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首先对“非权威”不要有什么误解。
至少不要一听到“非权威”三个字儿就立马给咱们贴上“不专业”的标签。说起来,大家从小孜孜不倦地一直都在收看一档“非权威”的节目——天气预报。
我相信世界上没几个人能解释得了充满玄学的广州天气,上午晴光烈艳从家走到公司后站着不动都挥汗如雨,下午一道晴天霹雳坐着不动都惊起一身虚汗。
来到新公司,我的确有点“虚”,事情的由来是因为同事刚完成一项大学田野调查,在科技感和品牌的抉择中,调查视频中80%左右的90后买车还是会选择品牌。
而不少机构及一些媒体表达的统一口径是——90后不那么注重品牌了。
我是有些怀疑那些接受采访的人是不是乔装打扮后的90后,至少我本人作为权威实打实的90后,这种送分的答案不应该是品牌和科技感我全都要嘛?
可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对我身边的朋友下手,来完成进入行业的第一篇稿件。
在询问90后朋友的汽车消费观之前,我的内心OS是这样的:回答大致分为这几种。第一种积极向上鸡汤型,我们还年轻,面包会有的,车也会有的,BBA是指日可待的!第二种愤世嫉俗杠精型,从经济学角度看,买车就是节省时间成本,可买车你能摇到车牌号嘛?你摇到车牌号了能不照样堵在路上?堵在路上不照样迟到?迟到了不照样损失钱?还不如挤地铁,既环保又节省(好像有点道理…)第三种谈笑风生无奈型,说起买车啊,你命里注定缺一位贵人——一位能帮你掏钱的老母亲。
所以,90后买车到底是个什么心态?大家更关注哪方面呢?品牌?外观?科技感?古人言得好,不懂就问。工作室的两位90后自然是“首当其冲”的。
01
来自90后的灵魂回应
那位做视频的兄弟是这样说的:“先买个二手车练练手吧,等开熟了之后再买个性价比高的,有一定积蓄了再买个奥迪Q7。规划先是这样。”好的,成功捕获品牌战队士兵一枚。
其实我发现身边接受二手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不同于多数70、80后前辈们把车看做身份或地位的彰显,90后更多的是看重它代步的功能性,至于二不二手,好开就行啊。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象。这位老同事没过两分钟就推翻此前所言,真可谓翻脸比翻书还快:“当然前面这个只是理想状态。真正现实状态是,我他喵的连个租车位都付不起钱,买个毛线的车!”
最后,他还抛给我一个文章链接,说它会给我启示。文章题为:我为什么不买车,你心里没点B数?
而我们的同事小姐姐心晨就厉害了,逻辑缜密,思虑周全。首先她会考虑买车用车的地点,还要考虑在广州能不能摇上号,因为除了粤A,其他的都是开四停四。
我忍不住感慨,这么冷热交替的心情我承受不来啊。
再者,心晨欧尼还会担心住的小区能否买到停车位,如果停车位没有号摇不上,买车或许还没有地铁出行方便。最后,准备买车的时候,会考虑经济状况,但应该不会有太多。因为分期,零首付这种政策有很多。不过最终决定的应该还是性价比,在同等情况下品牌口碑好的会更偏爱一点,毕竟传承百年的企业,还是比较稳妥。
关于纯电的她暂时不会考虑,不过可能会买混动。毕竟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买车,汽车行业变动太快,技术革新也很快。
综合下来,心晨欧尼又回到她颜控的体质,看外形。“毕竟选什么车也是生活态度方式性格的一种表现,最好还是颜值与实用并举吧。这是理想状态,毕竟第一眼也很重要。但车不是一次性用品,再喜欢可能也会进行综合考虑,毕竟家里没矿。”
可能我们对车真的都是始于颜值,忠于性能的吧。我个人对车也是个颜控狗,拔草种草就在一瞬间。太温柔的我觉得不够霸气,太霸气的我觉得我hold不住;长了吧觉得有点商务,短了吧觉得像被压缩过;溜背式车身的我觉得太“撞设计”,棱角分明点又觉得有些呆。好吧,我就是一颗柠檬树上的柠檬精。当我面对那些实车的时候,我是这样的:“这个!那个!我全想要!”
