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最具风情的日落
最温柔的细沙和最文艺的生活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
“南极村艺术家部落”
每个人都知道中国的北极村在黑龙江漠河,
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南极村在广东湛江。
的确,与凭借着极光声名显赫的北极村相比,
这座落在角尾乡的小渔村要低调得多。
-点击音频,听听小松的追鲸故事-
无道不孤×乐活FM联合出品
但是对于知道这里的人来说,南极村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这里有美丽的海滨风光,浓郁的渔家风情,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有一种独隅一角的宁静之美。
来过的人都说,这里有最具风情的日落,最温柔的细沙和最文艺的生活。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南极村艺术家部落”。
而连君,就是为这个村落注入文艺气息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广州的“四海一家”、茂德公草堂都是他的设计作品。
在民宿设计方面,他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执牛耳者。
南极村对他来说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因为这一次,他是为了回报养育自己多年的家乡。
故乡,是我千辛万苦
也要回来的地方
在我18岁以前,我都没有离开过湛江。我的家乡,就是孕育了我梦想的地方。
一切的艺术创作都应该是有感而发的,我这首歌是写给我的家乡——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这是我一农民设计师对家乡真切的爱。
《南端小调》
作曲:连君 作词:连君
编曲:青桐山人 弹唱:青桐山人
我听着音乐,漫步于海边,暖暖的阳光,温暖心田
北方的姑娘,来到南端,暖暖的冬阳,一起踏浪
......
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专业的培训,年少的我就只是一丝不苟地拿着铅笔头,在纸上模仿一本残旧泛黄的《西游记》连环画。
后来我考上了湛江艺术学院学习专业绘画。但是画了几年之后,我发现平面对我的想象力是一种约束,我觉得自己的灵感似乎不甘于局限在一个二维的空间里。所以渐渐地,我转而开始专注于设计工作。
后来我来到广州工作。
虽然自己的事业在光怪陆离的大都市风生水起,
但是我依旧怀念我的故乡。
正是故乡的万顷碧波,
轻柔海风让年幼的我早早知晓诗与远方的意蕴,
也孕育了我成为艺术家的梦想。
所以,当湛江市徐闻县政府邀请我回去进行设计工作时,我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
但是对于已经在广州扎根的我来说,想要回到家乡工作并非易事。
从广州到湛江需要七个小时的车程,频繁地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无论是对我有限的精力还是对我的脆弱的肩颈后背,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而且这项设计工作也不可能只依靠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一心想着如何在一线城市安身立命,愿意回乡做事的人寥寥无几。
但是这些都没有磨灭我回到家乡建设的决心。
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全心全意地去回馈生养我的地方,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我成长在那个无人问津的小渔村,没有人能比我更懂得这片土地的呼吸和脉搏,也正因为如此,我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才最能展现她的风韵。
改造南极村是一个旷日持久的项目,不可能靠某个人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一蹴而就。
我的作用其实只是抛砖引玉,我希望自己可以唤起更多人对家乡深沉真挚的热爱,然后和我一起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去。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对一个地方的感恩和眷恋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的,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有着修身齐家后兼济天下的胸怀,也是至关重要的。
文以载道,文学家如此
艺术家亦是
设计的价值有二:一个是直接的经济价值,这个无需赘言;另一个就是社会价值。
每个设计师在完成作品时,必须要通过自己营造的空间能量来传播一种善的观念:家庭的和谐、生态的平衡,这些都是空间文化中所包含的东西。
这些善意其实就是一个设计师负有的对社会的责任。
在南极村的改造过程中,我最满意的作品就是一个图书馆,叫做灯塔图书馆。
其实我儿时的文化生活是很匮乏的,除了看那几本被我翻烂了的连环画,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第一时间冲出校门,去听广播里《水浒传》的故事,然后一遍遍在脑内重演绿林好汉的快意恩仇。
然而几十年过去,农村的文化生活其实依然不充盈,这里的孩子竟仍过着和我当年类似的生活。
所以设计伊始,我就萌生了在南极村建造一个图书馆的想法。
当年,法国人在这里建了一个小小的灯塔,那微弱的光芒刺穿黑暗,给无数迷茫行者指引了方向。而书籍,恰是人生道路中的灯塔。
所以把这里改造成图书馆本身就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很多朋友在听说我有这样的想法之后,便把家中的旧书捐出给我用于图书馆的建设;而我自己也雇佣了一些擅长绘画、写作或是音乐的员工负责灯塔图书馆的日常运营。
在他们的帮助下,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当地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净土,我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盘着腿举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着。
一位到过这里的游客曾特地和我说:“当我来到这里看到那座图书馆的那个刹那,我觉得自己的心都干净了。”
这句话是我所听过的,对我设计作品的最大嘉奖。
面朝大海,建一座
“会呼吸的房子”
一直以来,贯穿我设计生涯的理念只有一个:因地制宜,道法自然。最好的设计一定没有设计的痕迹。
在设计南极村的民宿时,我依旧从一而终地体现了我的设计理念。
因为当地浅海盛产珊瑚石,所以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我选择了被村民废弃的珊瑚石来做我的建筑原料。因为珊瑚上面有很多气孔,所以我把我的房子称为“会呼吸的房子”。
除此之外,
当地村民在将贝壳里面的肉食用完毕之后,
就会把贝壳丢在道路上,
这些贝壳被来来往往地车辆行人碾碎,
这些原本美丽的事物却成了人人唯恐不及的废物。
所以我把这些贝壳收集起来,
用来作为墙面上的装饰。
别人在墙上贴马赛克贴橱窗,而我贴的是贝壳。
还有那些渔民废弃的老船木,我也会拿来做家具、做装饰。
所以当游客走进这样一家民宿的时候,绝不会被矫揉造作的设计气息所侵扰,反而会感受到一股清新的自然风扑面而来。
蓝色栅栏做成的矮柴门,感觉海风随时可以飘进来;沿着珊瑚石点缀的小径,可以直达客房客厅;可以在院子一隅、改造时保留下来的果树下晒太阳,喝一杯咖啡,打发一个宁静的午后。
宽阔的花园庭院中围着一个小“海”,“海”上摆着一艘小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阳光斜照,水面有着不同层次的光影,把船、蓝天和白云的倒影叠加在一起,轻倚船栏,花影扶疏。
大厅一半的屋顶铺着茅草,一半的屋顶是玻璃的,最大限度地把光线引了进来。用老船木、珊瑚石摆件等质感元素营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地中海风情。
一棵苦楝树保持着它数十年的历史,依然生长在大厅内。我没有为了建造房屋而将它连根拔起,而是让它在屋内依然可以枝繁叶茂地肆意生长。
当然,虽然设计的风格是原生态,但是现代的生活理念也不可或缺。我不可能一昧地去追求复古,追求纯天然,就让风尘仆仆、舟车劳顿的游客睡在地上,并且美名其曰是为了让人家“吸天地之灵气”。
所以,干净、便捷和舒适这些基本要求是绝不可能屈从于所谓“艺术追求”的。
房间的小厅里陈设着蓝色的坐垫,布艺的柔软、实木的大气、珊瑚的天然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相互呼应。
在蓝白相间的卫浴间里,贝壳镶嵌在墙壁、天花板和水龙头上。蓝色的大床、洁白的床褥,拥枕而眠,如躺在汪洋的大海上,身下便是翻滚着的层层浪花。
我希望我建造的这些民宿,能够为那些厌倦了人工雕琢气息的游人提供一个真正朴素自然的天堂,为那些怀着“归园田居”梦想的行者提供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我希望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向往的生活。
点击图片开启南极村之旅
# 孤叔推荐 #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