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DAY3 青海湖—茶卡盐湖—德令哈
“快起来!老板说可以看日出!”
尽管认为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但当被冬冬摇醒的那一瞬间内心仍然是崩溃的,甚至想呼一巴掌在她脸上。大约平复了五分钟,我还是决定在穿着睡衣的基础上套着羽绒服和棉裤,勇敢的走出大门。
夜里的青海湖边温度能骤降到零下十度,院子前停放了一夜的胜达已经被一层厚厚的冰霜覆盖。从小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对如何快速“破冰”挡风玻璃,实在没什么诀窍,只能用雨刷一顿猛刮,结果却是越刮越花,眼看天空翻起了鱼肚白,为了不错过这难得一见的日出,只好选择步行上山。
3000多米的海拔对我来说可能快到极限,虽不及在拉萨那晚狼狈的从房间爬去输液,但头疼、浑身无力等高原反应的典型症状还是包围着我。
不过比起我来,穿着一次性拖鞋上山的铁拐李似乎更惨一些,只能在冬冬的搀扶下亦步亦趋,艰难的跨过几条小河沟、踩着碎石往山上走。在这次结伴旅行之前她俩只有几面之缘,“在艰难中收获友情”这个略显俗套的想法就这么突然从脑里蹦出来。
等待是一件漫长而充满期待的事。随着天边那抹橘红色加深,把邻近的云照得发亮,天际拉开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放着强烈的光。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
“太阳出来啦!”身边那两位二货就像没见过太阳那么激动,其实我的眼角也有些湿润,或许是被阳光直射所致、或许是被这最原始而强大的生命力所感染。这一幕,又在我心中记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碗清淡的牛肉粉、一个鸡蛋、两个白面馍馍、一个油炸果子,我们把店家能提供的食物全都叫上了桌,就着厨房热腾腾的碳火,和老板娘谈天说地,竟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了一份难得的归属感。若不是考虑到接下来几天行程的紧凑,还真不舍得说再见。
从青海湖到茶卡盐湖只有一百余公里,虽然要翻越一座海拔为4451米的橡皮山,但沿路均为国道,按照规划最多三小时不到就能抵达。可当行驶到橡皮山的半山腰,盘山路上出现一片望不到头的红色尾灯,绝望的心情油然而生。
山路为双向单车道,几乎不具备超车的条件,不少大货车司机甚至熄了火,聚集在路边悠闲的聊天抽烟,再一次加深了我们的绝望。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眼看着身后的一辆辆小车“勇敢”的从逆向车道飞驰而过,坐在驾驶座上的铁拐李也蠢蠢欲动,打开左转向灯冲了出去。但刚走不到两百米明显能感受到她燃起的战火被浇灭,毕竟每一个转弯都是盲区,山上也时不时有车辆下山,对于买一支口红都要纠结半天的她来说,实在无法在关键的时候果断选择是一脚油门还是一脚刹车。
此刻,我这个“老司机”义不容辞的接过了接力棒,开启了“狂暴模式”。不过,能顺利通过拥堵路段必须要感谢沿路所有的司机,许多大货车都会将自己和前车的距离故意留得很开,方便走投无路的小车门随时变道躲避。即使是那个“避风港”里已经有一辆车,在看到你打转弯灯的时候仍然会努力往里挪挪,腾出一个位置。
在拐过十几个弯后,终于见到了这场拥堵的始作俑者——一辆半路抛锚的大卡车,把车道占得满满当当。
离开了这个堵点,接下来的几十公里幸运的畅通无阻,还算是在计划时间内赶到了茶卡盐湖。
在上一篇游记里我提到过,3月31日是茶卡盐湖景区开园的第一天,本来我们还幻想着能像独占青海湖那样继续独占茶卡盐湖,但“小红帽旅行团”的爷爷奶奶们,也丝毫没有放松他们的步伐。
坐在慢慢悠悠的小火车上,两旁的景色像是一帧帧放慢的电影,将人拉入天空之境的深处。
茶卡的美,无需多言,在盐湖之上,仿佛可以走到天地的尽头。
而正当我在湖面上肆意狂奔,突然脚下一凉,铁拐李临行前在淘宝买的塑料鞋套看上去相当结实,但还是没能抵过景区门口10块钱一双的一次性鞋套,大面积的漏水阻挡了我前进的步伐。
