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禁酒令》并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酒就这样成为与毒品一样的违禁品。《禁酒令》初衷本意是为降低犯罪率,然而它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引发连锁反应。首先人们纷纷上街游行反对这项法令,之后就是民间私酒贸易泛滥,美国政府打击不及,而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催生黑社会势力急剧膨胀,他们开始大规模武装走私贩卖酒水,造成当时美国犯罪率不降反升。后来美国政府不得不废除《禁酒令》,这才缓解禁酒带来的更大社会危机。
眼下,奔驰也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引发连锁反应,最终这些苦果还得自己吃......
“灰色收入”减少
闹得沸沸扬扬的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最终以奔驰车主与西安奔驰4S店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结束,然而此事件又引发汽车零售行业的连锁震动。
最先被引爆的就是“汽车金融服务费”,这项从4S店在中国大地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灰色收入”被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涉事4S店及奔驰金融公司被税务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机构调查。其实,绝大部分消费者以为金融服务费是正常收费项目,并不知是乱收费,4S店最后一块“遮羞布”被奔驰女车主无意中揭下来了。
笔者近期向所在地部分4S店了解收取“汽车金融服务费”情况,有经销商表示目前不收了,“谁敢在此时顶风作案,过一阵再说吧”。还有经销商把“汽车金融服务费”明码标价,主动告知消费者明细。
当然也有经销商表示暂时不收,但风声过后可能会给“汽车金融服务费”换个名字继续收取,毕竟现在汽车经销商在赔钱卖车,不收“汽车金融服务费”根本没法活下去。
维权方式“极端化”
“ 不闹就解决不了问题”,这是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在这之后又有兰州、佛山等地奔驰车主效仿,消费者维权方式出现了“极端化”。
的确,汽车这种商品复杂又特殊,不像买双鞋子有质量问题可以直接退换。汽车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上牌照之后就是二手车,维权退换新车的话,交纳的购置税和车辆折旧由谁买单呢。
而且,汽车“三包”也被经销商和厂家当做挡箭牌,搪塞消费者,车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需要自己举证,找机构鉴定,还要先行垫付高昂的鉴定费用,再去起诉经销商。在这场对决中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因此时常有消费者去4S店拉条幅示威,说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积怨很深,这亟需法律改进,帮助消费者解决痛处。
经销商与车企矛盾激化
此次奔驰事件中,奔驰厂家与经销商均有不可推卸责任,然而前者将责任都推卸给经销商,甚至表示暂停西安涉事奔驰经销商销售权,足以说明两者矛盾激化,狗咬狗一嘴毛。
在目前中国车市整体下滑背景下,多数车企采用向经销商压库存方式以营造销量假象。然而这种做法却激化了两者本已脆弱的关系,实力较小经销商纷纷推出销售网络,实力较强经销商日子也不好过,赔钱卖车。奔驰事件又将两者矛盾上升到新高度,车企与经销商之间互相“出卖”的情况愈演愈烈,经销商对车企的忠诚度下降了,当然更影响汽车品牌形象,奔驰就这是这样,结果自损声誉。
反思
原本只是一起消费纠纷,但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奔驰经销商店大欺客、习以为常,奔驰厂方漠视、见怪不怪的无能态度,让这起事件迅速发酵,这不能不说是奔驰汽车的悲哀,当然这个苦果还得奔驰自己来吃,毕竟苦果是自己种下的。
试问谁还敢买奔驰车呢,你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坐在发动机盖上哭泣的无助消费者呢......
当然,法规缺失,被厂商钻空子,法律对经销商和车企惩处力度太低,也是造成奔驰厂方与经销商肆无忌惮的助推力,所以法律亟待完善,否则这种维权还会上演,甚至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