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权力的游戏》在今年终于迎来最终季,铺垫了八个季的死亡大军与人类展开了决战,凛冬将至的口号最终变成了寒冬已至。巧合的是,第八季《权力的游戏》热播之际,中国车市也遭遇了自己的寒冬。
"如何评价4月份中国车市销量跌18%,自主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这是知乎上一条热门话题,发布几天就出现了260多条回答。当然,“全军覆没”的字眼着实过于夸张,但自主阵营整体陷入下滑也是事实。在这样的“寒冬”下,并非所有车企都会面临生死存亡,但对于一些经营不善的车企来说,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可能真的无法熬到下一个春天了。
上面这张表格,是天涯君根据2018年全年销量进行的分类,其中一、二线车企除了依然具备可观的销量外,在技术积累、产品布局等方面都有着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而年销量不足40万的车企,在这次市场寒冬的打击下可能会一蹶不振,位列末流的则有可能直接被淘汰出局。
今天我们不聊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吸引眼球的热门车企,而把目光聚焦到众泰、江淮、东南、力帆等已经被遗忘在角落的三、四线车企,看看它们在寒冬中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
自主品牌为何遭遇寒冬?
分析三四线自主品牌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自主品牌为何进入了寒冬?
经济增长放缓、国六法规实施在即是大背景,合资品牌价格下探挤压自主品牌生存空间是诱因,除此之外对自主品牌冲击最大的,是SUV市场迎来增长拐点。而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都是依靠SUV市场的风口实现的。
上表是过去十年里国内SUV市场的变化趋势,2009-2018年的十年间,SUV车型的销量占比,就从不到10%一路增长到了2018年的将近一半,而从2010到2017年的连续高速增长期,正是自主品牌增长最快的时候。
在这几年里,哈弗H6让一台中国车第一次击败合资品牌,长期霸占销量榜榜首;荣威RX5和传祺GS4分别带领两个品牌走出低迷,并迅速从边缘市场跻身主流;江淮、众泰等三流车企依靠少数几款SUV,一度实现年销量30万台的高光时刻;海马、东南等几被遗忘的车企,也依靠SUV再度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对2014-2018这五年的销量进行统计,我们能清楚地看出自主阵营的兴衰更替,而在2018年这个SUV销量遭遇十年来首次下滑的年份,极度依赖SUV的三四线车企几乎都遭遇重挫。从十年前开始刮起来的SUV风口,给了所有自主品牌腾飞的机会,但只有在风口期长出翅膀的少数几个真正发展了起来,更多的则是风力衰弱时一个个跌落到了地面。
一方面整体市场增长失速,另一方面挤入这个市场的竞争者却在快速增加。之前依靠一款途观单骑走天下的大众,一股脑推出了探歌、探岳、途岳等一系列SUV,上汽大众还通过旗下的斯柯达推出科米克、科珞克来抢占15万以下市场,而其它自主品牌新增的小型、紧凑型SUV更是不胜枚举。
多重冲击下,实力稍弱的自主品牌,都招架不住了。
分析三四线车企之前聊了那么多市场因素,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在风口消褪时随之坠落的车企,只能归咎于他们本身竞争力的欠缺。在SUV市场尚未成熟的野蛮生长期,这些车企的腾飞只是搭上了顺风车,对于它们来说,哪怕没有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用不了几年,单单一二线自主品牌的产品,也能将这些表面繁荣的泡沫戳破。
这些品牌都有谁?我们看2018年销量下跌最严重的那几个就知道了,众泰去年销量同比下跌32.7%,北汽银翔下跌40.2%,江淮下跌32.6%,东风风行下跌43.1%,北汽乘用车下跌44.2%……除了小企业华泰基本与2017年持平外,三线自主品牌在2018年几乎全面遭遇了三成以上的暴跌。
此外,2017年还保持在10万台以上年销量的东南与猎豹,在2018年也分别下跌了42.2%和32.3%,双双跌破10万台。这种跌幅和其它三线车企基本一致。
而奇怪的是,在整个一二线阵营中,虽然也有遭遇两位数下跌的车企,但没有一个跌幅超过20%,吉利、上汽、广汽、奇瑞和比亚迪甚至实现了逆市增长。对于整个中国市场来说,2018年以来的车市寒潮不见得是坏事,它用一年的时间,把过去几年SUV市场碰撞吸入的水分给挤了出来。
那么被挤掉的,为什么是三四线品牌呢?我们逐一说明。
众泰乘上SUV的东风是从2013年年底开始,它仿照当时的爆款豪华SUV奥迪Q5,打造出了T600,并在一年之后,实现了单月销量破万;T600成功后,众泰紧接着仿照神车途观推出了大迈X5,当年年底也突破万辆大关;又过了一年,山寨保时捷Macan的SR9上市,两个月销量破万。
