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
一个会说故事的汽车自媒体
公众号只能上传30分钟音频,完整版71分钟请下载喜马拉雅APP收听
以下是本期音频节目的文字内容:
今天,我相信很多好朋友都提前知道我要聊的话题了。在开始话题之前呢,应该还有一些不知道这几天网络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热点事件的朋友。可以在订阅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维权”,就能获得一个推送链接,关于这起事件的视频,音频和文字介绍链接里都有。希望你了解了这起事件的经过再继续往下看。
在这件事发生的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和大家保持交流,我了解到了很多好朋友对这起事件从各个角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结论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也谢谢大家在微信群里的踊跃发言。而我在这几天,也连续发了几篇微博表达了我的一些观点,而今天我想说的话题只有两个,一个是4s店目前的服务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革,另一个就是为什么女车主每次发言大家都觉得逻辑清晰,表达的内容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那位店总一开口没说几句,大家就一点都不爱听,甚至引来更多的舆论声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练就像女车主一样强有力的“说服力”呢?
针对这件事本身,4月14日央视财经评论都已经做了报道,我觉得相当的公正和客观。直播链接我们也放在了订阅号的推送链接里了,回复:维权,就能回看。其实,这一起事件在我看来,就是给汽车服务行业做了一次“刮骨疗伤”,只是这次疗伤才刚刚开始,后面的疗程还很漫长,甚至还需要更多台手术来完善治疗效果。要知道我从2014年离开4s店出来创业,一部分原因也是看不惯4s店这个体系里太多的潜规则,现如今,当电商把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搬到网络上,让价格变的透明,让消费变的简单,甚至物流体系都变的那么完善,在线销售的商品甚至都可以无理由退换货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汽车行业的消费仍然价格不透明,各种找关系,各种不合理收费,捆绑消费,隐形消费,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诱导消费。这些问题在十多年前,互联网还不发达,汽车网络媒体还没有兴起的年代,消费者买了也就买了,不知道,不了解也就算了。可现如今的消费者,可以说稍微动动手指,知道的可能比销售还要多,即使有一两个小白用户,他的身边也一定有几个喜欢平时没事研究汽车圈那些事儿的人,他们也可以作为参谋。所以,现在想要忽悠一个客户,其实并不容易。
可是这次这位66万买车的客户就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她研究生毕业,是美女也是豪车车主,没出门发动机就漏油,经销商拖了15天,从退车到换车再到更换发动机,再把锅甩给三包法,美女研究生变“泼妇”坐在4s店展车的引擎盖上哭泣。这些点汇聚在一起,最终就像引爆了一颗核弹,炸开了网络成为了现象级事件。大家在同情女车主的同时,更多的是产生了共鸣,强烈的共鸣。推荐大家看一本书,乔纳·伯杰写的《疯传》。作者分析在网络上,一个事件被疯传一般会符合以下六点中的至少一两点,分别是:故事、情绪、公共性、社交贷币、实用价值和诱因。而这起事件,几乎六点全部具备。
美女研究生变“泼妇”,66万豪车没出门就漏油这些都是吸引人的“故事”,大家想看想听想知道后续;而车主维权的话题本身就是具有“公共性”,店大欺客在汽车消费领域大家都深有同感;而坐在引擎盖上哭诉,这种画面能够强烈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情和愤怒的“情绪”一下就被点燃;传播的过程中,这件事就成了近期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货币”,也就是谈资;在媒体一次又一次的报道和分析中,这件事所引发的各种分析和总结,又带来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这类信息再次被传播;而现在,只要在路上,在店里,在任何地方看到这个品牌的车辆(如果这是一个小众品牌,传播力就不会这么大),大家又会想到这起事件,到处都是能够让人联想到的“诱因”。
在我看来,这件事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已经不仅仅是退车换车的问题那么简单了。自从那段车主和4s店总经理之间的谈判录音曝光以来,大家的话题开始转向“金融服务费”到底是否合理,服务费里的服务到底体现在哪里?
