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矿场工作,因为父母没有钱给我买食物,我的爸爸没有工作,妈妈则卖木炭。”——13岁的矿工亚瑟,他从9至11岁在一个矿井挖钴。
无论是上百万的特斯拉Model X还是10万不到的比亚迪e1,每一辆电动车的背后都离不开钴,而世界上约66%的钴都产自这个中非国家:民主刚果。
有意思的是,民主刚果并不民主,而象征清洁的电动车也没有想象中“干净”。
钴——三元锂电当中最为稀缺的材料
三元锂电一般指采用镍钴锰酸锂(NCM)或镍钴铝酸锂(NCA)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
虽然在整块电池当中,钴的质量占比还不到3%(例子:Model 3电池钴占比2.8%),但钴产能十分有限,加上尚未找到完美的替代品,导致钴成为了稀缺材料,动力电池成本也因此一直居高不下。以NCM523、NCM622为例,钴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超过了30%(三元正极又占锂电池成本的30%)。
▲逐年递增的钴价
21世纪能源转型,石油逐渐被电能取代,而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愈发普及,再加上汽车逐渐电气化,人们也开始意识到钴矿价值很高,而钴矿资源丰富的刚果则被誉为电动车时代的沙特阿拉伯。
但实际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不能让刚果人民富起来。
深陷“资源诅咒”的刚果,手工“血钴”制成电池
全球三分之二的钴都产自卢阿拉巴省,卢阿拉巴省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其中中非铜钴矿带(世界上第三大铜矿富集区)横跨刚果与赞比亚两国。目前带内已知矿床中含有1.4亿吨铜以及600万吨钴,其中属刚果段的矿床含铜量5800万吨,含钴量460万吨,分别占整个矿带铜、钴资源储量的41%以及77%。
▲跨越刚果、赞比亚两国的中非铜钴矿带
▲钴出口全球数据,刚果占了2/3
和很多非洲国家一样,虽然刚果有着丰富的铜、钴、锡、镍矿产资源,但几十年来刚果一直饱受着“资源诅咒”,除了开采业外,刚果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停滞不前(采矿业占刚果收入80%左右),加上战火洗礼、政权腐败的社会背景,电动车时代的沙特阿拉伯虚有其名。
2017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刚果在188个国家中排187,几乎垫底,数百万刚果人家家徒四壁,没电没食物,甚至连干净的水也不具备。
▲因为战火不断,刚果人流离失所
为了养家糊口,很多刚果人家倾巢出动参与手工采矿。根据刚果政府估算,目前国内出口的钴中有20%都由手工采矿者开采。在加丹加省(紧贴卢阿拉巴省,同样是刚果重要的铜钴矿省)旺季会有超过15万手工采矿者在矿场内作业。
▲刚果政府所有的卡苏洛矿,由中国刚果东方国际矿业公司(CDM)经营
有意思的是,手工采矿(前提是雇佣成年矿工)在刚果《采矿法》当中是被允许的,但他们都只存在于国有矿场。外资、中资矿场理论上(划重点:理论上)全都是工业化采矿。因此本文所指的“血钴”大多产自野矿或工业化矿场废弃的矿尾,这些得不到国家批准的采矿活动更容易滋生未成年人当矿工的问题。
▲儿童在矿井附近清理钴矿石
这些矿工利用最基本的凿子、锤子等工具,且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深入地底坑道挖掘矿石,然后把矿石装入袋子,坑道外的矿工再用绳子把装满矿石的袋拉出来。
▲24小时轮班工作的矿工,他们要在65英尺深的坑道把矿石装进麻袋然后运上地面
▲一袋袋拉出坑道的钴矿石
而年龄小一点的儿童(10岁以下)或是妇女会在废弃的矿尾中挖掘含有钴的蓝色矿石,然后在矿场附近的河流中清洗筛选研磨。
▲正在采矿的儿童
