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untdown to 1000!”如果你是个赛车迷,对这句话定不会陌生。自从2017年的赛季开始,以速度闻名于世的F1赛事就开始了对第1000场比赛的倒计时。
![]()
终于在2019年4月14日,F1的第1000场正式比赛来到了中国,而上海国际赛车场也成为了这场速度狂欢的载体。让我们把时间倒回至2004年,也是F1中国大奖赛的开端。彼时,由Hermann Tilke设计的这条赛道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F1赛道,直到2009年才被阿布扎比亚斯码头赛道超越。
如果单纯的将第1000场比赛与4月14日在上海的比赛划等号似乎并不严谨,所以在前文中才特意说明了“正式”二字。在我们检索F1词条的时候,百度百科赫然写着“第一次举办1950年”的字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意大利波河河畔,一场让肾上腺素飙升的赛车盛宴正在Valentino Park上演,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F1赛事。那为什么1946年的图灵大奖赛没有被记录在案呢?众所周知,F1赛事分为“World Champion Race”(正式比赛)以及“Non-Championship Race”(不计算成绩的非正式比赛),作为规则还不完善的第一次试水,图灵大奖赛自然也没有被列入正式比赛的队列当中。
![]()
有趣的是,即使到了1950年,在银石赛道所举办的F1大奖赛aka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的第一个赛季,同样包含了七场正式比赛以及十七场不计算成绩的非正式比赛。换而言之,这些不计成绩的非正式比赛已经成为了赛季的一部分,甚至在上个世纪60年代,非正式比赛一度非常流行。随着举办非正式比赛的成本水涨船高,这类比赛也就走上了下坡路,最终在1983年,F1非正式比赛彻底落下了帷幕。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即将在上海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仅是第1000场正式比赛,不过这仍值得我们为之狂欢。其实最初组委会也想过让第1000场比赛回归英国银石赛道,但是考虑到4月份银石的天气,“回归计划”也只得就此作罢。
![]()
自1950年以来,F1意大利大奖赛与F1英国大奖赛各举办过69次,并列第一。其中,意大利大奖赛的御用赛道——蒙扎赛道以举办过68次比赛的“傲人成绩”位居F1赛道排行榜的第一。既然蒙扎是F1意大利大奖赛的御用赛道,为什么在69次大奖赛中只有68次在蒙扎?
![]()
在1980年,蒙扎史上第一次未出现在F1赛事的赛程中是因为赛道正在进行翻修。而它的替代者则是伊莫拉赛道,在此之前伊莫拉赛道只举办过F1的非正式赛事。无巧不成书,没想到伊莫拉赛道竟“一炮而红”,于是乎自1981年起,F1圣马力诺大奖赛正式设立。原则上讲,F1赛事在一年之内不能在同一个国家举办两场大奖赛,所以伊莫拉赛道虽在意大利境内,也不得不借用了赛道不远处的一个小公国——“圣马力诺”的名字。直至2006年,圣马力诺大奖赛共举办了26次。不幸的是,伊莫拉这条赛道也发生过悲剧事件,1994年伟大的车神埃尔顿·塞纳便是命丧于此。
![]()
F1赛事“百次庆典”的举办地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复存在了,1961年F1德国大奖赛是F1史上第100次正式比赛,举办地正是纽伯格林北环。当时的纽伯格林北环全长22.8公里,共有160个弯道,比起现在的纽北(20.81公里 154个弯道)还要恐怖,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地狱,要知道举办第1000场的上海国际赛车场不过才16个弯道。
![]()
不过在1931年之前,在纽博格林举办的其他赛事,要跑的可不仅仅是北环,而是长达28.3公里的全程。从1971年开始,依据车手们的需求,纽伯格林北环开始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把路铺平一点、建立防护栏等等。不过这长达22公里的赛道实在过于复杂,救援车又难以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在1976年,尼基·劳达在纽北发生严重事故之后,F1终于和纽北“正式分手”。
![]()
自1977年起,F1德国大奖赛来到了霍根海姆赛道。说来也巧,霍根海姆赛道同样被进行过一次“瘦身”。2002年,在F1官方的建议下,霍根海姆赛道由原来的6.823公里缩减为4.574公里,与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设计师相同,“新版本”霍根海姆赛道的设计也出自Hermann Tilke之手。
![]()
以数字为线索,我们讲了讲F1的历史和一些百度都不知道的事儿。现在就让我们跳出这一段段历史,回到现在,毕竟真正让车迷们兴奋的数字要等到周日比赛才能“解封”。让我们在中国大奖赛上,共同见证第1000场F1正式比赛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