那段录音,我在微博里分析过前半段,也就是4s店总经理的那段表达,我的分析如下:
1、店总在开头解释自己为何至今才露面,这是火上浇油的行为,因为这件事的重点不在这里,没人关心。店总至今没看清周围的舆论环境,这段解释根本没必要。
2、店总提到4月9日客户自己写了份解决方案,并且签了字,但对处理结果客户还是不满意。这段话也没有必要提,因为没人关心9号的协议内容,如果解决了就不会有今天的事。
3、店总说这件事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处理流程比较慢,希望她理解。这句话也没必要提,还是那句话,事实已经不重要,流程快慢是你们内部的事。
4、店总解释虽然按照国家三包只能换发动机,但是和厂方协商的结果是可换可退,你现在要退我们也同意。这是种高姿态的表达,意思是我完全可以坚持换发动机,只是同情你(且迫于压力)才可退可换。
5、店总说今天我们还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这句话结合前面的三包规定只能换发动机而我们可退可换,语境就变味了,可以理解成“我们是关心你的,讲道理的,你的要求虽然过分,但我还是从了你。”
6、店总说还是希望你继续成为车主,但是你说你不愿意,选择退款。这句更是没必要,感觉客户就是来要钱的。说到这里,客户已经毛了,直接打断开始了她的反击。
其实,4s店店总开场时的姿态摆的很高,这次公开解释和声明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公关案例。可以说,本来这起事件发展到这里,4s店店总的这次谈判完全可以扭转局面。而她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你先听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然后咱们再来分析。
去年我妈妈搬进新房子,我想给她添置一个五斗柜,我夫人在红星美凯龙逛了一整个周末,选中了一款实木材质的五斗柜,等了两周多的时间,货终于送上门了,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工人不小心把五斗柜的背面蹭了一道10cm长的划痕。
当时只有我妈妈在家,她看到这处划痕,问是怎么回事?搬运工人说这是他们的责任,但是希望我们理解,说这是在背面,靠墙摆放不影响美观。我妈妈也没多说什么,但是我夫人回到家知道了这件事心里有了疙瘩。我们自己住的房子里所有的家具都没有这个实木五斗柜价格昂贵,我妈妈当然不清楚这件家具的价值。于是当天我夫人就和销售沟通,问能否给我们更换一个,对方的答复斩钉截铁“不可以”,她说这是行业的规定,实木家具如果搬运中受损只能修复,不能更换。我夫人当时就不乐意了,说我不懂你们什么行业规则,我只知道这个实木五斗柜我们还没用,就已经破损了,我有权利要求你更换,对方仍然坚持不予退换。我夫人觉得跟对方沟通的途径根本走不通,于是拨打厂家的电话,厂家的回复也和店家一样,只能修复不能更换。
最后,我夫人就给红星美凯龙客服打电话,要求必须给个说法。最终,在红星美凯龙客服的协调之下,对方赔偿了200元,但最终赔偿的时候,销售还说了一句让人很不爽的话,她说:“这个钱我是让搬运工赔的,人家师傅一个月辛辛苦苦就赚那么一点,你既然忍心让他们赔,我也没办法。” 我夫人听完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当初她是这个态度,就应该让他们直接退换,而不是同意赔偿。现在自己做了让步,反倒是让销售最后恶心了自己。
关于这件事,我不知道大家有何评判。对于这次的66万买车维权事件,本质上和我买实木五斗柜的过程非常类似。对于一个消费者,到底怎么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过去我们不清楚,在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好像清楚但又不知如何下手。有人说,买车就是凭运气,跳过一个又一个的坑,防了一个又一个套路,最后买回来的车,没问题还好,有问题就只能认栽。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叫《守望者》,这里面关于实力和正义,背叛与绝望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个世界有时候,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绝对的实力。在这一起维权事件中,本来女车主只是孤身一人,她的实力远弱于店家。但是她的实力被网络放大,几乎所有网民都成为了她的盟友,她的实力一下子暴增。最终,连主流媒体都全部加入报道,这时候她的实力已经可以轻而易举的碾压4s店,甚至碾压这个品牌。这时候,我觉得有些事,都不是她自己可以控制的了,她的私生活一定也受到了影响,这是必然。
