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日本品牌的汽车厂商,
几乎在同时以“消极”的态度,
应对金融危机后的汽车运动市场,
是偶然的吗?
其实,从日本企业的文化习惯和组织结构分析,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相比欧美企业,
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向欧美靠拢”的中国企业,
日本企业的文化特点,
自从其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没有本质的变革。
日本企业是真的只拿数字说话
▼
日本企业的赢利压力很大,
一般在不出现丑闻的情况下,
市场和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评判标准就是无情的数字。
没人会拿整个大环境作为参照,
给企业老总设置很多“可以原谅”理由。
很多情况下,
企业老总完不成既定目标,
不会出现“上级主管部门”救驾输血的情况,
老总会很自觉地走人,
不剖腹自杀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由此可见,本田、铃木和富士重工这些企业,
虽然其汽车销售在目前状况下,
至少比美国的三大汽车厂商要好点,
但展望未来,危机感油然而生。
为了不使经营数字落差太大,
毅然选择退出大量烧钱的F1和WRC,
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日本的社会舆论压力更大
▼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舆论压力,
很多时候猛过法律本身。
以丰田为首的汽车厂商,
已经开始大量裁减临时员工了,
而当这些下岗员工最终看到公司,
仍然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到,
F1和WRC的烧包项目上的时候,
谴责的声浪将会非常巨大。
其实,本田也好,铃木也好,
本质上都是上市(民营)企业,
没有日本国营的股份,
经营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在合法的范畴内决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可是,当日本全境乃至世界范围,
都出现经济大滑坡的时候,
再牛的企业也会缩起尾巴,
做出一些切实消减无谓投入的举动,
来体现对社会的责任。
今天退出明天还能再来
▼
面子是屁,
今天放了明天还会有。
三大品牌的退出,
并不代表本身的实力不济。
在日系品牌退出的同时,
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还在为取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而苦苦挣扎呢。
今天退出了,
以后换个时间和姿态进来,
没准更好玩。
如今的本田,
在技术实力上肯定比当初刚进F1时更强,
但照样选择了退出。
铃木和富士重工也各自拥有优秀的汽车技术,
同样选择了退出拉力赛。
或许,它们的这种退出,
反而显示着一种自信:
“我的产品已经不需要砸钱烧钱去吆喝叫卖了。”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范儿精选
评车
侃车
揭秘
既是支架又是香薰,七大功能合一的夜光停车牌
♥ 点个 在看 鼓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