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5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58.2万台,同比下滑12.5%。1-5月累计销量818.7万台,同比下滑11.9%。寒气愈发凝重,对于一些弱小的车企来说似乎闻到了死亡的味道!
恰逢国五/国六标准切换之际,市场迎来大降价去库存的风潮。由此,让原本打着性价比旗号的自主品牌直接被边缘化。海马汽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5月份销量共计2981台,同比下滑62.4%;(1~5月份)年度累计10723台,同比减少近70%。纵观整体企业排行,身陷于销量谷底之中。
倘若时间追溯至1996年,海马与马自达的合作让整个品牌迎来高光时刻。且不说323、福美来如何经典,其马自达给予技术上的支持足以在自主品牌中称霸一方。截至到2016年,海马S5年销10万辆的成绩真可谓傲视群雄。
1
成也马自达,败也马自达
虽说马自达于2006年就实现撤资,但给予的核心技术让海马足足啃了10年。2017年曾夸下海口冲击30万的销售目标,可惜竞品车型的爆发让海马遭遇了断崖式下滑。既2017年年度亏损达10亿,2018年年度亏损升至16亿,连续两年的受挫直接让海马在股市中披星戴帽(*ST海马),甚至引发深交所对海马汽车的质问!
在个人看来,马自达带来的技术效益让海马在车市中平步青云,但在市场增量竞争的状态同时麻痹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侥幸的认为啃老本也能独善其身,实则在高强度的竞争下产品力的不足终究遭人遗弃。
为了弥补财务亏空,海马于今年4月份和5月份共计出售401套房产,利润累计可达1.7亿元。其目的除了放宽资金的周转,并尽可能的避免(*ST海马)退市的风险。
2
涉足金融、地产捞偏门
虽说是靠造车起家,但从现有的业务来讲金融和地产已然成为集团业务的核心,汽车领域则更像附属品。
援引媒体曝光,海马的地产业务早已分布多地,并下设郑州地产、开封地产、武汉地产、海南地产、老管家物业、红燕堂酒店等多家子公司。开发除霾住宅,城市会客厅以及星级酒店等不动产项目,其总资产可达100多亿。
2015年4月成立海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还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海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总资产同样100多亿元。
很显然,金融与地产业务让海马获取的效益更直接。但长期对于汽车业务的忽视,同样造成了品牌价值的缺失。海马高层无法剖析市场准确的需求,拿不出硬核产品力与长城、吉利等品牌相抗衡,其结果必然是一地鸡毛。
3
五大硬伤难以破局
市场转型加剧,车型竞争加深,在国五/国六标准切换之际让自主车企深切得意识到品牌的危机。而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海马汽车由于品牌价值的缺失只能走性价比路线,一旦遭遇集体降价风潮注定要被边缘化!
其次技术落后成弊端,而专利申请变为对比点。就以众泰和瑞风为例,申请的专利约为1473件和1.2万件,而海马汽车申请的国家专利项仅有484项(截至到2018年底),其数据差额明显(间接说明车型少、更新慢),是否变相的认为海马一直吃曾经与马自达合作的老本。
虽说海马抢先提出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但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并不理想。原本与老牌电池供应商“科力远”公布了战略合作,但半路杀出的金主“吉利”却通过买买买的形式跻身为“科力远”的第二大股东,由此双方的战略合作宣布失败!如今看来,海马距离禁售燃油车已不足6年的时间,却没有一款新能源车型?属实有点尴尬与迷茫!
海马汽车于2016年正式移师北上,而新总部就设在河南郑州。但由于海口的老基地被一汽集团持股49%,而新基地是海马汽车全资拥有,这就导致两大基地生产不同的车型,渠道各自划分,连各自授权的4S店也“各司其主”。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企业发展进行负重,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要讲的是海马似乎想通过“小鹏汽车”代工来提升品牌价值,正如江淮代工蔚来汽车一样。可惜小鹏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无法发挥应有的连带价值,至此海马汽车涉足新能源又陷入了尴尬境地。
写在最后:
眼下,海马汽车推出了看似最具竞品的8S车型,论其设计虽有似曾相似的感觉,但在个人看来也算迎合了现代的人的审美。而从8.6万-13万预售价来看,涵盖了哈弗H6、传祺GS4、长安CS55等强劲对手,倘若论性价比四者的表现平分秋色,但在品牌价值上似乎并没有人会海马8S的帐。如此以来,即便新车上市能讨个好彩头,但面对五大硬伤的限制终究是单骑难以救主!
汽车大爆料,掌握最新有趣的车资讯!
入驻平台包括
今日头条 | 腾讯企鹅 | 百家号 | 大鱼号
搜狐汽车 | 新浪汽车 | 凤凰汽车 | 网易汽车
汽车头条 | 抖音 | 汽车之家 | 微博| 易车网
商务合作、活动请联系微信:mk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