我的一个朋友,硬核车迷,我本以为他的回答是激情满满的,没想到他的心态真实得可怕:“疲于买车。手里揣着5万,想买8万,揣着8万,想买12万,揣着12万,想买20万,依此类推。其实我们这个水平,大部分人挑的是品牌和性价比。说白了,有点像买手机的心理。”
是啊,我突然也疲了。要是有钱,我TM还考虑这些吗?即便是国六即将席卷车市,众多汽车品牌的国五车型“跳楼大甩卖”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是没想法买车?原因很现实。大佬们啊,我们差的是这5%吗?我们差的明明是那95%!
所以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我觉得买个小二手是最适合的。既满足了出行代步的需求,又是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也可以选择分期付来选择一个自己钟意的爱车。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她就比较佛系了。因为已经打拼几年了,完全有能力买车,但她眼皮都不抬一下。她的观念是:“我不需要车,甚至说我也不需要房。房的话我租就好,车的话,现在什么交通工具都有,打车也方便,都不用自己开。买个车,简直就是给车当奴隶。”
(WTF!!!)这得多“不食人间烟火”呀!
其实吧,是因为她比较宅。一个小电驴已经能解决她在家与工作间交通上的所有需求了,出门的话就靠携程和滴滴存活。所以车对她来说,有还不如没有。
02
买车与否,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在我们街坊中,有60%左右的90后会有毕业就买车的打算。我个人所见的情况,多数是在毕业后的两年及之后买车。那个时候有一定的积蓄,工作也相对稳定,能清楚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对汽车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对于车,年轻一代更关心的是“体验”,他们尝试去挖掘最好的价值和服务。那些黑科技和优秀的营销看似能引起一阵轩波,但真正打动他们的,往往是汽车自身的品质和后期服务。我们care的不是那个标榜财富的标志,而是那个工具能带给我们的愉悦驾驶感和信得过的售后服务保证。正如上期视频中的一个小哥所说,实用的才是王道,那些过分吹嘘科技感的都是伪需求,都是品牌商给出的糖衣炮弹。
90后的孩子们逻辑更为客观,经济意识崛起得也比较早,分析判断事物会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所以在消费上,虽然我们很爱买,但也很会买。同为90后的我,连头发丝都在表示赞同。
同时,90后的我们也越来越愿意为高端品牌买单。理由很简单,一个字:稳!
或许提到房和车,多数的90后还停留在声嘶力竭地嚎着“我穷”的状态。没错,我就是。买房还是买车就像小时候纠结长大了读清华还是北大一样的虚无缥缈。但买不买车其实体现的只是我们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评判我们成功与否的硬核条件。
车,对于我们来说是情怀,是热爱,也是工具。
根据天猫发布的《2018天猫汽车用户报告》,“90后”已经成为绝对的网上购车主力,占比高达48%,“80后”则仅为36%。数据强有力的证明着,90后在汽车的消费能力远超70、80。
这不意外,90后一族的消费观念超前,加上如今的金融服务如分期付款等方式愈渐丰富,只要车够出彩,总有人愿意为它买单。总结一句话就是,抛开那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买东西,怎么开心怎么来。
如果汽车厂商们想要在目前这样低糜的车市中保持较为稳定的输出,那么还是得学会“讨好”年轻人。光有个品牌也还远远不够,他们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犀利独到。
因为经过上期视频的佐证和本期心与心的交谈,我们发现,90后其实很“贪心”,品牌、科技、性价比……通通都想要。我本人很是欣赏这种态度,力求完美,一个也不放过!
而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都必须承认,那就是年轻一族主宰着未来。关注他们的未来,才是品牌的现在和未来。
上期视频,双手奉上
>>>> 延伸阅读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车谈会》微信公号
更多辛辣的小故事在等着你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