SUV风口最强的2013-2016年,众泰一年推出一台山寨SUV,每款车都轻易成了小爆款。但是从2017年开始,众泰增长停滞、开始下滑。它前期能够成功,是因为当时市场上可选的SUV太少,而到了2017年,除了哈弗H6之外,博越、CS75、GS4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精品车型已经就位,它们的造型并不比山寨车型差,而品质和品牌却高出很多。从这时开始,以山寨而生的车企,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北汽银翔的前身——北汽幻速,从2014年推出了幻速S2、S3两款SUV,它们有着紧凑SUV的气派身姿,价格却集中在低到难以想象的5-8万元,这是因为它们都基于面包车平台打造,研发成本极低。这个时候宝骏神车还未诞生,它们成了10万以内SUV消费者少数可选择的香饽饽,其中幻速S3在2015年年底,还实现了单月销量2万台的壮举。
宝骏560、吉利远景SUV这类大空间、低价位的车型上市后,幻速S3开始下滑,随后的2016-2018年,陷入经营困难,频传负面消息,到了2018年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江淮是三线车企中最早踏入SUV市场的品牌之一,2013、2014年现后推出S5和S3,后者一上市就爆红,销量曾直逼哈弗H6,之后月销破万的态势一直保持到了2016年,到2017年才显得增长乏力。
和其它三线车企不同,江淮原本在轿车和MPV市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是因为在2013年315被曝光生锈问题,大大打击了江淮的用户口碑。后来SUV车型走火后,江淮又忽视了轿车、MPV车型的产品更新,最终在SUV整体遇冷时,整个品牌的年销量就从35万级迅速跌落到不足15万。
除此之外,东风体系、北汽乘用车等国有自主品牌,也分别在SUV风口期有过一定的销量增长,但都没能在顺境积极提高产品力和品牌形象,最终都在2017、2018年遭遇重挫。
到了2018年,众泰、北汽银翔、江淮、华泰这些车企依然有着15万台以上的年销量规模,如今跻身二线阵营的上汽和广汽,四年前的规模也大抵如此。短短2016、2017两年的时间,上汽和广汽就从不到20万台的规模,冲击到了年销量50万台。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年销量在10万台以上的三四线车企,应该也是有机会的。
但天涯君却并不看好它们。
没错,上汽、广汽曾经也属于三四线阵营,四年前它们的规模还比不上众泰、江淮,但如今这些三四线车企,基本都缺乏上汽、广汽背后强大的资金、渠道和技术底子。上汽与广汽能够成功都并非偶然,它们都有非常强大的合资品牌,也能够从这些品牌中获得方方面面的经验。
荣威RX5、传祺GS4是上汽和广汽开始腾飞的车型,但它们后续的增长却并非依靠这两个单一车型,而是迅速在其它市场推出新产品,例如传祺依靠GS8站稳了20万元左右的高端SUV市场,上汽依靠i6、i5成功站稳了10万元左右的轿车市场,并打出了互联网汽车的牌子。与此同时,上汽与广汽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也一直走在自主品牌的前面。
反观一些三四线车企,当各自的SUV车型在车市遇冷后纷纷跌落,就再无后继产品能够提供增长动力,各自只是在SUV最火的那几年赚了一笔快钱。而在发动机、变速箱、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等领域,这些车企几乎毫无作为,同时也缺乏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当靠山。
曾经有媒体以上汽、广汽为例,认为像海马这样的企业,依然有希望通过一款爆款车型重新实现增长,甚至实现阶级跃升,实际的情况却是在S5之后,海马推出的车型毫无质感与设计美感的提升,上海车展上展出的8S,设计与做工已经被主流自主品牌远远甩开。
当然,三四线车企也并非毫无机会,北汽已经将重心全面转入新能源,虽然产品质感没有明显提升,但已经积累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在北汽的支撑下,效仿上汽、广汽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并尽快优化整体的产品形象,在新能源时代也有翻身的可能。
东风启辰有日产技术的支持,2018年的销量规模虽小,但却是当年少数取得增长的品牌之一,D60、T60等新车型也着实有所改观。持续投入研发、加快塑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启辰这样的品牌依然有成功的可能。
至于北汽银翔、华泰、猎豹、海马这一类,都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
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三四线车企从一夜暴富到今天濒临倒闭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造车,不是机会主义,更不是赚快钱。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