在整个事件传播过程中,发展到周日的那条录音曝光为止。大家对于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这件事开始了热议,其实收取金融服务费已经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潜规则了。这个费用,简单的理解就是厂家为了促进销售,给与贷款车辆予以贴息,让车辆1-2年免息,2-3年低利率,这里所谓的低利率是相对于从银行做车贷的利息。就拿我来说,2015年我买车的时候,4s店也要收取我6000元的金融服务费。我是10年的汽车老销售,这笔钱我当然知道收的没有道理,提供了什么服务呢?个人征信是我自己打印的,贷款签字还是我带着老婆冒雨跑到4s店来签的。4s店最多就是收了我的材料,帮我提报一下资料,就这么个动作就要收6000元?的确不合理,是吧?但是我还是给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这个汽车金融贷款手续简单,下款快,最关键的就是加上手续费,还是比银行的利率低。当时,农业银行和我自己的车行有一个总对总的合作,农业银行行长亲自帮我对比了他们行的贷款利息,以及我买车的品牌金融贴息后的费用,最后比较下来,农业银行的贷款利息还是略高于这个汽车品牌的贴息贷款(算上手续费)。所以,我才心甘情愿的交了手续费,做了汽车金融贷款。
但是车主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到最后付钱的时候才提出有这笔费用,而且这笔费用最终还是转到了私人账户?这就是流程和规范的问题了,我相信大部分的4s店不敢走对私账户,还是通过刷卡到财务,然后开出收据。但很少有店家会给“金融服务费”开发票,如果这笔费用不开发票,其实就涉嫌偷税漏税。女车主说,他贷款手续费高达一万五千多,如果这家店一年2000台车,那么这家店很有可能不开发票的收入就有2000多万,这件事如果坐实了,那问题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当天因为这件事,我也致电给了我熟悉的几个品牌4s店总经理,问他们怎么看“金融服务费”这件事,他们告知我,在很早之前,这件事就被法务告知要谨慎行事。因此,他们的做法是,在店内明示价格,销售在出售商品计算报价时也做到提醒,收费后开出发票。我问他你发票怎么开,他说就开服务费。我说那你到底提供了什么服务,对方答,从你进店开始,门卫帮你引路,前台帮你接待,销售给你提供咨询和试驾,吧台还有客服给你端茶倒水,阿姨帮你清理桌面,这些都是服务啊。我说,这些不是4s店理所应当做的事吗?况且这里说的是金融服务费,不是服务费。对方就笑了,金融服务费咱们都清楚真正收取的意义是什么,但开发票肯定只能是服务费。我只能苦笑,是啊,一台车厂家在虽然贴息,但是也给了经销商任务考核,比如1000台车,必须有950台以上是做汽车金融贷款的才能拿到厂家返利。现在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很多车价优惠已经提前把金融返利算到折扣里去了,因此这台车如果不让客户做汽车金融,就完不成厂家任务,就拿不到返利。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客户到店里,销售都要反复推荐客户走汽车金融贷款,即使你有钱可以全款,他也要你贷款,你不贷款他就不给优惠的原因。而即使你选择贷款,拿到了不错的优惠,这笔“金融服务费”也少不了,原因就在于这笔费用在商家看来,就是因为贴息后的贷款利率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加上服务费,也不比银行贷款利率高。甚至有些4s店已经垄断了贷款渠道,你想从银行贷款他们都不接受,只能选择本品牌汽车金融,这样一来,收取手续费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其实,这件事回到最初的原点来看并不复杂。我在4s店工作不到1年就做到了管理层,从销售经理到销售总监,再到二手车总监。几乎每周都有需要处理的投诉和纠纷,见过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这里面绝大多数情况,本质上是销售顾问的不作为,或者是经销商体系的“官僚作风”。先说销售顾问的不作为,大家知道销售顾问卖车,经常是车子订单一签完,后面就一个电话都没有了。等车到了之后,就是来个电话让你提车。提车之后,基本就不再联系了。