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WEY VV5亮相于2017成都车展,新车定位于紧凑级SUV,比之前上市打头阵的VV7在尺寸上略小一些,开启预售的有两款车型,分别为超豪型(15.5万)和旗舰型(16.5万)。
据官方消息称,WEY VV5将于8月31日在天津正式上市,这台饱含了WEY品牌设计基因的SUV,这是WEY向高端品牌发起冲击的第二款作品,有望成为WEY品牌真正的销量担当,那么这台车到底有怎样的“内涵”?竞争力又有怎样的体现?与同门销量冠军哈弗H6、品牌旗舰VV7相比,又存在什么样的差距?VV5的竞争力如何,未来的销量走势得考虑哪些因素?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系列有关VV5的问题做一番探讨。
VV5的 “豪华”二字如何定义?
本次车展中WEY只带来了VV5s版本,类似VV7后续也将推出VV5c版本。从外观上看,VV5与VV7的相似度非常高,此举可认为是提高车辆辨识度,加深消费者对WEY品牌认知烙印。不过熟悉VV7的车友可能会觉得VV5是一台“缩小版”VV7,家族式设计风格如黑豹仿生前脸、蜂窝进气格栅、LED大灯灯组、溜背造型和双边四出排气管等都在VV5上“复刻重现”。
内饰方面,VV5与VV7相比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档杆四周的拉丝面板、人机交互、真皮覆盖和中控显示屏等,在设计、做工和感官体验多方面体现出档次感,让消费者感受到“豪”气的所在。
为了体现出于高端车型应有的“豪华”,VV5除了在外观和内饰上大力投入之外,在“配置”上也是不遗余力,基本上30万以内的主流SUV身上常见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如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刹车系统等一应俱全,提升舒适度的配置如全景天窗、分区自动空调、9英寸液晶显示屏、前排座椅加热等也都一个不落,甚至还能给你许多亮点,如流媒体后视镜、全液晶仪表盘、Infinity品牌12扬声器、开门预警等高科技配置与大哥VV7基本完全一致。VV5试图用丰厚的配置水平来提升车型的“豪华感“,也是颇有实效的方法。
由于尺寸相比VV7小了不少,VV5的溜背造型成功营造了运动感,但也造成后窗比例较小的后果,后排的头部空间相比同级对手有些尴尬,腿部空间也比VV7退步不少,但是后排地台全平,横向空间非常充裕,在空间表现上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在动力上,VV5采用2.0T+7DCT的搭配与全新H6、VV7的动力组合相似,不同的是2.0T发动机的调校参数大有不同,VV5搭载的2.0T发动机引入了电控涡轮,涡轮可在1000转时启动,介入更早更直接。不过长城自主研发的7速湿式双离合在调教上偏向舒适,整体反应要偏慢一点,与发动机的匹配成熟度相比合资品牌功力还是差一些,油耗的表现也不是非常友好。好在VV5的底盘比较有韧性,能够从容应付烂路和山道,但对于细小振动的隔绝上相对还有提升的空间。
与H6、VV7相比差别在哪?VV5算不算换壳车?
在成都车展上,许多观展车友都在疑惑VV5与VV7之间的差异,也有人猜测VV5是在现有的H6基础上,通过“暴改”而得出的新产品。VV5与VV7的差异主要是在尺寸、轴距上。当然细节上也有很多不同,比如VV7的钢琴烤漆面板,而VV5换成了拉丝面板;VV5的轮毂尺寸略小没有VV7显大气;VV5后排地台能够做到全平,而VV7却高高隆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4C20系列2.0T的发动机,在三款车型上却调教出不同的表现,H6与VV5的最大功率相同都是197匹,不过VV5的扭矩表现更好;而VV7搭载的高功率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都有更大的提升。
由于品牌定位的差异,VV7和VV5在做工和豪华配置上,相比H6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外观设计上更加激进、时尚,底盘感受在质感上又更进一步。从内而外,这三个车型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换壳造车”的说法,其实并不能够成立。
对于“暴改”一说,其实大家并不用太过于纠结,如今车企平台化开发方式已经是屡见不鲜,并不是同平台的车型一定会表现一致,如果这样的话,奥迪TT与大众Golf,讴歌TLX与本田雅阁……就有太多可以数叨的兄弟车型了。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买的那只烤鸭好不好吃,跟同餐馆里老鸭汤里的鸭肉是否可口并无必然的关联。
VV5能否真正走量,要看“骑墙派”消费者到底有多少?
其实哈弗H6的销量主力为1.5T车型(8.88-12.88万),2.0T版本的销量并不是很大,因此VV5并不会挖走原本属于H6的销量,它反而能吸引那些对哈弗H6的外观和做工不甚满意,预算又比较充足的那群消费者。
再从价格上看,哈弗H6 2.0T(汽油)、VV5和VV7三者的定价非常紧密且无交集,可见长城对旗下各款产品的定位是非常考究的,至少不会对家族内部造成冲突;对消费者而言,到底该选哪一款好也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那么,VV5瞄准的是哪些目标客户呢?从定价来看,15.50-16.50万的售价逼得VV7太紧迫,这背后的道理其实有点类似GS7与GS8的关系,GS8起到的是先声夺人的作用,用以向合资紧凑级SUV进行冲击,赢取市场赞誉和较好的知名度,随后尺寸稍小的同胞兄弟用更低廉的价格走量,将“大哥”们奋力向上争取到的认可度和市场空间,转化为实际的销量和利润。必然有一部分“骑墙派”消费者要在15-18万的合资紧凑SUV、VV5和VV7之间做出选择,虽然VV5在性价比、设计、配置等方面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最终能否胜出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结语
从GS8到GS7,从VV7再到VV5,我们看到了像传祺、长城这样的民族汽车品牌在试图用更好的做工、设计和内在品质去不断冲击高端市场,这背后代表着国内汽车工业在不断向上的奋斗和突破。抛开长城一直以来在动力、传动方面的技术薄弱环节所扣掉的分值,这次VV5已算是做得非常用心、尽力了,对待一个在学习上如此上进、刻苦的“孩子”,我想车友们即使批评也会心存许多善意。
即日起AM汽车经理人正式更名为车威,诚意制作有趣有料的汽车专业内容。感谢大家继续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