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房屋装修一样,汽车内饰颜色也是一大学问。其实,无论国内外的车主一般是在订车时就选好内饰颜色,没有多少人拿到车后,再自己对内饰做过多的改变,当然除了改装玩家。不过选对内饰颜色,不仅能让车更显气派,甚至还能帮助驾驶员在驾驶时的情绪。
![]()
自从2002年汽车井喷以来,中国市场上新车层出不穷,车身颜色更是五花八门,但内饰颜色却达到惊人的统一——浅色,尤其是米色(黄色),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首选。
![]()
不少欧系车原本只有黑色内饰,但为了打通国内市场,就追加了一种米色内饰。说到为什么国内消费者会喜欢这种米色内饰。教授掐指一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种颜色,跟“传统”有关。在古代,黄色是皇帝专用色,也是达官贵人的象征,所以这种米色内饰自然就成为大家的追捧。它的优势,首先就是坐进去使车内空间特别显大,提升车内档次。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能一定程度上掩盖做工用料不足,大幅提升乘坐舒适感和满足感。此外,如果再加入一些桃木装饰,那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
不过米色内饰的缺点也极为明显,首先就是不耐脏,特别一旦车内某饰板件老化脱落或掉色,那么都会极为显眼,让整车瞬间掉价。除了这点,大面积浅黄、米色会导致车内光线过强,会影响驾驶者的观察视线,并且长途驾驶中,这些颜色的内饰容易导致眼睛疲劳。
![]()
所以在选购米色内饰时,不妨注意教授说的这三点:
一、是不要选购全部浅黄内饰车型,尽量去选择“黑色+米色”这样的双色搭;
二、是根据自身审美观点和使用习惯选择米色的深浅度,有些米色内饰会过于“油腻”,这时不妨选回深色内饰;
三、选择米色内饰时,座椅的材质尽量为真皮或皮革。因为米色特别容不下脏,所以如果是织物座椅,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座椅“青一块、紫一块”;而皮革材质只需用布一擦即可。
![]()
米色内饰虽然是显得高大上,但缺依然避免不了一个问题:过于老气。这时候灰色内饰开始映入大家的眼帘,然后大家发现,灰色不仅更耐脏,相比“满屏”的米色,灰色更加时尚大方。
![]()
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灰色的喜爱是不分性别、年龄和阶层的。不过通过内饰颜色与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等被访者的分析后发现,人群对灰色的选择度其实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种颜色,在各类人群中的百分比大多占到20%~30%左右,部分人群的甚至达到了50%。并且男性较之女性更偏爱深灰色,而对于灰色的偏爱人群,总体有25%是来自高收入者。
![]()
除此之外,现在有些车型还有白色内饰可选。这种颜色的内饰会给人带来非常明亮的感觉,让人在车里的精神变轻松,压力也会相对的减少。不过白色比米色就更不耐脏,稍微一点污渍就会非常明显。并且大部分车系在选择白色内饰是都要加钱,价格还不便宜。只能说这种颜色适合能经常去把车拿去打理的消费者。
![]()
其实说到最后,现在的大部分消费者买车时都会首选黑色内饰。不过在早年间黑色被认为过于黑暗,黑乎乎一片的车内并得不到消费者们的喜爱,毕竟这样的内饰一看就不吉利。所以在不久之前,不管是家用车还是商用车,选择黑色内饰的消费者几乎没有。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色内饰正以“黑马”的姿态崛起,大家开始发现浅色内饰的缺点,恰恰是黑内饰的优点:耐脏、不会反光、包容性强。并且随着运动型车的出现,黑色内饰就突然成为性能、运动的象征,这一观点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
可是选择黑色内饰一样有技巧,在选择黑内饰车型时,需要注意内饰是否 “一黑到底”,如果是,那么这种全黑氛围不仅不会更加“运动”,还会让驾驶着与乘客的心情越来越压抑。应该选择以黑为主,其他颜色作为搭配的风格。例如,黑色中控+浅黑坐垫、黑色中控+银色面板等等,通过不同颜色点缀,让车内彰显层次感。
![]()
教授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像是蓝色、黄色、棕色、等等一大堆原厂就能选择的内饰颜色没讲,但这些其实都跟文中所说的大同小异。内饰颜色没有谁是最好,每种颜色的内饰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主要还是自己想好自己想要什么,这样最后才能买到一款无论外面还是里面都让自己满意的车型。
![]()
另外再说一下,现在很多车型都有氛围灯的功能,大家不要以为这玩意儿就是一种撩妹用的功能。实际上氛围灯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舒缓驾驶员的心情,释放疲惫,当全车的内饰氛围灯全开时,汽车本身的内饰颜色已经成为背景,整体内饰沉浸在氛围灯的色彩中,完整而鲜明地体现了“氛围”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