▲矿场附近的马洛湖,一位自称为Tembu的妇女已经在污水中工作了12小时,她要把22磅重的钴矿石磨成碎石
▲一起参与清洗矿石、研磨矿石的妇女
▲清洗矿石的妇女,手里还抱着孩子
经过筛选的含钴矿石会出售给贸易商/中间商,后者再统一由矿业公司收购。
“我会在坑道里度过24小时,早上进去,第二天早上再离开。”——14岁的矿工保罗,已经从事采矿行业2年。
▲位于科卢韦齐的矿井,矿工在地底利用凿子、锤子等基本工具挖掘钴矿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刚果约有4万名儿童从事采矿工作(2014年数据)。而国际特赦组织也曾经采访了参与采矿工作的儿童,他们表示在矿场工作一天高达12小时,即使是有条件上学的儿童也会在周末以及假期参与挖矿,而且上学前以及放学后都会下坑道工作。
因为口罩等设施的缺乏,加上土法挖矿没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矿工们很容易得“硬金属肺病”,吸入的钴粉尘也会损害肺、心脏以及甲状腺。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测量生活在矿区(或曾在矿场工作)的47名14岁以下儿童的尿样发现,87%的儿童体内钴含量已经超出职业接触极限值,而压在肩膀上的一袋袋矿石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
除了长期吸入钴对身体造成伤害之外,刚果的手工矿场还事故频发,仅在2014~2015年间,有记录的矿难就有10起,造成67人死亡,当然笔者相信还有数不清的事故/死伤人数没统计出来。
▲位于科卢韦齐郊外的矿井,供氧设施/安全设施都相当简陋
卖命地工作,能换来温饱吗?恐怕不能。
这些儿童把收集回来的含钴矿石进行清理、清洗以及压碎,然后卖给贸易商,因为他们(儿童)无法核实矿石的重量以及等级(钴浓度),所以只好接受贸易商出价。据了解,大多数参与挖矿工作的儿童每天能赚1000到2000刚果法郎(折合4.1~8.2元人民币)。
这2000刚果法郎也不是袋袋平安,毕竟他们要向政府机构交500刚果法郎的“税”,有时还要给成年矿工支付500刚果法郎的“保护费”以避免成年矿工偷他们的东西。
“我卖给有秤的贸易商,但其他一些贸易商则没有秤,只是估计重量,而且不公开。他们剥削儿童,付给我们的钱要比成年人的少。”——13岁的矿工劳依克
事实上,成年手工挖矿者的待遇也不见得有多好,一名37岁(已从事清洗矿物工作7年)的矿工每天要在烈日下工作12小时,清洗8~12袋共计50kg重的矿石,最后也只能挣到1500刚果法郎。
这些童工挖出来的野矿,谁收购了?
这些矿石会被拉到位于科卢韦齐附近的Musompo贸易市场,市场里面有数十个露天仓库,当地人称之为“buying houses”,据资料显示,这些houses每天经营8小时,商人用Metorex数字仪器检测矿石里钴的浓度,然后确定收购价格。
▲11岁的丹尼尔正背着一代钴矿卖给Musompo市场里的商人
▲钴矿石买家,含钴浓度越高卖的价钱越高
▲工人将钴矿石砸碎再测量钴的浓度
▲来自中国河北的钴矿买家正在测量钴的浓度
收购回来的钴矿石统一卖给刚果当地的冶炼厂生产粗氢氧化钴,然后将其运往达累斯萨拉姆和德班的港口出口到各个国家/地区(有调查显示94%都出口到了中国),之后再经过精炼、提纯,最后制成零部件,组装进电池。
▲钴供应链上/下游
虽然许多消费电子产品品牌或是汽车品牌都表示他们供应链中不存在童工,但国际特赦组织曾深入调查了这些野矿石的来龙去脉,钴供应链下游企业(例如电池制造商、消费级电子产品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等等)当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品牌(2016年数据,鉴于此前西方媒体曾恶意编造故事抹黑中国商人/中国企业,所以供应链图涉及的企业仅供参考)。
▲钴供应链下游企业
未成年人需要受到保护,但童工不能一刀切
可能有人会问,刚果没有法律保护这些未成年人吗?
