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懂车精选 可购买
又是一年五一,会长在这里祝贺大家劳动节快乐,劳动的人民是最伟大,最光荣的!
一个月前,会长跟朋友去看了一个张国荣的十字绣展,展馆在深圳一个很不起眼的私人庄园内,展位的面积甚至不到100平方,但里面却寄托着各地粉丝对“哥哥”的想念。从离世至今十六年,张国荣留下的是无法复制的经典,以及没有尽头的想念。
其实,每年的“四一”和“五一”对我来说都是灰色调的。过去一个月里,我的网易云几乎每天都有张国荣的歌曲,听“哥哥”的歌有个习惯,总会打开评论一条一条地刷,好想知道还有多少人依然在想念着这位不在人世但却存于我心的巨星。而未来这个月,我还会缅怀一个人,他叫埃尔顿·塞纳,他是巴西的“神”,也是F1的神。
25年前的今天,在意大利圣马力诺的伊莫拉赛道,一声巨响惊动了全场以及电视机前的所有人,塞纳驾驶的威廉姆斯赛车以超过300km/h的时速撞上水泥墙,随后救援直升机出现了……
没有人能想到塞纳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故事的开始与我们预想好的结局落差太大,那种感觉就像你正在听《风继续吹》,却突然收到张国荣离世的消息。如果你喜欢听港乐,那肯定无法接受风华已绝代,同样地,如果你痴迷于F1,那塞纳的离去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很多现代的车迷只知道塞纳的三冠传奇,还有战胜当时被誉为“F1教授”的普罗斯特,但这些不足以让它被车坛缅怀至今。塞纳的伟大在于他代表了一个时代,可惜这个时代的开端,正好是他生命的结束。
塞纳是F1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敢与政治力量抗争的车手。
在1988年之前,塞纳曾服役于杜尔曼以及莲花车队,把车子的机械性能发挥到物理极限也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最后山庙还是供不起这樽大佛,一心想要夺冠的塞纳接下了迈凯伦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当时的迈凯伦车队拥有地表最强的本田V12发动机,以及声望最高的赛车手阿兰·普罗斯特。
出道即巅峰,这就是塞纳的职业生涯。一路走来,无论是参加什么赛事,塞纳都能做到最后,甚至还能创造奇迹。在加入迈凯伦车队的第一年,塞纳就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F1年度车手总冠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这一年里,塞纳本有机会蝉联冠军宝座,但他的遭遇让世人知道什么叫“政治赛车”。
在F1的圈子里,塞纳就像一个出身在贫民窟的穷小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摸爬打滚才有了今天你的高度。而和塞纳相比起来,他的队友普罗斯特就像一个来自皇室的贵族。在塞纳夺冠之后,普罗斯特意识到这个人已经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双方开始冷战,关系一度紧张到同一个车队,不同赛车的数据的相互保密。1989年的日本站,塞纳本可以领先普罗斯特,让年度冠军的悬念保留到最后一站,结果普罗斯特却选择了“同归于尽”,两辆迈凯伦赛车同时冲出赛道。塞纳当然不善罢甘休,呼叫工作人员帮忙把赛车推入赛道,顶着变形的前翼跑到维修区,换上新的前翼之后继续比赛。当时离全场结束还剩5全,从维修区出来的塞纳已经被第一名的南尼远远甩开。但是,因为他叫埃尔顿·塞纳,奇迹还是发生了。让人没想到的是,普罗斯特在塞纳重回比赛的同时冲进了仲裁室,面对赛前还与他互搭肩膀称兄道弟的FIA主席巴勒斯特指责塞纳重回比赛属于危险驾驶。
当然,最后的仲裁结果我们也知道,塞纳因危险驾驶取消了日本站的成绩,争冠无望的同时,还被处以禁赛半年。
你们可以想象那种被政治黑暗笼罩的气氛,当时所有赛场外的观众以及媒体都指责普罗斯特以及巴勒斯特这两个法国人,事件调查的初衷应该从普罗斯特的车子为什么会撞上塞纳开始,而不是调查塞纳重回赛道是否属于危险驾驶。但是,车圈内的人却相反,除了自己的技术团队意外,几乎所有的高管以及赛车手都认为塞纳不择手段,冠军、天才等等这些标签一个个被撕开。
如果你有一个开上F1的梦,那你应该能理解塞纳的无助。商业化之后的赛车,从来都是政治大于技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即使有很多财大气粗的投资商,却“堆”不出一支能够在车坛上立足的车队,更培养不出一位F1赛车手。在赛车圈内没有政治背景,你很难融入这个阶层。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前段时间在WTCR夺冠的领克03 Cyan赛车,第一次让五星红旗出现在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
