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编辑:
![]()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花里胡哨的配置太多了,但是最近风靡车企的这个功能,倒是实用的不行——虚拟后视镜。
![]()
科技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快,要知道汽车原本没有后视镜。在汽车发明之初,并没有后视镜这个东西,毕竟路上也没几辆车,并线、转弯什么的全靠感觉。
![]()
直到1911年,美国Marmom公司的工程师兼赛车手瑞·哈罗恩,在参加比赛时,突然灵机一动,给自己的赛车外加了一个镜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后视镜帮助他夺得了那年比赛的冠军!
![]()
因此,后视镜开始纷纷被人们所喜爱。渐渐的车子就自带后视镜了。
![]()
但是小耳朵也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两个小耳朵不仅会增加风阻,会产生风噪,直接影响车子的性能、油耗以及舒适性。
传统后视镜甚至还存在盲区,影响行车安全。
据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由于视线死角而造成的交通意外超过6万起,这里的视线死角包括后视镜盲区......
所以,人们开始花心思优化后视镜,虚拟后视镜就诞生了。
![]()
虚拟后视镜是依靠摄像头采集信息,然后再将画面传送到显示屏上,但是大部分网友觉得:毕竟不是通过肉眼直接看到的,会存在延迟或者采集不全等原因,安全度尚待考虑。是一项鸡肋设计。
但是如果能完善好延迟和采集不全的问题,虚拟后视镜将会非常好用!
第一,虚拟后视镜不仅可以解决盲区,还能降低风阻
注:虚拟后视镜体积更小,且为摄像头,有利于减小风阻。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全球汽车市场,日本最乐忠于搞虚拟后视镜,雷克萨斯ES已经在日规版车型上实现量产,本田e电动车也将全系标配该配置。
而且,本田e电动车配备的虚拟后视镜壳比采用传统后视镜降低90%的风阻,可降低整车风阻的3.8%。(且本田正在完善虚拟后视镜的小缺点,以本田的实力,不久之后,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满意的作品)
![]()
第二:传统后视镜经常会被天气影响,例如下雨时镜面模糊不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但是虚拟后视镜就不一样了,可以完全不受雨雪影响,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节自身的亮度避免光线不足。
真正让虚拟后视镜成为bug的不是延迟问题,而是安装问题。
这项技术并没有受到全球各国的允许。
比如奥迪e-tron把显示屏放在了门把上,位置过低,不免会观看不便。
![]()
日规版ES将虚拟后视镜安装在了A柱与车门之间。
![]()
连前文提到的,打算全系标配的本田e,也碍于法规,把显示屏放在了仪表盘两侧....
![]()
因为部分国家认为:
摄像头造成的变形让实际距离和显示距离有差异,由于脉宽调制原理,LED车灯在摄像机中会出现闪烁现象,影响驾驶安全。
而且在可靠性上,由于虚拟后视镜都是由电子部件组成,会因为外界原因产生短路、过热等问题,要是在突发情况下后视镜出故障..后果可想而知....
要知道现在的人开车谨慎的不得了。
![]()
![]()
前几日,萧山一位女士因怀疑车子挂挡有问题,每天开车的过程中十分揪心,导致一个月瘦了10多斤。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装了虚拟后视镜,问一个月能瘦多少斤?
![]()
回到正题:
虚拟后视镜暂时还不能普及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成本问题,虚拟后视镜对于成像效果、拍摄效果的要求很高,这也影响到生产成本,售价自然就升高了,消费者会不会愿意多花这份钱呢?
![]()
最后,随着汽车配置的完善,现在车辆基本都配置了盲区监测、并线辅助、全景倒车影像等配置已经非常常见了,这些都有利于改善传统后视镜的盲区。那到底需不需要虚拟后视镜呢?
所以,如果国内普及虚拟后视镜,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