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一段两车追尾视频在网上传播,原本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但因为后车司机的“气急败坏”而引起了很多网友热议。视频中,起亚司机看到爱车追尾后的惨状,喊出了“国产车肉鸡”。
在小猫看来,这更像是过度失望后气急败坏的一种体现。一直以来,很多网友总以轻度碰撞后车辆受损情况来评判一辆车好坏,德系车安全可靠、日系车皮薄不靠谱,也是基于这一观点得出。或许在这位起亚司机看来,中国品牌车型应该比日系车更“不堪一击”,但遗憾的是,前车名爵HS成为胜利者,因为它的损伤不大。看着自己“引以为豪”、高价购买的合资车被中国车击败,心中自然有怨气,只能怪前车太慢而造成自己追尾,也就有了他那番“国产车肉鸡”的言论。在小猫看来,这位车主的气急败坏缘于对爱车的不满,以现代、起亚为首的韩系车确实在最近一段时间让中国消费者不满,否则也不会出现价格下探但销量难有起色的场景。
回到韩系车进入中国市场的黄金期,价格比日系车低、又有合资品牌光环加身,是它们在中国市场受宠的原因,但随着中国品牌强势崛起和日系车价格走低,韩系车也率先感受到车市寒冷。东风悦达起亚2018年销量仅37万辆,相比巅峰时期65万辆有着巨大差距,且这一成绩还是在旗下车型价格门槛下探的情况下取得,如焕驰官方售价4.98万元起、智跑官方售价11.99万元起。价格门槛下探却未能收获期待中的销量上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并不算高。在2018年,东风悦达起亚主力车型K3的年销量仅为77920辆,低于同价位名爵6的90868辆;在SUV市场,年销89053辆的智跑不及一线国产车紧凑型SUV年销量的一半。
很多国人选择韩系车是因为其价格低于日系或德系车,且认为它比国产车更有面子,但随着日系车价格走低和国产车认可度提升,韩系车遭遇到前后夹击。与80后、90后消费者聊起购车需求,他们已经不再过度迷信合资品牌,“一个10多万的车,就是买个合资品牌又如何,显得我很有钱吗?不能吧”,一位好友说出了不迷信合资品牌的理由。当消费者在选车时越来越理性,合资品牌也就无法靠“出身”的光环来打动消费者,也正是因为看清了市场变化,才让现代、起亚下决心拉低价格门槛与国产车抢市场。
中国车市已经正式低速增长期,升购、换购成为车市新变化,对于二次或多次购车的消费者,他们并不会盲目迷信合资品牌,选择性能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车,是他们购车的唯一标准,且随着收入水平提升,一辆十多万元的私家车不再是身份象征,即便是那些“好面子”的消费者,也不会盲目迷信合资车,且从品牌认可度来看,韩系车在华认可度要低于日系、德系,这也是它在最近两年出现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起亚司机气急败坏后的大骂国产车确实是极个别现象,但国内消费者对韩系车产品力的不满并非个案,否则起亚2018年销量不会相比巅峰时期下跌超过40%。对于在华陷入困境的韩系品牌,小猫认为它们应该多些诚意,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注意产品力提升,若在“低质低价”的路上继续狂奔,那只能被中国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