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真 | 口述
周海滨 | 整理
在叶剑英几个孩子中,只有1941年出生的二女儿凌孜自小跟随在父亲身边。谈及父亲的往事,凌孜告诉口述历史采集者周海滨:“江青迫害,我们家6个人都关起来了还要怎样?叶帅没倒是因为主席要用他,很多事情,没有他的时候,主席都觉得不安全,别人信不过。”
“在父亲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江青批示,由公安部长谢富治执行,突然把我们家6个子女和保姆都抓起来关进了监狱,为的是从子女口中弄出整父亲的材料”。1967年,叶向真和丈夫刘诗昆作为叶家成员首先遭逮捕。1962年叶向真和“钢琴神童”刘诗昆结婚,并于1964年生了儿子毛毛。当时,叶剑英的长子叶选平、次子叶选宁、长女叶楚梅、长婿邹家华连同一个带毛毛的保姆都被投入功德林监狱分别关押。 “四人帮要想把父亲这块石头搬掉,要把叶剑英弄下去,但是找不到有问题的证据能把他抓到监狱里,就从亲属身上做文章”。
叶向真被关押在9平方米的单人牢房里,一切与外界隔绝。她不知道其他亲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开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想着不管怎么着,过几天还不得把我放了啊。结果越关越不对劲儿。两三个月后,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好像他们弄不倒我父亲就要永远弄我,但如果我父亲被弄倒了,我也出不去了。后来,我想干脆死了算了,都关了快两年了,看样子也出不去了,活着没意思。当时还琢磨怎么死痛苦少一点”。
在牢里,叶向真钻研起了中医,试验针灸。她趁提审时,在桌子上捡了根大头针,又从扫帚上截下一小段小铁丝,在水泥地上磨成针,往自己大腿的穴位里扎。后来,狱医给犯人看病,无意间遗落下两支针。她从此用这两支正牌武器练习针灸,为出狱后当医生埋下了伏笔。
对于叶帅在文革中为什么没倒?凌孜说:“江青迫害,我们家6个人都关起来了还要怎样?叶帅没倒是因为主席要用他,很多事情,没有他的时候,主席都觉得不安全,别人信不过。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大节上都显示出叶剑英做人的宗旨——没有野心。“做君主的最怕有野心,连自己的王子都靠不住。叶剑英绝对没有野心,不谋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职务升降都没有意见,能官能民”。凌孜说。
“九一三事件”后,叶剑英重新主持军委工作。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说:“叶帅一个女儿还在监狱里关着,就是延安出生的那个……”
毛泽东说:“一个孩子关她做什么!”由于周总理的提醒,1970年叶向真终于重获自由。然而,出狱后的叶向真让父亲震惊了,女儿几乎连话都不会讲了,人也变得十分迟钝。“父亲看见我时非常激动”,
叶向真被关了近4年的单人牢房,是叶家被关监狱时间最长的一个亲属。“出来后我怕听到声音,每天都只是傻呆呆地坐着”。每当这种时候,父亲就想跟叶向真说说话,比如“身体状况如何”,而叶向真却愣愣地回答不清楚,后来说了一句憋了很久的心里话:“爸,是我不好,我害了您和全家。”听了女儿的话,叶剑英眼圈发红,眼睛湿润了,他说:“不是!是爸爸连累了你们。”
他担心自己这个女儿会傻掉。“父亲对此一直心存歉疚,他知道,我们几个做儿女的遭遇种种磨难,完全是因为江青要整他。他真耽心我的身体恢复不了”。幸运的是,一年以后,叶向真身体恢复基本正常。
1972年,叶向真改名江峰进入北京医学院改行学医,两年后在解放军301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她留在了这家医院,开始了7年的外科医生生涯。
1949年,8岁的凌孜随父亲进入北平,叶剑英出任第一任北平市市长。同年秋,又率部队南下,转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广州市市长。叶向真则留在北京上学。几年后,叶剑英回京任职,凌孜与父亲度过了一个清晰而快乐的少年时代。“自从我家搬进中南海后,父亲经常和我们小孩玩,是我们整个大院孩子们的‘孩子王’。”后来叶剑英南下,各处房屋逐渐修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搬了进来,叶剑英一家搬到中南海隔壁的北长街居住。“没住在中南海里面是因为父亲喜欢自由,中南海进出要好几道岗,很麻烦。”1958年,军事科学院成立,叶剑英就搬到了学院内的这座小楼。
叶剑英在生活中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我记得妹妹小时候,总是吃了东西不知道饱,每次都把胃胀得特别难受,然后就吐,吐完后她还接着吃,‘馋狗’的外号就是父亲给妹妹起的。”
不少叶剑英生前工作人员现(2011)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是“大家见面,仍然叫着老首长当年送的绰号”。叶剑英在家里常爱逗孙子和年轻的工作人员玩,还给他们起了不少绰号:什么“old王”、“马头”、“老和尚”、“teacher蛐蛐”。“
