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篇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店赞!》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信息量之大,引人深思。
第一眼看到该新闻我并没有质疑,因为市委书记点赞的事,应该还是靠谱的。可仔细阅读文章后发现,标题中提到的水氢发动机,居然只需要加水便可行驶,我的感觉是记者估计有断章取义的地方。因为车辆加水便可行驶,就如同二氧化碳可分解成碳和氧气,那样岂不是喝着风车就可以跑了,这明显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文章发表后,舆情几乎是瞬间被引爆。
很快,技术发明人湖北工业大学给出了回应,原来“车辆加水便可行驶”就是一场闹剧,该技术其实就是已经不再新鲜的铝水反应制氢技术,可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是车辆只需要加水便可行驶,这个并不是很成熟的技术为什么会获得市委书记的点赞?
这件事情当事记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记者在发稿前能有一点点探究精神,亦不至于让书记陷入尴尬。
![]()
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从公众视野淡出两年后,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摄像机前。
要知道庞青年此时的处境也是相当的尴尬——公开资料显示,庞青年先后有多达20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并被采取限制措施。重点是其失信行为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这是水解制氢车,不是水氢车。不光是需要水,还需要催化物和催化反应物”,庞青年一再强调。同时,他对 “加水就能行驶”报道表示无奈,南阳日报“砰”地就报,措手不及。
但事件当天,直接用水管注水的浮夸表演,不正是希望别人“误解”吗?
最后,当记者问及其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时,庞青年并未正面回应,只是承认接受采访时还处于被限制消费行为的阶段。
![]()
之所以事件还在不断发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委书记点赞。这也是看到标题我没有质疑的重要原因,有市委书记做信任背书,可信度大大提高。但深入了解发现庞青年在南阳建厂同样饱受质疑。
庞青年说:“项目并未真正达到量产水平,所有的投入没有用政府一分钱”。 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承认目前技术上还是存在瓶颈,催化剂成本是汽油的3-5倍,那么这样一个并不成熟,甚至距离商用还有较大距离的技术,为什么获得政府信任背书?
事件发生的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是由南阳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和金华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注册资本2亿元,前者占49%股份,认缴金额9800万元。预计该项目2020年建成,据称利税将超百亿,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多个。
![]()
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南阳市40亿投资,南阳高新区主任杨新亚给予了肯定的回复。双方的合作将分成两步走:目前青年汽车租赁厂房建立南阳研发基地进行氢能源公交车、物流车和车载水解及时制氢能源汽车样车试制。将在在此基础上启动南阳氢能源产业园项目,40亿投资就用于该项目的建设,由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融资。只不过这个投资将综合评估后分期分期进行投入。
![]()
几年前,庞青年曾高调对外宣称要在济南、连云港、石嘴山、六盘水等地高达444亿元的投资计划。现如今,这些项目几乎全部烂尾。
在宁夏,宣布投资267亿在石嘴山打造汽车基地,基地未建成,反倒是政府配套给青年汽车的煤矿被变卖,套现资金10亿元;在鄂尔多斯,他拟投资90亿建厂,年计划销售548亿元,利税高达200亿,同样的伎俩发生在了内蒙,将市政府配套的煤矿再次出售,总售价高达31亿元,鄂尔多斯市政府以诈骗罪起诉青年汽车。
不仅如此,2017年,金华青年汽车还因为骗补被工信部行政处罚。但登录青年汽车官网,还可以看到青年汽车的氢能源汽车项目仍然有不少的城市签约。
正如央视点评中说的,骗补、失信、诈骗、破产、官司不断,“劣迹斑斑”的庞青年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南阳市政府的座上宾,无法不让人怀疑其中存在某种猫腻?
我们期盼新能源领域能出一个乔布斯,让人们能用更低廉更绿色的的成本出行。创新需要勇气和毅力,这两样庞青年都不缺,但他缺少的是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这才是千年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