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将告别以往的粗放发展阶段,氛围虽然有些悲凉残酷,但仔细想想似乎又没有什么不好。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1-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达659.5万辆,同比下降11.9%。其中,4月份销量150.8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下降13.8%,这也是我国汽车销量连续11个月持续下滑。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被称为“车市寒冬”的大环境下,豪华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销量持续走高。我们从下面这张表格中能够很清楚的看到,1-4月份自主品牌销量惨淡,同比下降了18.4%;其次是主流合资品牌,虽然综合销量是三大品牌中份额最高的,但依旧同比下降了9.0%;只有豪华品牌一枝独秀,同比增长4.5%。呈现出了乘用车市场豪华强低端弱、进口强自主弱的特点。
![]()
看完整个豪华车市场,我们再来单独看一些豪华车企的表现。我们知道,目前国内的豪华品牌仍旧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由德系军团BBA组成的一线豪华品牌,占据了豪华车整体市场近7成份额;另一个则是由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为首的二线豪华品牌,在仅有的3成市场份额中抢肉吃,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我们先来看第一阵营,虽然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字母能够加到BBA的后面,但它们之间的排位战也是相当精彩。根据各家官宣数据显示,2019年1-4月,奔驰在华共销售新车23.21万辆,同比增长2.2%;宝马的销量为22.76万辆,同比增长12.1%;奥迪的销量为20.56万辆,同比下滑0.5%。从数据上来看,奔驰销量最多,但宝马增长最大,只有奥迪一家下滑。
![]()
而造成这个排名的原因我们或许能从它们旗下车型的销量窥知一二。从乘联会发布的高端轿车、高端SUV两个榜单来看,奔驰C级、E级和GLC三款车型毫无疑问是奔驰今年前4个月的绝对销售主力,均为正增长,且排在各榜单的最前面。
而宝马高达两位数的增幅则要归功于宝马5系和宝马X3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包括全新BMW 7系、全新BMW X6、BMW X2在内的21款新车型,而且随着全新一代宝马3系的到来,相信宝马有望超越奔驰,登上销量冠军的宝座。
至于去年的销量冠军——奥迪,相比于奔驰和宝马来说,其表现确实有点差强人意。其两款主力车型奥迪A6、Q5均同比下滑了20%以上。而针对奥迪在中国市场出现销量下跌的情况,奥迪方面表示:“车型的更新换代涉及奥迪A6L等畅销车型,对销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
![]()
我们再来看第二阵营,一方面是因为“僧多粥少”,导致竞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正值国五国六的过渡期,经销商为了清国五库存放出了较大幅度的优惠。这些原因导致了各大豪华品牌旗下车型的终端价格不断下探,从而销量得到了大幅度上升。
以二线豪华品牌领头羊凯迪拉克为例,在国内销售的大部分车型都是由于国五清库存而给出了较大幅度的优惠。其中,ATS-L不仅是国五清库的原因,还处于换代改款的清货期,所以其优惠幅度较大,当然,网上传言的“15万买ATS-L”基本上属于屌丝们博眼球的段子,实际上终端价格还是在20万以上。
![]()
此外,如Jeep自由光、捷豹XEL、英菲尼迪Q50L、沃尔沃XC60等在内的豪华车型,其终端平均降幅都超过了5万元,甚至更多,这样的优惠价格使消费者“触豪”门槛大大降低。呃,至于jeep算不算豪华品牌,这个咱们就不展开讨论。
人们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豪华车,除了消费升级这个因素外,就是看重了豪华车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本身自带的使用价值,由汽车成本所决定;另一个则是豪华车企赋予汽车的品牌价值,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点也是他们十分看重的。
而随着豪华品牌“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其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这也是更考验它们的品牌魅力、品牌成色的时候。当然,服务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其做工、配置、性能、价格都大同小异时,品牌的底蕴、魅力,产品质量的口碑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成为胜出的关键。
![]()
同时,豪华品牌“门槛”的降低也势必会对下面的合资品牌和自主高端品牌产生一定冲击。要么是“鸡头”的车型价格更有诚意,要么是产品性能、配置和做工更有底气扛住豪华品牌“凤尾”的下压。
![]()
但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豪华品牌内部的竞争加剧,还是合资品牌以及自主高端品牌将面临更大压力,这都是良性的竞争,消费者们都将是最终受益者。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豪华品牌“门槛”降低也将对合资、自主双方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让豪华品牌不那么“傲娇”,消除人们对品牌之间巨大鸿沟的传统认知,另一方面让追赶者更有压力和动力提升,而这些益处最终都将反馈到消费者身上。
而目前看来,虽然整体车市下行,但强者愈强的趋势却更加明显,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严重的品牌将加速被淘汰,中国汽车产业将告别以往的粗放发展阶段。氛围虽然有些悲凉残酷,但仔细想想似乎又没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