父亲十分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学习,他常说,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为了党和人民把人生最好的时光贡献出来了,要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只要愿意都要想办法送他们到学校去学习。”几十年里,叶剑英送身边的工作人员到护校、军医大、国防大学等学习的有二十多人。
“文革”中,江青告状说叶帅喜欢走后门,送人从后门上学,一时传得沸沸扬扬。为此,叶剑英向毛主席写了一封“检讨”说明情况。没想到,此事却引出毛主席一个批示:“前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好人,后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坏人。” 在外围站岗的警卫战士,叶剑英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他散步时会走过去问他们家乡是哪里,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一次,一名警卫战士告假回家探亲,叶剑英知道他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立刻让秘书拿100元交给他。“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才40元,我们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就靠我父亲的400元钱啊。”
1955年暑假,凌孜和二哥叶选宁等弟妹随叶剑英去大连出差,住在招待所。“我们小孩子从没穿过那么大的毛巾浴衣,二哥穿上后就舍不得脱,很神气地走到哪里都穿着。”叶剑英见此情形讲起了故事。他说:狗到了春天都应该掉一些毛,到了秋天再长出新的来。世界上有那么一种狗不会换毛,再热也是一身厚厚的毛,这就叫“寒狗不识热天”。“他讲完后,气得我哥嘴巴都撅起来了,第二天也以同样的话回敬我父亲。我们就是在父亲的玩笑中渐渐长大的。” 凌孜说,看着客厅里悬挂的那张父亲与她的合影,总是会回忆起1963年11月一个深秋的清晨。那天,凌孜陪父亲在院落里散步。父亲捡起一片红叶观赏了一下,随手交给凌孜,凌孜回屋就把红叶夹进父亲的厚书里。没想到,隔了一天,写了一首五言诗:“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中藏醉叶,留下一年秋。”
23年后的1986年,也是在一个枫叶飘落的深秋,叶剑英在这里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程。“当时我找出了一片存在书中的枫叶,兄弟姐妹们都在上面签了名字,以作为对父亲的怀念。” 父亲当侨生,我在延安出生 叶剑英1896年出生在贫穷的客家侨乡广东梅县,这里的人要么是被人卖猪仔,要么是想办法走南洋谋生。“我祖父的四个哥哥都去了马来西亚怡堡那个地方讨生活了,祖父排行最小就留在了家里。”后来叶剑英中学毕业了,祖父叶钻祥带着他远渡重洋,叶剑英在连日找工作碰壁之后终于谋得一个小学国文教员的职务。 “
侨生,大多是从最穷的地方出来的。都是吃不饱,穿不暖,被逼上梁山的。”凌孜说:“父亲在马来西亚教书,但是不能满足他想报国的愿望。这种情况下,父亲听说唐继尧开的云南讲武堂招募学兵,他就弃教,投笔从戎,1917年去了讲武堂的炮科习武。” 从马来西亚回国的途中目睹的惨状让叶剑英非常震惊。 当时回国必须经过越南,乘坐窄轨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有一次火车停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父亲看到一个华侨暴尸荒郊,人都肿胀了,无人收尸。看到自己同胞的惨状,他忍不住流下热泪”。
当时华侨,在海外谋生、甚至逃生过程中暴死是常事。叶剑英后来告诉凌孜,当时我们华人在海外是三等公民的身份,因为国家弱,华侨在海外就无法生存,就被人欺负。 “父亲是党内唯一的一位华侨成为领导。”毛主席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时说,“你知不知道,我们党内也有华侨。”他就指着旁边的叶帅说,“他就是我们党内的华侨,他是马来西亚回来的。” “从大革命时期,他就一直在深港两地走动。原来两边差不多,广州比香港还繁华一点。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香港发展的极快,我们落后下来了,人民没吃没喝生活不下去才逃港。他总是说:只有把边境建设的富起来,人民富了,才能不逃跑阿!”凌孜联想起后来的逃港潮时说。 在讲武堂受训期间,叶剑英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注意练武,他认为军人没有知识不行,没有功夫也不行。当时讲武堂有个日本教官,精于劈刀技术,他自认为全校无敌,气焰嚣张,常常主动找人比武。许多人都比不过他,叶剑英同他对劈了几回,也输在了他手里。日本教官宣扬说,“在讲武堂,没有一个人是我的对手”。