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燃油车,显然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值得关注的是,迟迟不肯松口的中国,终于在近日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节点,我国首个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正式出现。
自2017年我国提出研究“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说法,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发展关系就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直至今年的5月20日,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油控研究项目)在京发布《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综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及排放目标,对燃油车的推出时间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中国有望于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而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以及网约车市场或将提前到202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私家车领域则将在2030年前后完成这一目标。
区域上,此次报告给出的目标预设中,根据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汽车饱和度、燃油车限购限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推广力度、政府决策与执行力等十大指标,共划分出四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特大型城市外,还有功能性示范区域,如海南、雄安等地区都将率先实现燃油车禁售的目标。
其中,关于海南省的禁售燃油规划,早在今年初的《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就已落实,发布会主题内容为:海南省将于3月1日起,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并加快充电桩、充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在2030年前禁止燃油汽车上路行驶。这一决定的出台,让海南省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禁售燃油车的省份。
在车型的退出顺序上,该报告指出,在所有燃油车类别中,公交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及网约车、邮政与轻型物流车、机场港口车、环卫车、公务车领域等燃油车或将在2030年率先实现退出。
其次将是私家车,除了一、二线等有条件可实现提前退出的城市外,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退出或将在2040年实现。但鉴于目前纯电车技术尚有安全、续航、基础设施等瓶颈问题亟待突破,因此替代车型上,混合动力车型将成为前期过渡的主力。而未来到2050年,纯电动车在私家车领域的占比或将达到85%左右。
最后则将是轻卡、重卡、客车等商用车。
2050年,是该报告基于各汽车企业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与技术战略,并通过广泛咨询专家,构建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预测模型,最终得出的最佳时间节点。
报告提出,中国禁售燃油车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环境污染是其一;其二,源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过渡依赖,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9%,而车用是由小号占比达42%;最后,新能源汽车也承担了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突破的重任。
此外,报告还指出,伴随着传统燃油车的慢慢退出,柴油消费量则从峰值水平进入消费平台期,汽油消费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汽、柴油的消费量将持续走低,到2040年和2050年分别相较峰值下降55%和80%。中国燃油车终端温室气体排放有望在2024年达到峰值,2040年和2050年终端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将较峰值分别下降51%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