赤脚走,接近零度的水温又让人感到刺骨,加上头顶耀眼的烈日,几乎快把人烤干。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决定往景区外撤离,前往今晚落脚的城市,德令哈。
知道德令哈这个地方是因为海子的一首诗。
其中那句“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我非主流的“疼痛青春岁月”里这句话曾经被当过大半年的个性签名。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对这首诗的理解太过表面,而那份来自夜色和戈壁的孤独在身边两个话痨的唠叨下也是无缘体会的。
DAY 4 德令哈—小柴旦湖—翡翠湖—阿克塞旧址—敦煌
清晨从德令哈出发,到小柴旦湖边差不多快下午一点,写在计划清单里的湖边野餐终于可以实现。
搬出一个行李箱当餐桌,自热火锅、火腿肠、饮料全都招呼上,第一瓶菠萝啤也在这个时候被打开。看着自热火锅滋滋的冒着热气,香味也随着蒸汽散发开来,饥饿的信号从大脑传递至全身。
虽然海底捞的红汤锅底寡淡得无法满足我们几个重庆人的味蕾、虽然没有被水没过的粉丝还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虽然唯一的几片肉尝起来都是一股防腐剂的味道,但看着广阔的湖面,听着细浪拍打在湖边的声响,一顿略显简陋的午餐硬是被吃出了不亚于米其林三星的体验。
该怎么去感谢这份美景?我们只能为了追那个被吹飞进湖里的塑料袋,一个健步踏入湖里把它捞回来。走的时候还顺手捡走了湖边几个被丢弃已久,标签褪色的塑料瓶。“这些乱扔垃圾的人,是会得到报应的!”冬冬一边找着有没有残留的垃圾,一边气呼呼的发出“诅咒”。什么也不带来、什么也不带走,似乎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
在来青海之前,就有无数的“前辈们”再三叮嘱我,“茶卡就别去了,但翡翠湖一定要去啊!漂亮得不得了。”
虽然叛逆的我们还是去了茶卡,但对翡翠湖的向往也一点没褪去。
地图上对翡翠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直接搜索大柴旦湖,翡翠湖就在路口,反正路越烂,就说明你们离目的地越近了。”当车子拐上一条快把人颠散架的无名道路上时,来自前辈的Tips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
沿着非铺装路面大约行驶了四五公里,眼看着在一方土堆和大货车旁停了几辆不合时宜的考斯特,看来翡翠湖就在眼前。
直到现在我都没办法去形容第一眼看到它的震撼,肉眼可见的翠绿那么不真实,甚至有几分令人生畏的妖媚,充满PS痕迹。
翡翠湖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由于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历经了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她也不单一个湖,而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盐湖共同组成,湖水里富含的近万种矿物和40余种化学成份构成了她的妩媚和千姿百态,当阳光静好,波澜不惊的时刻,这些藏在深闺的绝色翡翠,就会在苍穹下做最美的展示。
我们一行到达的时候,天色略微阴沉,但丝毫没影响大家的心情。随着太阳冲出云层,湖面上倒映出身后的祁连雪山,通透无瑕、包容天地。
无需刻意摆拍,只要有那么一点颜色,便成了灵动的风景。
在看过翡翠湖的色彩后,再看大柴旦湖似乎就有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了,再加上天气又转向阴沉,沿着湖边还未完全修缮的狭窄沿湖公路开了半圈,艰难的会了两次车之后就往城镇里驶去。
按照计划今晚我们本应该住在大柴旦,但看看表才下午四点半,而太阳要八点过才落山。大柴旦附近除了一个雪山温泉也没有了别的景点,三人一合计不如直接前往阿塞克老县城和敦煌。
退酒店、订酒店、发动车子,即刻上路。
这里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进行这种长时间的自驾游时最好都预定支持退款的酒店,以防沿路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和想法。
