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周四,网约车巨头Uber对外宣布其首次IPO定价为每股45美元,发行1.8亿股普通股,并允许承销商额外购买2700万股。
以每股45美元IPO价格计算,Uber的市值约为824亿美元,这使得其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同时,Uber计划周五上市交易,其股票代码为“UBER”。
在4月份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中,Uber预期的招股价区间在每股44美元至50美元之间。此次发行价格处于其计划范围的低端。
此外,当前市值虽高于此前最后一次投资机构对其评估的760亿美元,但远远低于去年的1200亿美元估值。
Uber新闻稿
Uber上市之前
作为网约车服务的先驱和硅谷的宠儿,Uber让按需出行成为全球的一种新常态。然而,在此过程中,Uber却积累了巨额亏损和诸多争议。
Uber财报显示,2018年其净利9.97亿美元,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出售东南亚和俄罗斯业务的非经常性项目,剔除掉上述因素,Uber实际上在当年是出现了18亿美元的亏损。而在2017年,这一亏损额更是达到惊人的40亿美元。
事实上,Uber从成立至今,一直没有实现盈利,这也是出行平台一直备受质疑的关键点所在。
![]()
在业务方面,个人出行仍是Uber的核心业务,其网约车服务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城市。但Uber的雄心和收入来源已多样化,正进入共享单车和电动滑板车、食品配送以及货运领域。Uber还在开发空中出租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等。
然而,在其诸多业务中,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并预计每个市场中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都将持续下去。这也就引发了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
此外,对于摩根士丹利、高盛以及美国银行等主要承销商而言,他们在Uber首次IPO定价方面非常谨慎,究其原因,除了Uber本身问题之外,他们还担心近期股市震荡,以及避免像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破发现象的出现。
与此同时,在上市前夕,Uber司机举行罢工抗议,原因基本为不满当前的收入,抗争的矛头指向Uber为了IPO大幅压榨基层司机的利润与待遇。而这,也凸显了目前Uber面临的挑战,即寻求降低司机成本已实现盈利,并为司机提供足够的保障服务。
Uber上市,软银或成赢家
为了弥补损失以及为快速扩张提供资金,自10年前成立以来,Uber已经融资近240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Benchmark等传统风投公司,以及Alphabet和丰田等对交通行业感兴趣的大公司。
![]()
然而,据Uber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其最大股东为软银,持股比例为16%,其次为风投Benchmark,持股比例为11%,沙特阿拉伯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5%,谷歌母公司持股比例为5%,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持股比例为9%。
事实上,直到2017年11月份,软银才在Uber G轮融资时入局,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一举获得了Uber超过15%的股权,并获得了两个董事会席位。
据报道,凭借对Uber高达70亿美元的投资,此次Uber上市,软银可能实现近38亿美元的利润,实现如此高额利润的原因之一,则在于软银此前以折让的价格从寻求退出Uber的早期投资者手中收购了大量的股份。
除了Uber以外,近年来软银还相继投资了WeWork、Slack等即将在今年走向IPO的独角兽。基于此,《华尔街日报》称,软银预计为今年IPO的一大受益者,但一切都取决于“独角兽们”如何适应“魔法森林”之外的生活。
车云小结:
Uber虽已宣告上市,但其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此次定价定在其预期最低范畴,也是Uber股票主承销商们不得不谨慎行事之举,毕竟有lytf在前,其不想Uber上市即破发。
此外,出行平台的巨额亏损,也使得上市成为网约车巨头们除融资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在网约车巨头lytf和Uber相继上市后,滴滴是否也会上市,则成为业界另一大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