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和创业,我们一直信奉一个基本道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尤其在眼下惨淡的汽车市场,过于依赖国内市场的结果可能是随着大势而销量集体下滑。
当然,像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此前早有布局,无论是大手笔投资俄罗斯工厂,布局中东、南美或东南亚市场等,都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但由于市场消费理念不同,很少有车型能够做到在当地成为爆款,不过,在吉利博越基础上本地化改进的宝腾X70成功做到了。
![]()
最近,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公布了5月的销量数据。得益于爆款车型宝腾X70的成功打造,宝腾汽车月销量时隔46个月再破万辆大关,环比增长51.3%,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7.2%,蝉联本地新车销量排行榜亚军,前5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0%。
尤其是功勋车型宝腾X70上市半年后销量保持稳健,共计收到订单32000份,交付数量能超过15000台,蝉联马来西亚SUV销冠。
![]()
2017年6月23日,吉利以7.3亿人民币收购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其中现金为2.73亿元,博越车型作价4.5亿元。
随后,吉利汽车全面介入宝腾汽车的管理运营,组建了高效的管理执行团队,全面提升了宝腾本土创新能力、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和员工专业技能培养,寻求最大的资源协同和规模化效应。
随后吉利博越在去年12月成功换标并更名为宝腾X70后进入马来西亚市场,销量节节走高。在国内市场,吉利博越去年销量达到了31205辆,仅低于长城哈佛H6跟宝骏510这两款车型。
选择这样一款成功的车型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吉利显然经过精心准备。而基于博越进行改造的宝腾X70不但延续了博越智能互联SUV的风格,拥有全套GKUI智能生态系统,并融入“本土特色”,更是针对整个马来西亚人做了高级定制。
![]()
比如,外观上宝腾X70受到了充满动感的马来虎的启发,在扬声器、门把手、前格栅等细节部分,设计师则运用了大量马来西亚传统木雕艺术元素,唤起马来西亚消费者的共鸣。
而GKUI智能生态系统根据马来西亚人的用车习惯以及马来西亚英语的发音习惯重新优化设计,未来还能听懂马来语。
可以说,宝腾X70的成功上市并热销,不仅意味着吉利控股集团整体技术成功输出海外,更意味着中国智能网联科技技术开始走出国门,获得世界市场的认可。
目前,首批宝腾X70在吉利的宁波春晓工厂生产,之后将放到宝腾的马来西亚丹绒马林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
丹绒马林汽车工业城由宝腾于2000年建立,设计产能为100万辆。如今,腾丹绒马林工厂即将完成升级,宝腾X70也将迎来本地化生产,博越的海外之行看起来颇为顺利。
宝腾汽车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国有汽车企业,1983年有现任总理马哈蒂尔亲手创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成为当地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之一。
![]()
但随着日系车的进入和马来西亚第二大汽车品牌百鹿大(日本大发持有部分股权的民营车企)的崛起,宝腾市占率持续下滑,2017年中吉利入股宝腾汽车时宝腾面临持续亏损,2016年马来西亚政府援助了15亿令吉(约合24亿人民币)才让宝腾免于破产,并要求宝腾董事会必须在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
如今,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宝腾和吉利的合作比较顺利。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宝腾已经实现了盈利,平均市占率12.7%,较2018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
按照计划,吉利将向宝腾陆续导入包括A级轿车、MPV等在内的多款车型,接下来吉利缤越也很快将投放当地市场。
而对吉利来说,宝腾在马来西亚的中兴复苏只是第一步,它的目标是凭借马来西亚的区位优势共同拓展东盟市场。
随着吉利新车型的不断注入,宝腾也将其2027年的销量目标由40万辆悄然提升至50万辆(8年后的销量目标可以提前这么久规划),其中东盟市场是未来的增量所在。
按照分工,吉利品牌和宝腾将分别布局东南亚国家的5个左舵车和右舵车市场。其中宝腾X70还将销往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今年3月,世界第六大人口国家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将与宝腾合作,在巴基斯坦开设工厂组装宝腾汽车,项目总投资3500万美元,明年底首批车型将迎来上市。同时,宝腾还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协议,将获得建行总额18.88亿马币(约合31亿人民币)的贷款,用于研发技改和工厂扩建投资。
![]()
宝腾汽车可以说是吉利技术输出的一次重要尝试。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品牌“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路线成就了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的蓬勃发展,但也遭到诸多诟病。而吉利汽车为宝腾输入技术及产品,以换取东南亚市场,成为第一个在海外开启“以技术换市场”之路的中国汽车品牌。现在吉利在海外市场上进行产品和技术输出的尝试取得成功,对其他中国汽车品牌也是一个激励。
如今,通过并购与合作,吉利的产品已销往20多个国家。通过沃尔沃、宝腾、路特斯这些合资公司或者控股公司的发展,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的吉利未来将在全球格局走得多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