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4月27日,上汽集团宣布将发30亿元现金红包,支持旗下荣威和MG名爵品牌,为硝烟四起的国内车市再添了一把战火。
以指导价12.98万元的名爵HS 20T主销车型为例,补贴后实际到手价为12.28万。荣威RX5 20T手动4G互联铂金版,原官方指导价为11.68万元,可享1万元的现金补贴。
不过,在车图腾致电北京一家荣威4S店时,销售人员表示仅有部分车型参与补贴优惠,荣威Ei5等并不在活动之列。显然,这和官方海报的宣传有所出入。是销售人员业务不熟练,还是官方忽悠消费者?我们不得而知。
官降、补贴...上汽乘用车开年“很忙”
从今年初算起,这已经不是上汽乘用车第一次“变相降价”了。
据悉,本次补贴活动是上汽集团4月10日“30亿元以旧换新奖励活动”的政策延续。当时,为响应上海市老旧汽车“以旧换新”,上汽集团设立30亿元奖励,对沪牌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报废淘汰并购买荣威、名爵和大通产品的消费者,上汽集团提供换购燃油车1万元/辆的奖励,换购新能源车1.5万元/辆的奖励。
按照当时的规划,活动至6月30日止,而此次置换购车补贴取消了截止日期,并把享受置换补贴的范围从上海市扩大至全国。
而早在4月9日,名爵品牌率先宣布名爵HS全系下调官方指导价,其中30T车型下调2万,下订再送2万红包;20T车型下调1万,下订再送1.5万红包,同时还新增了一款售价9.98万的入门级车型。
两番调整以后,名爵HS等的价格优势继续拉大,与同级车型领克01、WEY VV6相比价格优势较为明显,但不可否认,如此的持续降价势必将损害上汽乘用车的品牌价值。
3月29日,上汽荣威改款荣威i6 PLUS上市,全系享受补贴2万元,相当于变相官降。发布会上,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直言:“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非常严峻,我们要先‘活下来’,‘活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根据上汽乘用车去年的业绩表现,王晓秋此番“生存危机理论”显得有些夸大。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2018年销量达70.19万辆,同比增长34.45%,与“自主三强”中第三名长安乘用车(85.93万辆)相比,差距拉近到15万辆左右,被业内人士认为有能力进军“自主四强”。
但今年开年以来寒潮持续,多家车企第一季度销量不佳,其中也包括上汽乘用车。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3月份销量为5万辆,同比下降19.13%。前3月,上汽乘用车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17.5%。综合来看,上汽乘用车单月销量已连续3个月下滑,而且下滑幅度均达到两位数。
自主或将失守40%“市占率红线”
上汽乘用车在第一季度的表现并非个例。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18.5万辆,同比下降20.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比上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
40%一直被认为是自主品牌“市占率红线”,但在当前车市现状下,这一红线或将失守。
回首历史,从2010年至2017年,自主品牌市占率呈“微笑曲线”分布。从2010年-2014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下降,至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最终为38.4%,40%“红线”失守。从2015年开始,自主乘用车触底反弹,开始持续回升。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自主乘用车市占率分别为41.32%、46.8%、48.8%,由此达到最高点,与外资(包含合资)品牌几乎分庭抗礼。
但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1990年之后28年来的首度下降,自主品牌集体“裸泳”,市占率也下滑至42.1%。结合今年一季度41.5%的数据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似乎重新进入下降周期。
“2019年自主乘用车很可能会失守40%市场份额红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
自主品牌正在面临全线下滑。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销量前十的车企分别为上汽、吉利、长安、东风、长城、北汽、一汽、奇瑞、江淮和比亚迪,除去长城、奇瑞和比亚迪销量有所增长外,其余7家车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销量下滑。
原因之一是主力市场SUV红利消失。
2019年1-3月,自主品牌SUV销量为128.8万辆,同比下降23%,市场份额56.5%,下降6.5个百分点。实际上,在前几年,自主SUV依靠空间、配置与价格优势,替代了一部分合资轿车的需求,自主品牌借助SUV完成了原始积累。但从去年开始,低端SUV销量减缓,价格重心上移,造成“消费升级”的现象,但实际上是低线城市消费收紧,自主品牌更加步履维艰。
农村堵车场景
同时,当前车市正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市场消费趋于理性,加之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以大众新独立品牌JETTA为例,大众将借此复活西雅特SUV车型,定位入门级市场,自主品牌除了在“智能网联”方面之外,急需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提升竞争力之前,降价就成为最有效、最便捷的促销方式,这一点可以从今年开年起多轮官降、“汽车下乡”中看出端倪。资深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车图腾记者采访时指出:“不管名义是什么,厂商目前降价都是为了促销,在非常时期牺牲利润做大市场份额,有实力的厂商挺住就是胜利,弱势品牌将越来越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