大柴旦到敦煌并不是我们整个行程中路程最长的一段,一共347公里,但由于高速路100km/h的限速以及国道60km/h的限速,加上要翻越道路曲折的当金山,以及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实际大约开了接近7小时。
还记得出发前冬冬曾忧心忡忡的问我“你说如果我们碰到沙尘暴怎么办?”,我不屑的回答“碰到就碰到了呗,要是没碰到,你不会觉得这趟旅程不完整吗?”,而当我们真的被困在沙尘暴里时,我只想感慨自己为什么这么“乌鸦嘴”。
最开始只是天边有一些灰暗,开车的铁拐李先发现,大吼道“沙尘暴!”,我看了一眼:“不是啦,就是风大,沙尘暴不是这个阵仗。”,谁知道越开天越黑、越开视野越差、越开风越大……开到能见度不足十米时,只好在路边打上双闪。
即使是这样,我仍然“冒死”下车拍了一段视频,废了好大劲才把车门推开,最后几乎快被风刮走……
幸好这场沙尘暴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二十分钟就慢慢恢复了视野。
本以为这就是路上最严厉的考验,但横亘在前的当金山,又给我们上了一课。当金山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并不算高,只是由于沟壑居多,终年不见阳光,冰雪期长达9个月,当地人形象地描述它:“抬头不见鸟,低头不见草;风吹石头跑,六月穿皮袄。”
这个六月都穿皮袄的地方,四月初自然还存有大量积雪,加上各种180度的回头弯、九连发卡弯,长下坡,以及道路上的暗冰,一路走得战战兢兢。天边已经出现晚霞,赶在日落前到达阿克塞老县城旧址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太阳太阳你撑住啊……”心里的焦灼之情驱使我不断用右脚深踩油门,去试探这台胜达的极限,导致坐在后排的铁拐李慌忙的用安全带将自己五花大绑,双手紧张的抓住我的椅背,在我耳边开启了念经模式“慢点!前面有车!小心!注意!”。倒是冬冬在副驾驶睡的不省人事,任由急转弯将自己的头甩来甩去,令人佩服。
直到阿克塞旧址的路标出现在我眼前,脑里一直紧绷着的弦才松弛下来。顾不上找停车场,随便把车停在荒芜的路边就踩着碎石瓦砾向着夕阳奔跑过去。
站在一片断壁残垣前,看着眼前绝美的晚霞,恍若隔世。
铁拐李一瘸一拐气喘吁吁的追上来,三人就这么并排站着,也没人说一句话,任由渐衰的阳光把自己的身影拉长。同样是追逐太阳,但和昨天看日出时的心境完全不一样,有几丝悲凉的意味。
半晌我才打破沉默,“我们也是一起看过日出日落的朋友了。”这句有些无厘头的话引来了二人的笑声,谈笑间气氛又变得浪漫温暖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早些时候冬冬给我分享的一场TED演讲,哈弗大学的学者用了75年的时间去研究人类幸福的根源,追踪了724人的一生,最终发现幸福的人生无关财富、名望或努力工作,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此时此刻,因为有朋友的陪伴,当面对这萧瑟的黄昏、当那么明确的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的无力,仍然能拥有幸福感。
借着天边的余光,拾阶而上,阿克塞旧址的标志性建筑“公交车”出现在眼前,这是当年拍电影《九层妖塔》时所遗留下的产物,也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还是未能免俗的留下了和它的合照。
不过多久就完全没了光亮,走在空无一人的旧址里,每一个黑洞洞的窗口都像一张张大嘴,仿佛随时准备吞噬周围的一切,难免让人背后发毛,只想加快步伐回到车上。
阿克塞旧址去敦煌就是一条比较无聊的路了,104公里、全程限速60,加之又是深夜,开得人昏昏欲睡。实不相瞒,关于那一路的记忆到今天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到酒店后简单洗漱就倒头大睡。而从明天开始,我们也将正式进军沙漠,拉开新篇章的帷幕。
(未完待续)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