这种感受让很多人很不舒服,买车之前你把我当祖宗,买车之后就跟我“一刀两断”了?其实,我当年卖车,签单之后都会利用CRM客户管理系统设置很多次提醒,从订单后5天,订单后10天,一直到提车前1天。提车后我也会设置,5天后回访,1个月回访,甚至我还会设置客户生日提醒。我到今天还能记得好几个客户的生日,我还会发微信给他,祝他们生日快乐。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沟通和联系,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回报。要知道当年买奥迪的客户,大多数还是行业精英,或者是政企要职人员,有些时候遇到一些麻烦事儿,我一个电话过去就搞定了。利用这层客户关系,让我在周围朋友眼里也成了一个本地人脉十分强大的“能人”。而在我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认可我的销售标签,我离开4s店快5年了,他们有买车的需求还是会找我,只不过现在会调侃我一句,你现在是名人了,平时没事都不太敢麻烦你。
当客户第一时间遇到车辆有问题的时候,销售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而销售顾问得知客户车辆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非常非常关心你的这件事,要让对方知道现在其他事都不重要,你的车辆问题这件事是我的首要任务,我一定会站在你身边帮你解决。让客户从一个恐慌情绪中解脱出来,然后跟领导沟通,跟售后沟通。其实,女车主口中的第一次“换车”,第二次“赔偿”,第三次“换发动机”, 这个逻辑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客户眼中,这种解决方案是在层层缩水的,客户好说话,店家就一步步紧逼客户,探寻客户的底线吗?而如果是我陪同客户来处理这件事,一开始肯定是安慰她的情绪,让她开心起来,不要担心,因为你是第一次买车,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但是我是老司机啊,我卖车快10年了,我经常遇到,你要相信我,我一定有能力帮你解决这件事。然后赶紧上报领导,进入检修程序。如果车辆真的有问题,并且领导也给予了维修方案,这时候我会跟领导再争取一个赔偿方案,毕竟刚买的车就要修,客户肯定不能接受。我必须拿到赔偿方案,才会跟客户坐下来进行第一次谈判。要知道,第一次谈判是绝对不能一次性就把底线拿出来的。即使领导说,这车可以换。我也一定先让客户在能够接受“修”的前提下,再告诉她经过我的努力,现在不用修了,可以直接给你换一台。而如果客户接受维修+赔偿的话,我一定也是立刻会和公司争取赔偿金到位,并且承诺维修时间以及维修后的质量与新车无异。更换发动机的确会对二手车带来贬值,但是车龄1年的二手车,车龄2年,3年甚至更老的二手车,这种贬值率是逐渐降低的。即使只能谈到换发动机+赔偿这个层面,我也一定会安慰客户,并且协助客户计算今后二手车贬值的范围,并向公司争取这个赔偿。总而言之,至始至终,我作为一个销售顾问,一定是帮着客户来解决问题的,是陪伴她舒缓情绪的,是上传下达的通信员,是心理咨询师,是专业的汽车销售顾问,甚至这一期间关心一下她的生活我觉得都不过分,就当她的临时男朋友又能怎样?这个时候的陪伴大于解释。
当然,现在这件事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最终是同意退换,客户选择换车。但所有的网友应该都清楚,这背后是品牌和经销商迫于舆论压力才给出的解决方案。那一个美女坐在引擎盖上哭泣,网民集体暴怒之后,就可以退车,还有许许多多差不多问题的维权者他们不退不换,只能修且不给赔偿怎么办?这种“按闹分配”的方式又是否合理呢?这个没法展开聊,聊下去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觉得央视二套节目嘉宾的十六个字总结非常好:依法维权,理性维权,用好外力,降低成本。而我也认为,这一次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也必然会促进三件事:一是汽车三包法的进一步完善,二是4s店服务体系的变革,三是网民开始学会利用网络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
应该说,整个事件从发生到发酵,这背后几乎看不到品牌公关的身影。除了官方的一次声明,4s店总经理的一次录音,这两次非但没有起到灭火作用,反而还让声讨的言论增加了许多。
