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六车性能下降,
国五又可能限迁,
我到底该怎么办?
最近经销商(PYQ)的优惠力度都很大,六五折的阿尔法,六折的凯迪拉克,五五折的捷豹,颇有一番“最后三天,不计成本,清仓大甩卖”的架势。
不过确实,留给这些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国六排放限定箭在弦上,倒计时的钟声也早已敲响。
虽然大多数厂商都在哭喊这一刀来得太快,砍得太狠,但7月1日的大限已成既定事实,就像即便叫嚣着自己三五门功课还没复习,也不可能推迟高考日期。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今天咱只聊聊国六大限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怎么做选择。
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都应符合国六b限值要求。
而由于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一文,导致多个地区纷纷提前执行国六标准。以下是一份非完全统计的时间表:
对于其他地区的小伙伴,可以登录当地省市政府官网,搜索国六相关资讯。
国六大限前夜,尽管终端优惠没有朋友圈疯传地那么夸张,但幅度还是不小的,这也成了许多国五车最大的诱惑力,不过也有朋友考虑到国六执行后国五车的保值率可能会下降。
买新车时有“保值率”意识是件好事,但保值率和诸多因素相关,包括车型品牌、车况、保有量、颜色、配置、里程、市场背景等等,国六只是其中一项因素。
不得不说国五车必然比国六保值率更差一些,但不会有太大差距。而如今某些车型的巨幅优惠已经可以找平这些差值,甚至还有富余,所以无需太过担心保值率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用车比较着急,相中的车型优惠幅度又比较大,那就趁着这一阵风抄底。如果不急着,大可等到国六上市稳定后有了小幅优惠再入手。
性能是一个很广泛的含义,这里其实指的是发动机外特性,人话叫做动力是否强劲。
不得不说有些车型国五切换国六之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不升反降的,比如凯迪拉克CT6,JEEP自由光等。
国六标准的匆忙上马其实非常考验厂家的技术储备,在国五标准和NEDC循环下,“考试”是有很大空子可钻的,多数车型也都在划水,这一点之前老余在《小排量涡轮增压不环保了吗?国六是来打谁的脸》中已经提到过。
而在国六下,对于真正有实力的车企就是换个名字的事,对于稍次一些的可能需要通过48V等手段渡过艰难期,再不行或许就得掐动力救排放了。
当然,这些都是厂家的事,对于消费者而言,适合自己就好了。怀疑国六车性能不行的,亲自到店里去试驾,同时多对比对比同级的竞争车型,看合不合自己胃口即可。
让大家如临大敌的所谓“国六”基本都默认为国六b,而国六a只是一个过渡产物,在规划中预计2020年7月1日针对轻型汽车全面实施,据多地提前实施真国六也就一年的时间。
所以买国六a的车意义不大,厂家也很少对此作出相应调整,比较有脱裤子放屁的嫌疑。
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朋友们最好还是多个心眼,可以到机动车环保网(http://www.vecc-mep.org.cn/)查询自己相中的爱车具体什么情况。
国六的落地的确比预计来得早了一些,让人不免担心国三、国四甚至国五的限行、报废和二手车迁移情况。
先聊聊限行,从以往的经验上看,2016年初上海开始限行2005年以前注册的国二车,2017年1月国五全面实施,随后北京开始禁止国二及以下汽油车工作日进入五环,此时距国五发布4年,距国二发布15年。
那么北上等一线城市会在2023年国六全面铺开后就对国三车限行吗?
仅仅四年时间,这不现实。国三车和国二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保有量。
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1亿辆,其中汽油车占9成,国一及以下车型3.8%,国二5.5%,多为运营车辆,一线城市占比低。国三21.2%,国四47.5%,国五及以上22%。
从稳定性角度考虑,消解保有量巨大的国三及以上车型必然需要稳步进行,即便趋势是最终都会赶出城市逃出农村苟且荒野走向废车场,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于大多数国五车主而言,你早就换上了新车甚至在考虑再换一辆新车的事了。
而报废的问题就更简单了,目前非营运轻型汽油车只在里程超过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并予以一定补贴。另外购车15年后每年检测2次,流程上会更繁琐一些。
其实对于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60万公里和15年都是天文数字,平均三四年换新车的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根本不用担心啊。
至于二手车的限迁政策,这一点会比限行和报废都卡得更紧一些,尤其对于大城市的迁入。不过也是具体城市具体分析,这一点需要综合保值率的其他因素一同在卖车时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