内3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至此,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已然明晰。原因只有一个:酒后驾车。
关于酒后驾车的危害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网上搜索关键词“酒驾”二字,出来的新闻哪一个不是血淋淋的事实。尽管有这么多前车之鉴,依然有人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意识清醒而选择驱车上路。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些酒后驾驶的人,他们开在路上的车,其实就是一辆杀人机器,随时预谋着一场自杀与杀人的案件。这些人,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为儿戏,毫无责任心与社会道德。在他们的认知里,酒驾不可怕,怕的是被交警抓住。
再说那些被酒后驾车所牵连的无辜受害者们,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被别人“意外谋杀”。那些人也有父母家人,也有人期待着他们的归来,但是谁能想到由于一个人的罔顾法律而导致那些人都回不了家。换个角度想,如果那些死在你酒驾车辆底下的人是你自己的亲人,你会作何感想?从根本上说,那些酒后驾车的人,并不单单缺少法律意识,更是缺少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生是权利,命有贵稀。
泰国一个呼吁杜绝酒驾的公益广告十分走心,里面的一句台词十分有力:求求你,不要杀我们。
这则短片中有三个场景,每一个场景中都有不同身份的人们:妈妈和两岁小女孩、老奶奶和她的孙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他们做的同一件事就是求酒驾的司机不要杀他们,而结局是意识模糊的司机们并没有手下留情。
这个短片告诉我们:向酒驾者求情是没有用的。
那对于这令人发指的酒后驾车行为真的就没有办法根治了吗?其实我国关于酒后驾车的法律法规已经很完善了,但是这仍然不能警醒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这件事光靠法律是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的还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劝起。
很多酒后驾车的人,跟前必然有几个当时和他一起喝酒的人,而那些有着朋友、家人、同事身份的人,明知他喝了酒,却没有尽全力去拦住他酒后驾驶的行为,其实那些人也是“谋杀案”的帮凶。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人极力反对酒后驾车的行为,或许肇事者会放弃开车,或许受害者可以安然回家。因此,拒绝酒后驾车,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劝起。
除了拒绝酒后驾车,我们平时在路上也要注意躲避周围车辆。不论是开车还是走在路上,注意观察周围车辆的动向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发现有车辆违反交通法规行驶的话,要注意及时躲开,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强大,而每年由于低头玩手机而发生的车祸也不在少数。因此,不论你是司机还是行人,任何时候都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有个预判,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任。
最后再看一个关于酒驾的动图:
永城街头的这起恶性交通事故再一次提示我们,不要触及法律的底线,不要做马路上的亡命客。任何时候,无视法律、践踏生命、拿他人生命当儿戏者,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