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中国可销售汽车达56万辆,是历史上仅次于1985年的第二个高峰年,同年,国家开始鼓励私人购买汽车,并且大力支持汽车工业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隔1.2万公里的地球另一边,一个名为英菲尼迪的品牌在北美地区悄然诞生。
30年间,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蓬勃兴起、高速发展到如今回归理性的沧桑巨变,而英菲尼迪也经历了全球扩张、迅速蹿红再到人事变动、战略调整、竞争加剧的品牌历程。
2006年,英菲尼迪与中国终于有了交集,此后十余年,英菲尼迪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以微弱的差距仅次于北美地区。
英菲尼迪,一个源自日本、诞生于北美、深耕于中国、着眼于全球的品牌,他的基因血液中也注定充斥着更多冲突与突破。如今,英菲尼迪已成为全球发展、扩张速度最快的豪华品牌之一,在中国市场,更是迅速打响知名度成为新豪华品牌代表。汽车设计与动力技术作为英菲尼迪两大标签,也成为了英菲尼迪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2019年,英菲尼迪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英菲尼迪首次向媒体公众开放了日产汽车全球设计中心以及横滨发动机工厂两大核心部门,向外界展示了他们对“一静一动”两大核心优势更深的思考与提炼。
静的思考——追溯“日本DNA”
位于日本的日产汽车设计中心是全球五大设计中心之首,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师,中心门口一句“It all starts with a single line.”展现了日产、英菲尼迪设计师们最简单、朴素的设计理念源头,也正如英菲尼迪的品牌释义:一条无限延伸的道路。
与以往不同的是,“日本DNA”已被提炼为整个设计团队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在刚刚履职两年的英菲尼迪设计总监Karim Habib眼中,“日本DNA”并不仅仅是将日本的文化简单地体现在设计中,“英菲尼迪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日本品牌,而更像是具有日本风格的品牌。”
英菲尼迪执行设计总监卡里姆·哈比(Karim Habib)
曾在奔驰、宝马担任设计主管Habib,非常希望能够迅速融入到英菲尼迪的品牌氛围中,同时为其带来更多成功的经验与创新,为了让整个团队感受更多的“日本DNA”,设计师们在日常工作中,会在花道、书道、弓道中寻找灵感,例如用毛笔画一道直线,笔锋的疏密、下笔的力道以及收笔的位置,对于呈现都会有很大影响,把这个线条放到汽车设计中,则让设计师们感受到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
Habib及其设计团队
同时,英菲尼迪最新推出的两款概念车Qs Inspiration与QX Inspiration上,均融入了日本“wabi-sabi(禅寂)”这一概念,意为“残缺之美”,也就是设计师透过日本的一些老建筑,在它们破旧的外表下发掘到美感。
Habib对于“日本DNA”也有着独特的解读,“我们的设计师来自全球各国,日本、中国、美国等等,我们希望透过不同国家、不同审美、不同教育背景的设计师,看到不一样的日本DNA,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之中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冲突美学。
动的延伸——“电动即未来”
除汽车设计外,熟悉英菲尼迪的人应该会第一时间想到大名鼎鼎的“VC-Turbo”——世界上首款量产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它成为英菲尼迪与竞争对手比拼的杀手锏,此次英菲尼迪三十周年横滨之旅,让记者有机会见到了这位被大家称为“MR.VC-Turbo”的首席发动机工程师Shinichi Kiga。
VC-Turbo动力系统研发的首席工程师Shinichi Kiga
他更愿意称VC-Turbo为整个团队的孩子,他们曾为VC-Turbo倾尽心血,对于VC-Turbo的问世、量产,直至被誉为迄今为止汽车发动机领域最重要的发明,他们感到非常自豪。
对于VC-Turbo的技术无需赘言,一般汽油发动机,为了在最大动力输出和最稳定工作之间寻找平衡,压缩比都是在10:1:到11:1范围内。而VC-Turbo通过对驾驶者意图的判断,可智能选择在8:1到14:1之间的最佳压缩比,在优化动力的同时,改善燃油经济性,相比现款日产2.0T发动机降低27%的油耗,在同级别竞争对手中也有着很大的优势。
对于很多人关注的发动机寿命问题,Kiga先生幽默地举例:“VC-Turbo的寿命绝不逊色于任何发动机,经过长时间的耐久性测试,适用于任何条件和任何恶劣环境。如果按照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可以保证110次旅程。当然我们还没有把它拿到月亮上去测试过。”
当然,更多中国消费者的关注点锁定在了电动领域,有人认为,比起竞争对手,英菲尼迪在电动领域的动作有点“慢”,VC-Turbo虽然成为了内燃机史上的突破性创新,但是否也是内燃机的绝唱?随着电动时代的来临,日产及英菲尼迪是否有所准备呢?