叶剑英暗下决心要与之一搏,遂苦练劈刀技术,同宿舍一位叫金至顺的朝鲜同学当他的陪练。他们一起坚持了几个月,叶剑英终于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劈刀技术,遂再与日本人比武。日本教官“嗨——嗨”地大叫,发起进攻,连劈数剑,企图速战速决。叶剑英以守为攻,沉着应战。战了十来个回合,叶剑英发现对方情绪焦躁,气势渐弱,立即抓住时机,转守为攻,大喝一声,举剑凌空而下,直劈对方胸部。对方慌忙举剑来挡。叶剑英“当”地一剑劈在对方的剑上,并死死摁住,加劲下压。叶剑英终于战胜日本教官,教官赏识他,将自己喜爱的一把战刀送给叶剑英作为纪念。 叶剑英毕业以后,在讲武堂当炮科少尉,唐继尧非常重视他,希望他再回到南洋去帮助招考一些学生到云南讲武堂来。 当时叶剑英毅然拒绝了,“他就要追随孙中山革命,要追随孙中山把中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谁为人民,他就向着谁,这时候他选择的路就是跟随孙中山走”。因而,叶剑英从云南到了广东,参加了支持孙中山革命的粤军。推翻满清,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后。1921年,叶剑英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进攻广州总统府,叶剑英守护孙中山在白鹅潭“永丰舰”上成功脱险。他自己几次差点被反革命暗杀。 凌孜说,这期间父亲几次遇险。有一个警察是他客家同乡,专门跟父亲说,你和廖仲恺都在陈炯明的暗杀之列。他叙述了两件事:一次是你在酒楼里和朋友吃饭,当时杀手也在酒楼下准备,趁着你下楼的时候,杀手从下上楼,用刀子正对着去捅你。结果那一次正好你下楼的时候身边前后左右都有人,杀手就没有能得手。第二次是在广东沙面租借地,有一个革命者演讲,你在听演讲,跟着暗杀的人也发现你在这里,但一摸身上没有带枪,等拿枪回来,你已经离开了。警察又说:我们是同乡,客家人里,你是我们最有希望的一位,我们指望你为客家人争光啊!千万要保重……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筹办起黄埔军校,叶剑英受命负责招生及选拔教员等工作,是黄埔军校筹备组20位建校元老之一,开学时任职副教育长,负责制定全校课程。 在人生抉择和历史转折关口,叶剑英总是表现出卓越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毛泽东评价叶帅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也曾在一首《题画竹》诗中总结其人生精髓:“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1926年北伐军攻占南昌。1927年年初在北伐军平定江西后,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任命叶剑英做了新编第二师的师长,当时,唯有叶剑英可以佩剑进入他的卧室,其他人都不可以。没多久,又请他兼任第一师师长,“而第一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父亲选择还是不要当蒋介石嫡系第一师的师长”。叶剑英以身体有病婉言拒之。叶剑英由一个刚出讲武堂的学生升任为师长仅用了六年时间。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大肆屠杀工人,这使叶剑英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那时叶剑英生活条件极其优越:行军时有马骑,累了还可以坐轿。途中战士挑着外国进口的曲奇饼干、炼奶、咖啡、白兰地酒。但是,他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奋起通电反蒋。“在大革命失败党的事业处在最低谷的时候,父亲挺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有时连一点点盐也吃不上,只好天天拿白水煮竹笋。以致几十年后父亲还怕看见笋,多少年都不吃笋。”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叶剑英根据党的指示,继续留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参谋长。汪精卫密谋解除叶挺、贺龙对军队的指挥,下令催促第二方面军各部队立即“清共”,阴谋加害一些共产党人。叶剑英在庐山会议上直接得知这一内情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散会后立即派人转告有关人员迅速离开九江,并星夜告知叶挺、贺龙等,一起商议对策,使叶、贺部队迅速开往南昌,保住了“八一”起义的两支主要力量。 他利用自己同张发奎等人的老交情,设法把由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的第四军教导团武装起来,并自告奋勇亲自兼任团长,在复杂的斗争中,他把这个团一直带到广州,后来成为广州起义的骨干力量。
汽车带你去远方,我们带你去了解远方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