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于“喝水就能跑”的水氢燃料车新闻疯狂刷屏,引起一片哗然。
![]()
![]()
南阳日报网报道,“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啦,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相关领导亲自实地考察,并为水氢燃料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点赞。
该涉事公司名为青年汽车,其公司负责人叫庞青年。
![]()
![]()
庞青年介绍说:“水氢燃料车顶部安置一个蓄水箱,通过加入特殊催化剂和铝能使水转换为氢气,然后输入氢燃料电池,产生电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所加的水并无水质要求,自来水、海水、河水均可使用。”
![]()
还特意强调说,水氢燃料车最大的秘密,就是这种关键的特殊催化剂,并且车辆排放出来的水可直接饮用。
![]()
现场演示结果是,车辆并没有水排出。
此时有工程师出面化解尴尬,称这根排水管其实是从车辆内强行扯拽出来的,可能会导致管路出现问题,所以无法正常排水。
![]()
对于这件事,首先庞青年拿所谓的特殊催化剂说事就是无知。最基本的化学原理,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性质。
其次从理论上讲,铝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氢气是可行的,但这个过程所需成本、条件限制以及效率等方面问题比直接造氢燃料电池的难度高出不止一个银河系。
退一万步说,该方法的燃料是铝而不是水,应该说是加铝才能跑。
当记者提到关于技术、成本、投资等问题时,庞青年拒绝回答。
总而言之,庞青年就是一个骗子。
至于特殊催化剂?是补贴吧。
没错,庞青年的“绝世聪明”给青年汽车拉来了当地政府40亿的投资,并对外声称该项目能实现产值300亿元。
![]()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庞青年名下共有73家公司,其名下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56次,行政处罚5次,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74次,158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为什么如此不靠谱的一个人做着如此荒唐的事还能到处招摇撞骗,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其实类似这种闹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1984年“水变油”的把戏。
![]()
当时,一位叫王洪成宣称发现了能将水配置成特殊燃料,可代替汽油用于发动汽车,无污染且成本极低。
![]()
还被少部分所谓的专家以及领导认可,后被炒的热火朝天,一些机关团体和企业都向王洪成拨款巨额资金专门创办公司,准备量产全面推广新能源。
再加上多家权威媒体机构铺天盖地的宣扬称赞,民众信以为真,甚至还被评为“第五大发明”。
直至1995年,少数专家联名提出议案,要彻查此事。
![]()
1997年,王洪成以“经济诈骗”的罪名被逮捕,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场闹剧就此结束。
当时,王洪成在法庭审判时发言称除“水变油”外,自己还发明了“永动机”......
在以前,信息不流通、科普水平不高,导致群众对“水变油”骗局信以为真。但在现今知识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下,庞青年还想靠这种低级小把戏骗到人民群众?充其量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