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英菲尼迪和雷克萨斯的选择中,十个消费者里面会有七个选英菲尼迪,剩下的都是雷克萨斯,可见英菲尼迪在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但是发展到如今,两者的市场表现大相径庭,雷克萨斯的销量虽然不太稳定,不过最近两个月都呈现上涨的趋势,而英菲尼迪就不一样了。
![]()
英菲尼迪这个品牌曾凭借着独特的设计、出色的产品性能等,迅速成为全球豪华汽车市场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而今未来前景堪忧。
去年全年,英菲尼迪在华的销量为47215辆,相较2017年的48408辆,同比下降2.4%。今年4月份,英菲尼迪共售出2,955辆新车,5月在华销量为3,098辆,同比下降7.8%。当然,英菲尼迪的颓势不只发生在中国市场,在北美地区的销量同样不容乐观,今年4月,英菲尼迪在美销量8,491辆,同比下跌5.2%,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英菲尼迪今年在各地的年销量难以想象。
![]()
2012年雄心勃勃赶赴香港,准备大展宏图,定下了全球年销50万辆的目标。结果7年之后就宣布“战略性转移”迁回日本,虽然官方宣称搬迁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英菲尼迪与总部设在日本的全球设计、研发和制造职能,以便更进一步实现电气化方面的转型,实际是黯然离场。因为从2012年至今,英菲尼迪的全球最好销量为246,492辆,与50万的数目相比不到一半。
![]()
为何英菲尼迪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下滑得越来越严重?
新能源领域难以入局
在各家都争相在新能源领域涉足的时候,英菲尼迪姗姗来迟,甚至有汽车行业专家直接指出,当下知名车企都已经进入电气化时代,英菲尼迪晚入局会直接影响自己近5年的全球市场分量。
以BBA为领头的豪车品牌早已开始了电气化进程,而英菲尼迪只有电动概念车QS和QX,首款电动车要在2021年才能面世,距离落地还有很大的差距。
![]()
产品规划是“硬伤”
本土产品单一也是导致英菲尼迪市场竞争力日益下滑的原因。自2014年国产以来,英菲尼迪始终只有Q50L、QX50这两款国产车型支撑整体销量。在去年的总体销量中,Q50L和QX50也贡献了其中绝大部分。后来英菲尼迪没有引入任何车型国产,在更新换代的速度方面也尤为缓慢,销量下滑是必然。
![]()
人事变动,元气大伤
自从2016年,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原中国总经理戴雷离职后,中国市场多名高管也相继离开,而在2018年,东风英菲尼迪市场营销策略与传播总监文飞与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与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陆逸也相继离职。
在经历了3个月的“群龙无首”后,东风汽车才宣布任命毛力民为新任总经理,人事的动荡让处于变革期的英菲尼迪前景更为迷茫,而毛力民能否带领陷入泥潭又缺乏产品支撑的英菲尼迪走出低谷,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
![]()
写在最后
日系品牌和豪华品牌是为数不多的保持高速增长的汽车品牌,但凡事都有例外,英菲尼迪就是那个例外,作为二线豪华车品牌中的一员,英菲尼迪近年来的存在感已经在不断降低,望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