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和,帮朋友、同事验车想想也有几十次了,错误的认为验车这事就是把车开过去就行的事,虽然期间也有过不通过的情况,但基本上都是外观,灯光,刹车等等,自己稍微处理一下就行。这次验车说是轻敌也好,大意也罢,真的是验车第一次遇上没通过尾气检测的,下面说说咋发生,咋办,咋想的,先看看结果。
![]()
这张通知书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收到,也算要纪念一下吧。尾气不合格现在重新上线检测需要有二级以上修理厂的修理报告,这个可是实打实的。不能去路边小店修车的。
![]()
![]()
看看确实尾气超标的不是一清半点的。
说说这车的来历,是一台在北京用外地公司牌的背户车,我帮着选的定的车,花了1.5万元买的从一个车商手里买的,确实是因为太相信车商,我也没仔细看车况,很大意的就买了。到年检的时候,去验车的事自然就成了我的事,开到检测厂,不着急不着慌的等待验车。我帮忙买车是搭钱和搭时间,很多时候帮忙就是帮的自己越来越忙。
![]()
![]()
![]()
![]()
结果就是文章最上面的情况,咋办找地方修吧。
![]()
上架子准备看看清洗一下三元催化器啥的,当时还满怀希望可以通过清洗三元来实现通过验车,结果悲剧发生发生。
![]()
刚一拆开三元催化器,我鼻子就气歪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钢丝球验车法的后遗症吗?三元催化器根本没有了,用钢丝球代替,验车可能过吗?真的是数据是不骗人的,这个情况绝对是属于我看走眼了,帮忙买车买出埋怨,买出雷来了,自己掏钱帮人家修吧。
![]()
拆下三元来,看看就是钢丝球。
![]()
清理一下钢丝球,就是直排,等于没有三元了。
![]()
真正的三元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三元分多少目,一般是1500或者900目啥的,100目就是属于高流量三元。
![]()
看看维修工单三元880元,前、后氧传感器260元,皮带和涨紧器280元,火花塞180元。
![]()
![]()
看看网上卖多少钱,没有办法,因为必须要有下面这张单子。
![]()
就是这张单子,可以说他很重要,起码值1000元吧。据说这张单子是为了防止检测厂腐化的必要产物,让检测厂做事可以交圈的必须品。
回到文章题目:买一个教训:验车前,一定一定要自己先去靠谱的地方检查检查车,尤其对车况不熟悉的车,必须做好相关检查,这样可以花小钱办大事。
说验车的事就到此为止。下面是一些思考。
1、不拿自己当备书,帮人买车。有朋友让我帮忙买车,我自己花时间,花钱,最后车有什么问题我还负责,有的时候搞的我很无奈,首先我不是做二手车生意,只是帮忙看看而已,结果经常是像今天这样,没办法,谁让自己当时看走眼了,这钱就得自己出,犯了错误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2、只管能管的事,看人量力而行。人托人,再托人,再求人的事一定要看人值不值的管,帮的人懂不懂游戏规则。举个例子:曾经的同事打电话让我帮忙给一个原来收破烂的分包的儿子找个工作,我托人,求人,总算问的靠谱落实了,很欣慰和开心的回复一下,结果这个分包的儿子说不想去,也不会去,不想背叛自己原来的企业,卖主求荣,还说我的好意他心领了,我最后得了一个挖自己企业墙角的名声。这事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帮人忙帮出错了。
3、弘扬正能量,远离歪门邪道。最近和一个同事哥哥开玩笑,觉得他人脉广,应该成立一个”铲事“工作室,结果被义正言辞或者说劈头盖脸的教育了一顿,冷静下来一想,他还确实说的对。现在哪还流行托人铲事?真正的朋友就不会给人家出难题,让人家难办。首先是干嘛要铲事,按部就班的把事做好了,比什么不强,不按规矩办,最后转一圈毁的还是自己。就像验车这事,原来还想找验车代办,托人花钱验过了,仔细一想,还真不靠谱,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哪坏了修哪里,修到好为止,比如尾气这事。
4、规规矩矩,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最近评高工,说实话真的很犯愁,因为手里没有出专利,没有发表文章,什么什么都没有,怎么评?这个说实话,天天手机会有人打电话,问是否需要代评高工,我都拒绝了。高工会有一个论文,这个论文我的领导是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我也要跟领导学习,7000字论文,我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尽管还有很多很多欠缺,但总算有自己的想法。写完了,发现自己很久很久没有静下心来,静静的想一件事,静静的思考了,这篇文章对自己是一次升华。
5、天道酬勤,因果轮回。只要属于自己的,拒绝虚无缥缈,心浮气躁。做好未雨绸缪,避免疲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