我记得曾经听过一期节目,就叫公关的艺术。其中讲过一个电影叫《马戏之王》,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说有个贫困的孩子,他想组建一个马戏团,于是就找来了很多奇人异士,有长得像张飞但唱歌特别好听的女人,有像狗一样行走的狗孩,还有小侏儒等等。这个马戏团稍微有点名气之后,就有一位评论家开始在报纸上批评他们,说这是道德败坏的团体。但这个马戏团的创始人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发了一个公告,告诉所有人,大家可以凭这份报纸半价买票观看我们的表演。这些人虽然卑微,但是却在马戏团找到了他们的价值,最终舆论一下子就扭转了过来。
再说两个经典的公关案例,一个就是网友们熟知的“盒马生鲜”标签门事件,就是把生产日期撕了重新贴了一张被人发现。这件事一发生,第3天官方就发布了声明表示此事属实,并且坚决不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出现。第4天CEO就通过微博发布致歉信,内容只谈了三点:1、我错了,2、上海区总经理被免职了,3、招募消费者担任督察员。其实,网友知道你错了之后,只要你低头道歉低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低到网友觉得:行了行了,你也是受害者,你也够可怜了,差不多这样得了。这时候,舆论的声音自然就没了。其实网友要的并不多,真诚接受,积极认错,及时处理,改善方式。态度至始至终要谦卑,要敬畏网络的力量。有网友总结的更精辟,公关的原则就是:这锅我背,这错我改,这就去办。要知道,真相是可以选择性展示的,而公关是对外的最后一道窗口。
再说一个公关的经典案例:当年EMC(易安信)一家非常老牌的数据存储公司,2015年被戴尔并购。当年这家存储公司被爆出服务器有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可能随时崩溃。这对于一家数据公司而言,是灭顶之灾。当时这家公司的新ceo刚上任,他面对危机的处理方式是:向死而生,不辟谣,不推诿。非常强悍的直接发了一个公告:首先承认我错了,这是我们的失误。然后告诉所有EMC的客户可以有两个选择:1、可以买竞品的产品,买设备的钱我们出。2、我们保证第一时间给你换上完全没问题的设备,但请给我们一些时间。 要知道,如果7成以上用户选择第1条,这家公司立刻就破产了。但实际结果是,只要你很有诚意,只要你从用户利益出发,给用户最大的歉意,并给他们无话可说的方案,最后只有5%的客户选择了竞品。这次危机不但成功被化解,并且还打了一个大广告:EMC特别诚信,特别以用户为中心。
其实很多人面对危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逃避和拒绝,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总是用But否定对方。而不是用And,肯定对方的同时,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里有个格局问题,格局不够大,就只能看到眼前的。人会生气,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自己能力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人类的恐惧和害怕,就是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的认知残余。比如站在高楼上往下看,心里就是瘆得慌,这是本能。
在发生危机的时候,网络事件一旦发酵,大家关心的不是what,而是how。事情本身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你解决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在任何热点事件中,都有一个受力点,这个点其实不难找。找到之后用“这锅我背,这错我改,这就去办”的方式去消除它,事情自然就平息了。
但是大家经常都是看到这个点,但都视而不见,甚至还轻举妄动。就像川航飞机驾驶舱的玻璃破裂事件,最终查出来,其实就是螺丝的应力点多拧了一些。按道理说驾驶舱的玻璃有三层,乘客的窗户是两层。这种驾驶舱玻璃破裂的事件不应该发生,但是它就是发生了,而源头就是没有按照标准规范化作业。
