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导购】几何A和传祺Aion S,可能你还对这两个名字有点陌生,感觉挺另类的。但你要是有准备买高品质的新能源轿车,那就要好好留意它们了。因为几何A和传祺Aion S可能是目前最好的两款国产纯电动轿车。
这两款新车各个方面都表现抢眼,且在上市之初都放话要PK特斯拉Model 3。既然这么有自信,那就先让你们两个比比再说吧。
![]()
两款车的造型设计都很有未来感和科幻感,封闭的前格栅造型几乎是新能源车的“标配”,但巧合的是,两款车都继续保留传统的进气下格栅设计,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
【几何A】
![]()
【传祺Aion S】
几何A两侧狭长的灯组造型相当犀利,点亮后很有运动感;而传祺Aion S的灯组呈现T字型,点亮后类似于“雷神之锤”,也足够让人过目不忘。
两款车的logo都是独立于原有品牌的新设计,几何A为纯白色的“量子银盾”车标,而传祺Aion S就是在燃油车型上添加了蓝色装饰。
几何A和传祺Aion S车身都有一定程度的溜背处理,运动气息浓郁。其中几何A上挑的腰线、隐藏式的门把手、旋风式的轮圈都是其亮点之处。而传祺Aion S的C柱处用黑色饰板将上下分隔开,消费者可以选装红色车身+黑色车顶、白色车身+黑色车顶两种搭配,而且选装是不用加钱的。
![]()
【几何A】
![]()
【传祺Aion S】
尾部方面,几何A处理得比较简洁,吉利标志性的白色镀铬条连接两侧纤细的尾灯组,灯组略带有熏黑处理,很有质感。传祺Aion S则是运用比较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细节的处理非常用心,点亮后可以看到独特的花纹设计。
![]()
【几何A】
![]()
【传祺Aion S】
两款车都同属于紧凑型级别,通过尺寸的对比发现,传祺Aion S在各项数据中都略胜于几何A,但整体差距不大。几何A造型更加紧凑,运动感强一些,但块头小一点,各有利弊。
![]()
内饰方面,两者的风格迥异,相对来讲,几何A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设计简洁前卫,浅色配色让人舒服。而传祺Aion S的这副内饰我们已经在传祺其他车型上见过不少了,感觉平淡了一些。
![]()
【几何A】
两款车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两辐式的方向盘造型,还是挺有新意的。几何A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触摸屏非常抢眼,UI界面以蜂窝状设计为主,比较另类。扶手台部分功能分区明确,旋钮式换挡显得很有高级感。
![]()
【传祺Aion S】
传祺Aion S内饰比较大的亮点是贯穿式的双屏幕设计,多媒体界面精美,功能明确。另外,车内用上了大面积软质材料,除了中控台,身体能触碰到的都是软的,让人有足够的好感。
两个车是两种风格,一个更前卫时尚,一个更居家温馨,且在选材和用料上都比较讲究,比较有档次感。
![]()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传祺Aion S尺寸略大于几何A。但在实际体验中,两者差别并不大,传祺Aion S后排略微宽敞,但头部并没有多少优势。它的后排坐姿稍微高一些。另外,两款车型的地台也是比较低的,不影响中间乘客乘坐舒适性。
![]()
【几何A】
![]()
【传祺Aion S】
两款车的驾驶舱空间差别很小,再来看看后备厢空间,数据上,传祺Aion S(453升)比几何A(430升)容积要大一些,主要是前者在宽度和纵深上有一些优势。另外,两款车后排座椅都支持放倒,能进一步拓展后备厢空间。
![]()
【几何A】
![]()
【传祺Aion S】
作为纯电动车型,我们最关心的自然是它们的三电、续航方面,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到后期用车。两款车型都是搭载永磁同步单电机,电池都来自宁德时代。
几何A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120千瓦,最大扭矩为250牛米的驱动电机。而电池组根据容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续航里程,61.9kWh和51.9kWh电池组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分别是500公里和410公里。充电方面,500公里版本快充从30%-80%充电需要0.55小时,而410公里版本快充从30%-80%充电需要0.5小时。
传祺Aion S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135千瓦,最大扭矩为300牛米的驱动电机,电池组是来自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高配车型NEDC续航里程510公里,低配为410公里,整体和几何A相差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光电实测中,传祺Aion S的实际里程数达到508公里,和官方公布的基本一致,经得起考验。
传祺Aion S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GEP打造,而几何A官方并没有公布其制造平台。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到,两款纯电动新秀还是有比较高的一致性的,在多个方面差距不大。外观设计都非常前卫运动,但内饰的设计风格有所侧重,几何A更加简洁有设计感,而传祺Aion S在用料和细节处更加考究,有较强的豪华感。空间表现、续航表现上比较接近,相信这些都会让潜在客户有些纠结。
曾经在15-20万区间的纯电动轿车选择并不多,但最近爆发出来的这两款新车型都有比较强的产品力,让人有所期待,预计会是这个区间的主销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