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轩逸,这是国人绝对不会陌生的车型,自从2006年国产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轩逸就开始刷新人们对东风日产的认识。在去年,车市寒冬的时候,轩逸依旧以接近47万辆的成绩取得了“家轿销量王”的荣誉;今年的5月份,轩逸已经走入了超过300万中国用户的家庭;而今天,神车也即将迎来第14代的换新。
第14代轩逸上市前的媒体试驾,东风日产选择在四川的青城山。都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轩逸用了青城山脱俗的道家气息来诠释“逸”这个平凡的生活元素;也用了青城山朴素的道家精髓来诠释“300万”这个不平凡的销量数据。
第14代轩逸的“形”
比起卡罗拉在全球市场中的风云跌宕,轩逸或许显得过于沉默而平淡;比起思域在年轻人心中激起的狂野奔放,轩逸或许显得过于稳重和老实;比起高尔夫在街道上追求的激进性能,轩逸或许显得过于没有棱角。但是,日产正是吃透了中国人中庸的性格,在过犹不及的理念下,平衡才是最有魅力的。
当然,年轻化是必须的,V-Motion 2.0家族前脸将灵动与个性结合,隐藏式C柱带来的悬浮式车顶设计,强化了车窗框架的整体感和车身侧面的层次感,营造出车身的时尚运动气息。
整体车身尺寸上,第14代轩逸变大了,轴距从2700mm提升到2712mm。从车后看过去,能够明显感觉宽了不少,相较于上一代车型,宽度增加了55mm,高度下降了56mm,更接近1.254的“宽高比”。这让第14代轩逸接近豪华运动轿车的水平,让整车横向尺寸更宽,在后排满员乘坐的情况下,不会感到紧张和拘束。
内饰方面,第14代轩逸一眼就让人回到那个熟悉的“大沙发”的感觉。先说乘坐的感觉吧,试驾当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从成都青城后山的曲径通幽到街子古镇的闹事繁华,再到安仁古镇的恬淡闲适,再到道明竹里的浪漫惬意……“移动大沙发”名副其实,没有让我感到任何的旅途劳累。
内饰的整体风格上改变了原有的沉稳风格,换成更加迎合现代审美的双色设计以及悬浮式大屏。
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这便是“日产大沙发”背后的秘密,轩逸身上的这款零重力座椅基于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打造,采用NASA认证的护脊座椅结构,确保主人无论在驾驶还是乘坐之时,都能尽可能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有效缓解长时间驾乘的疲劳感。
第14代轩逸的“神”
除了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日产-雷诺联盟的CMF超级模块化平台早已运用得非常成熟了,日产明星车型奇骏、逍客均诞生于该平台。第14代轩逸是这个平台诞生的首款中级轿车。据日产工程师介绍,这个CMF超模平台的零部件通用率达到了85%,甚至超过丰田TNGA架构的75%,这就是第14代轩逸的“神”。
更加低俯的车身、精心设计的扰流构件,这是CMF超模平台给第14代轩逸带来大幅提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其空气阻力系数仅为0.26Cd,接近GT-R水准。
日产全新的HR16DE Gen3智驱发动机,融合了镜面熔射缸孔技术、e-VTC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技术、TCV多级扰流控制技术和EGR废气再循环系统。最关键的是稳定,这款发动机推出至今,全球累计装车量已经超过600万辆,对于家轿来说,稳定的三大件,让人省心才是最重要的。
搭配上XTRONIC CVT变速器,第14代轩逸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降到了4.9升,在试驾测试中,有一辆轩逸在载了4人的情况下,开出了百公里3.2升的油耗。不是混动,更胜于混动。其他试驾车辆的油耗基本上在4.0~4.5L/100km之间徘徊,也是普遍低于官方数据。
在安全方面,东风日产很早就关注主动安全配置,在第14代轩逸上7+3全景安全,构筑起至强安全“堡垒”。
7项全场景智行安全配置和3大驾驶辅助科技构成了第14代轩逸完善的主动安全“堡垒”,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EAPM油门误踩纠正、CTA倒车车侧预警和IDA疲劳智能预警这些实用性的配置从源头上保证行车的安全。
车事结语
轩逸诞生的使命就是——家庭幸福,这是平凡而又基础的。在家轿这个领域里,轩逸或许不是最个性的,但,它一定是最周全为家人考虑的那一个。
同时,轩逸又是不平凡的,300万辆平凡的轩逸,组成了这个气势磅礴的不平凡的轩逸家族。中国汽车其实就是需要这样的平凡来诠释不平凡,60年,14代,轩逸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前进,也证明了王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