“英菲尼迪相信‘电动即未来’。“Kiga先生给出了答案,“这款发动机未来将会匹配HEV以及PHEV,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电动化布局,未来将推出搭载纯电动、e-POWER等动力总成在内的全新车型。我们独家的e-POWER开创性地使用燃油转化电能,以全电机驱动形式驱动车辆,在带来纯电动汽车驾乘感受的同时,消除了因续航里程而产生的担忧。”
为此,英菲尼迪宣布:2021年开始,将推出EV和e-POWER技术的电气化车型,并在2025年前推出混合电动和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系列。
“年轻”的“老”品牌
诞生三十年来,英菲尼迪除了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经历了迅速蹿红和具有侵略性的扩张,当然,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近几年来,人事的变动以及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让英菲尼迪感受到了飞速发展后所需要面临的沉淀和思考。
日产设计中心的设计历史长廊,每位设计师在通往工位的路上都会重温日产设计的历史并从中找到新的灵感
曾经,在北美等市场,为尽快树立英菲尼迪独特、高端的品牌形象,英菲尼迪采取了“去日化”“去日产化”的战略,有质疑声认为英菲尼迪品牌定位不准,并且缺少一定的品牌历史与文化积淀。
在三十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英菲尼迪重提设计中的“日本DNA”,无论是设计语言还是动力研发,此次探索日本横滨工厂之旅,都体现了日产作为强大后盾,所给予英菲尼迪品牌的支持以及英菲尼迪反哺给日产的灵活与创新。
参观工厂期间,一位在日产工作超过半个世纪的老人,在退休后,表示仍然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尽微薄之力,做一些为参观者讲解等日常辅助工作,他清楚地记得日产博物馆270辆车中每一辆的故事,表示很高兴自己能够看到英菲尼迪的成立与成长。
设计总监Habib有一句话令记者记忆犹新,“我们更愿意说我们是‘30 years young’而非‘30 years old’!”年轻的英菲尼迪更像是日产汽车的领跑人,更加灵活、多变、创新、突破,设计周期快,能够迅速根据市场做出调整;而日产有着更多的经验、更成熟的体系,二者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上“相互借鉴”,日产有着更加浓厚的历史底蕴,而英菲尼迪则带来更加创新的意识。
老讲解员告诉我们,与其他大多数用创建者命名的汽车企业不同,“日产”的名字来源于“日本产业”,成立之初,旨在为日本产业、社会做出贡献,英菲尼迪也如此,“我们的理念一直是为人类制造汽车,而不仅仅是制造机器。”
无论是始于日本、生于北美,还是深耕于中国、亚洲,一切从一条直线开始,正如英菲尼迪的LOGO与释义,无限延伸,永无止境。
言论
【于吴声处】“蔚来”召回
不只是一家企业的事
新能源
也谈丰田电动化战略:慢的哲学与快的底气
产品
每一次出发都是进化!
探寻BMW 3系的时间轴
新势力
王晓麟的“造车心思”
试驾
来自贵阳的挑战书!
试驾全新换代雷凌双擎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