现在的互联网社会,营销的方式已经不是从一个点不停的单向发射信息,不是讲话,宣言的方式来和人交谈。有人问那个总经理为什么说了几句话,我就不爱听了呢?她是怎么混到总经理职位的呢?连我都觉得她的公关能力不行。要知道,很多人面对危机的时候,交谈能力就丧失了。开口说话谁都会,但是在什么时间,面对什么人,说什么内容可是大有学问的。胡雪岩做生意非常成功,他说自己不笑不开口,说话始终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刘德华在面对媒体拍照的时候,一两百台相机,他尽量每个角度停留1秒,一直不停的转换,保证每位记者都能有一张眼睛看着相机的正面照。这就是格局和能力,不是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你立刻就能有的,而是平时养成的本能反应。
大家是否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那个女车主的说服力非常的厉害,无论是坐在引擎盖上哭泣时候的那段话,还是在面对店总谈判时候的那段录音。言语清晰,逻辑缜密。
我们会发现,这个女车主具备一个神奇的能力,那就是“说服力”,“说服力”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推荐听万维钢老师的日课):
武器级:大师级别,特朗普和乔布斯都是这个级别。他可以让听话的人不但喜欢我,还可以不喜欢竞争对手,甚至听我指挥。
认知科学家:可以完美的将自己的理念,植入对方的大脑。
商业级: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危机公关。
当时,万老师在节目里说道一个案例,那就是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的时候,演讲一般分三步走:
1、说一些大方向正确,但具体的说法十分夸张,或者有事实错误的话。
2、等着别人批评。
3、人们不断批评特朗普,就等于花更多时间在谈论特朗普,等于说特朗普说的内容很重要,又等于说特朗普这个人很重要。
总结来说,他说的都是事实,并且他故意漏出的夸张说法中的错误并不重要,但他提出的问题就变的很重要。武器级说服力的关键,六字真言:先同步,再领导(pacing and leading)。
15年8月6日,共和党初选第一次电视辩论,主持人梅根凯利就给了一个尖锐问题:
主持人:人们都喜欢你说话直言不讳,你不用政客那一套。但你这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是针对女性。你曾经把你不喜欢的女性叫做猪狗,懒鬼,令人恶心的动物……
特朗普:我只说过罗茜奥唐纳(另一个主持人,共和党最讨厌的,大家都知道)。
主持人:不是的,你的Twitter账号上曾经……
特朗普:面对观众,谢谢,谢谢。
主持人:准确的说,你说过的绝对不止罗茜奥唐德。
特朗普:对,你说的对。
主持人:你的Twitter账号经常有蔑视女性的言论,你曾经在明星学徒节目里公然贬低女性。你这是一个我们要选为总统的人应该有的气质吗?希拉里说你正在参与对女性的战争,你怎么面对她这个指控呢?
特朗普:我认为“政治正确”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就此指责我,但是我没有时间去表现政治正确。我跟你说实话,这个国家也没有时间。这个国家现在有大麻烦,我们不再取胜了。在贸易和边境问题上我们输给了中国,我们输给了墨西哥,我们输给所有国家。坦白的说,有时候我说的话是为了好玩,只是玩笑,我们很愉快,我说了就说了。梅根,你一直对我不怎么样,但我一直对你很好,你不喜欢我也没办法。但是你知道吗?为了这个国家,我们需要力量,我们需要能量,我们需要速度,我们需要大脑,才能扭转局面,这就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
他回避了尖锐的指责,让观众哈哈大笑,舒缓情绪,跟观众同步情感,这就是关于说服力的技巧。
最后推荐一篇胡长白写的《如何成为大忽悠》,这个文章讲的非常好,总结起来三句话:“最高之天理、最低之人性、中间之义利”。这里篇幅有限,就不展开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涉及到的点比较多,大家可以慢慢消化。而我觉得还没说过瘾,其实关于PDI到底是什么,车辆检测的流程是什么样的,老百姓买新车到底如何验车,遇到这类问题如何合理维权等等。感兴趣也可以翻翻我们以往的内容,其实都有提到。今后我也会着手来整体一份完整清单出来,让大家随时查阅。更多内容,也可以到订阅号上搜索,当然加私人微信号46415254,盾牌也可以帮到你。
这期节目的留言互动我相信就不需要我再抛问题了吧,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应该都有很多想说的话,那就希望各位踊跃留言,留言评论是对我的最大支持。
买车卖车,有问题加微信聊
左右滑动精彩回顾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