领克03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打入WTCR这个圈子,而且还请来了伊万·穆勒这样的王牌车手,很大一部分功劳还是归于Cyan Racing车队。我们都知道,Polestar当时把自己的性能车业务卖给了沃尔沃,从此成为了“中国人”的高性能品牌,但其实性能车是它的副业,赛车事业才是真正的主业,而Cyan Racing就是Polestar旗下的车队。吉利确实花了很多资金在赛车事业上,但Cyan Racing的牵头,才是领克03进入WTCR的敲门砖。
经历了一轮“政治风波”之后,塞纳并没有向现实屈服,可能这也是所有车迷以及媒体都敬佩它的地方,不向政治势力低头,敢于挑战“政治红线"。1989年夺冠之后,普罗斯特离开了迈凯伦,加盟当时实力最强的威廉姆斯车队,有着坚强后盾的他,在强势车队之间总有着优先选择权。与此同时,随着赛会的改制,本田的发动机已经失去了一统江湖的优势,塞纳为了夺冠也不得不寻找新东家。
其实在塞纳心中,所有的恩怨情仇都不及夺冠重要,当时他作为车坛最顶尖的赛车手,竟然选择不要薪水加盟威廉姆斯车队,随后最后因为普罗斯特的阻拦而以失败告终,但这件事的本质却道出了塞纳对于赛车的那颗赤子之心,无所谓冷漠的人情,也无所谓媒体的舆论,眼里只有冠军。
1994年,普罗斯特退役之后,塞纳终于迎来了加盟威廉姆斯的机会,可惜在前两站均取得杆位的情况下中途因故退赛,直到圣马力诺大奖赛之前,他的积分还是0。而且两天的训练赛出了两场意外,其中罗森伯格在正赛的前一天直接撞上了水泥墙折颈而亡,所以这一站他背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意外发生之前,塞纳一直在呼吁GPDA(大奖赛车手协会)重组,让车手在比赛安全性方面更有话语权,其实说白了就是人权。在资本家眼里,这些车手就是一群圈养起来的赚钱工具,时间越往前推移,这种味道就越浓。之所以绝大部分F1车手都把方吉奥看作偶像,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都是用生命在赛车,在开放式的座舱里,你的安全设备只有安全带和一个护目镜以及头盔。那时候的赛车意外生还概率非常低,死去的赛车手不计其数,这样的赛车方式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Jackie Stewart发起了第一场安全革命,他是一个被誉为绑在安全带上的F1赛车手,他先后提出了赛道应有明确路肩和防护墙;车手应有防火服;赛车应有六点式安全带和防碰撞设计等等条件。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很基础的安全措施,但在那个年代就是连这样的基础条件都需要车手主动提出来才能完善,可见那些资本家完全没有把赛车手的人身安全放在眼里。
当然,最终这些条件虽然都已全部落实,但相比于厂商追求马力的投入,赛车安全性明显还是太低了。塞纳是一个喜欢把机械性能压榨到物理极限的车手,因此这些年来他在赛场上也发生过很多意外,也正是这些意外,让塞纳意识到赛车安全务必要提升。伊莫拉事故之后,F1赛车强行加入了安全绳牵住轮胎保证不会高速飞出,还有保护颈部的HANS系统,以及保护座舱侧面边厢的的支柱。很多网友都会感慨,如果圣马力诺大奖赛之前就加入这些设计,那罗森伯格就不会折颈,塞纳或许也会继续他的传奇。
可能也是因为“巨星效应”,塞纳的去世让全球媒体对F1的安全性舆论到达了顶峰,FIA固然是扛不住压力,从那以后,赛车手的安全性被放在了赛车设计的首位,赛会一直想办法控制车速的上限,想办法保护车速超过300km/h之后发生意外的赛车手,并且启动一年一次的安全评估计划。
在塞纳离开的二十年里,F1创下了0死亡的记录,在二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大家都缅怀并且感谢这位用自己生命换来更多生命的赛车手。不过很巧合的是,在同年的十月份,玛鲁西亚车队的赛车手比安奇发生了意外,并且在昏迷九个月后不幸身亡,这也是继塞纳去世以后至今唯一一位在F1赛场上意外去世的赛车手。庆幸的是,FIA对此次事故马上做出了相应,年终的安全评估再次起到了作用,在去年驾驶加入了Halo(丁字裤)的设计,用以保护赛车手的头部。
F1的每一份技术和设计最终都会沉淀或者映射到民用车上,所以不仅是F1的新生代赛车手要感谢前辈,我们这些开车一族也要感谢这些用生命给我们换来安全的伟人。最后,我们再来缅怀这位英雄,大家记住他的名字——埃尔顿·塞纳。
往期热文:
微信又改版了!文章天天更,界面月月变,会长一脸愁!愁的不是找不到选题,而是你们因为凌乱的公众号界面而错过了好文章!所以,找了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