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车以后 续航测试】欧拉iQ究竟是什么车?从定位上讲,它是一款紧凑型SUV;但在车身形式上,它看上去更像是一款三厢车。混搭风味浓郁的造型,成功让它成为大街上最吸睛的物体之一,引得路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眼光。
![]()
相比起造型,我们对其真正实力更感兴趣。要知道,这款补贴后售价仅为10万元出头的高续航版车型,官方续航就能达到401公里。相比之下,不少同价位车型的官方续航只能达到300公里出头,差距可谓不小。那么,这款车实际上究竟能跑多远呢?交给实测验证吧!
![]()
![]()
![]()
光电测试的路线为广州大学城外环路,单圈约15公里,大学城外环为柏油路面,有12个红绿灯,限速60km/h,基本模拟了市郊路况。测试当天的气温为26℃,天气阴。
![]()
我们将驾驶充满电的欧拉iQ在外环路上绕圈行驶,直至电量耗光后车辆抛锚,从而得出其真实续航里程。同时,车辆在测试期间的各项参数会被实时记录分析。
![]()
测试开始前,我们将这台欧拉iQ充至满电状态,电量显示为100%。
![]()
车辆设置:
![]()
![]()
![]()
驾驶模式:我们在测试时采用的是经济模式,并把动能回收力度设置成强。此时表显续航里程多达410公里,比官方续航里程略高。
![]()
胎压:四轮胎压均被调节至2.4bar左右。
![]()
空调:温度设置为22℃左右、2级风量、外循环。
![]()
![]()
![]()
清零:将小计里程、行驶时间、平均车速等数据进行清零。需要注意的是,欧拉iQ并没有小计里程平均电耗显示,下文提到的平均电耗为实时平均电耗值,也就是一定里程内的平均电耗值。
驾驶方法:
测试时包含司机在内车上共有两人,两人每隔30公里左右进行交替驾驶,避免因不同司机驾驶习惯的差异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
在驾驶方法上,车上两位测试员会保持日常的驾驶习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既不会过慢也不会过快驾驶,起步时也会与周围车流保持同步。与此同时,车内人员诸如听音乐、为手机充电等行为都是被允许的。总之,我们会尽最大可能还原车主们在日常用车时的真实情景。
![]()
测试开始后,每隔30公里(两圈),我们会对续航里程、平均车速、平均电耗等数据进行一次记录,以下为测试当天所得数据。
![]()
![]()
![]()
由于测试初期电量较满,动能回收并没有正式开始运作。在剩余电量下降到96%时,动能回收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
在行驶过程中,我们留意到欧拉iQ的表显平均电耗仅为12kWh/100km左右,在同级车里面算是比较经济的。当然,实际平均电耗可能会更高些。
![]()
当剩余电量低于25%时,仪表盘上会出现低电量提示,提醒用户及时充电。但此时车辆依然能正常行驶,动力依然处于随时可以调动的状态,车上的功能也可以正常运作,测试得以继续进行。
![]()
在表显剩余电量跌至0%后,仪表盘上会出现电池电量低的提示,加速性能、空调风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在持续行驶一段时间后,仪表盘左下方会出现一个乌龟样式的提示,说明在电量严重不足时,动力输出会受到一定限制。
![]()
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决定在充电站附近兜圈。最终,里程数在达到363.3km时,欧拉iQ失去了动力响应,但制动、转向与灯光等功能均可正常运作。于是,我们开启双闪,记录好数据之后便将车辆推到充电桩进行充电。
![]()
![]()
![]()
根据行车电脑,本次测试的行驶时间共为10小时44分钟,平均车速34km/h,平均能耗为14.7kWh/100km。充电结束后,我们会根据行驶里程和充入电量计算出实际能耗。
![]()
![]()
![]()
我们用慢充给欧拉iQ进行了0-100%电量的充电测试。15小时49分后,电池才被完全充满,比官方标称的8小时多耗费接近一倍时间。而充入的电量共为58.8kWh,也比47kWh的官方电池容量高出不少。
![]()
![]()
欧拉iQ空间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