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击中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雷雨季节,雷公电母脾气大,出行之前,还是得多了解了解它们的行踪,谨防“遭雷劈”。
· 温馨提示 ·
没有Wi-Fi的同学可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 下面是文字版 ·
在我国,雷公电母一般从4月份开始活跃,五到九月会更加集中地发功,其中七八月份最为猛烈。从活动范围来看,它们偏爱江南和华南地区,尤其是华南中部和东部地区,闪电最为密集;另外云贵川渝、广东和海南的朋友们日子也不太好过。
旷野荒郊的大树,鹤立鸡群的高楼,这些显眼又突出的尖端物体对雷电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雷雨天气,最好回到室内避雷躲雨,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等。同时,尽量不要使用这些家电,尤其不要用电热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不要靠近和触摸任何金属管线。若发生雷击火灾,赶快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要泼水,也可以用泥土、沙子等隔绝空气灭火。
户外遭遇雷雨,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泥土建筑物躲避。切记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物体。也不要在这些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车里、山洞里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如果躲在车里,注意关掉引擎、音响系统、收音机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如果躲在山洞里,千万不要站在洞口或岩石边,尽量往里走。
如果实在无处可躲,周围都是大树或废弃高楼,应尽快寻找安全的避雷区。方法很简单,仰望视野中较高物体的顶点,视角达到45度以上且人与物体距离4米以上、10米以内的区域就是避雷安全区。安全区内地势较低的地方抱紧身体蹲下躲避。如果周围很空旷,尽量寻找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同时,躺地上、躲水里、撑着伞、打手机也统统不要干!
大家都怕下雨天的电闪雷鸣,不过有个小方法。如果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隔了不少时间,说明发生雷电的地方离我们较远;如果时间差很小,那还是找地方躲躲吧。
如果有人遭雷击被烧伤或昏迷,马上施救,不用担心遭遇雷击的人身上会带电,因为被雷电击中的一瞬间,电流会经过人体导入大地。首先让伤者躺下,扑灭伤者身上的火。若伤者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复苏的急救。
长按关注
国家应急广播官方微信
↓↓↓
长按下载
国家应急广播官方App
掌握最新应急资讯
↓↓↓
微信经常乱搞,接收常常不好,星标院长公号,随时学术探讨。
怎么标都告诉你啦
↓
没关注的朋友
长按二维码关注院长吧!
在看你就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