有,刚果《劳工法》明确指出了不容许雇佣16岁以下人员,而《采矿法》则禁止任何18岁以下的人员从事手工采矿活动。由此可见,立法和执法完全就是两回事。
▲由CDM经营的卡苏洛矿入口禁止孕妇和18以下儿童进入
当然还有一个更实在的问题,这些儿童的父母大多没有正规工作,无力支付学费,与其让孩子呆在家无所事事,不如挖矿赚钱。
刚果《儿童保护法》规定,所有儿童都应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因为国家拨款不足,大多数学校依然要向家长收取一定的学费来弥补开支(例如教师工资、学习材料等等),这笔费用在1万~3万刚果法郎左右(折合41~123元人民币),不少刚果家庭无力支付。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刚果失学人数超过200万,依然是儿童失学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没钱买食物,没钱上学,当地政府没能力给予他们援助的大环境下,一刀切地取缔童工确实不可取,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让儿童放弃采矿寻找其他谋生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即使当童工也要顾及健康与人身安全。
为此目前有不少组织/企业(像苹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等)在当地开展了资助计划,当地青少年可以学习缝纫、美发、厨艺、汽车维修等技能从而获得实习/工作机会(有薪酬),而年纪小一点的儿童可以送到完全免费的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餐膳食。
▲16岁的托马斯·穆亚姆加入了苹果资助的培训计划,正在跟老师学习修理汽车发动机
“我告诉爸妈,学技术在手,未来才有保障”——16岁的托马斯·穆亚姆。他12岁开始挖矿,但现在已经在村里当汽车修理工养家糊口。
减少对钴的依赖,避免“钴战争”爆发
上世纪7、80年代,美国为了控制波斯湾的石油选择了与伊拉克结盟,而伊朗为了将石油的开采权收归国有,与西方国家、伊拉克展开了历时八年的战争。
历史上这种“石油战争”不计其数,究其原因在于石油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据2003年底全球各地区石油探明储量数据显示,中东地区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57.4%,分别分布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卡塔尔、叙利亚等国。而到目前已发现的钴矿基本都挤在刚果、赞比亚这两个国家,如果未来电动车全面普及后依然离不开钴,那“钴战争”可能一触即发。
庆幸的是,为了降低对刚果的依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等国家地区都在进行钴矿的勘探,只是暂时还没发现比刚果含量更丰富的钴矿。
另外,汽车厂商、电池厂商都在努力降低动力电池里的含钴量。例如在上年6月,大众和美国电池初创公司QuantumScape展开合作,以开发一种不含钴的固态电池以取代目前的含钴锂电,但该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与此同时特斯拉也携手松下开发不含钴的汽车电池,至于商用时间同样相当明确:
“不久的将来。”
虽然无钴电池遥遥无期,不过电池的含钴量正逐步减低。举个例子,NCM523电芯当中,镍钴锰比例为5:2:3,而这类电池目前正在被含钴量更低的NCM811电芯(镍钴锰比例为8:1:1)代替,与NCM523相比NCM811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因为镍多了),而且成本也得到降低(因为钴少了)。
目前比亚迪计划在今年年底将镍钴锰的比例调整至8:1:1,而宝马也有望在2021年采用该配方比例。预计到2020年,这类高镍低钴型电池占电动车电池总量的7%,而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57%。
除了降低电池含钴量,对钴进行有效的回收也是一种资源利用。根据BNEF的一份报告,目前钴的回收率为25%~50%,而包括三星SDI、宝马在内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电动车电池对钴的回收利用。
无论从钴矿的勘探开发、电池材料配比的优化,还是到钴资源的回收利用,这些似乎都离我们很远,那我们能为刚果儿童做点什么吗?
能!从这一刻开始少换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这估计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了。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