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钱塘江畔,吉利举办了吉利汽车亚运战略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所能够聚焦眼球的原因在于,它是首次有中国汽车品牌以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洲际综合性运动会的保障支持工作当中。
要理解这次高规格的跨界合作,需要跳出常规的商业思维,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在合作当中,吉利是否具备与赛事相匹配的品牌能力。第二,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通过这次的合作,亚组委以及吉利希望对外传达怎样的一种印象。
正是基于这两个问题所设的门槛,在过往,鲜有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参与其中。但对于当下的吉利而言,这或许是对其自身最合理,也是最贴切的注脚。经过这些年历经艰难的茁长以后,吉利已经跳出了作为身处江浙一隅的躯壳,转身成为一家影响力更为广泛的中国车企。
吉利牵手亚运会,明确了一点:吉利是中国的吉利,同时,吉利正以全新的、开放的、平等的合作姿态走上世界的舞台。
国民性的展示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对吉利“中国自主品牌领军者”的角色提出疑问。站在150万辆的规模之上,吉利达到了自主品牌所未曾立足过的历史记录。在中国这一全球体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汽车消费市场,吉利完成了从一家地方性企业到民族性企业的伟大成长。
无可否认,中国人对于汽车工业的崛起始终抱有深厚的情结。即便是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种情结也未曾消失。大家太迫切想证明,中国崛起所蕴含的潜力,汽车工业无疑是需要最能够展现出这种潜力的方式。
如何把这150万辆的规模升华、凝结成这种潜力的表达?吉利的答案是“成为中国的丰田”。正如我们在谈论日本,乃至于谈论日本匠人精神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联想起丰田。丰田两个字,已经成为了日本民族形象、内涵的一种外化。它代表日本匠人的精神,象征日本雕刻在骨子里的自信。同样地,“中国的丰田”则是关乎于中国内在气质的一种讲述。
成为中国的丰田,远远不是数量规模的门槛突破。在成就丰田的伟大当中,我们看到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更具有标志性的条件:第一,打造具备国民性的经典产品,能够持续且深入地通过这款产品完整展现出企业的气质。第二,对国民需求有全面、深刻的洞察理解,并且对此进行满足。第三,自身能够形成稳健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能够被消费者所高度认同。
李书福最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是“吉利要做中国人的精品车”。类似的精神,甚至能够追溯至1998年,第一辆豪情下线的时候,其打出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宣传标语。这句话固然不及“要做汽车工业的颠覆者”之类的口号来得激昂,它朴实的程度与如今规模的吉利产生了一种错位感。但无论是吉利的1.0时代,2.0时代,抑或是3.0时代,这样的口号始终贯穿其中。它是吉利出发的立点,也是吉利价值的体现。
2009年-2015年,是自主品牌艰难的蛰伏期。吉利借助于沃尔沃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但与此同时,它也没有遗忘自身品牌“普适性”的价值信念,做出了一件在当时看来并不能够得到行业认同的事:推出定位“国民家轿”的帝豪。
10万以下的实惠价格,大气端庄的设计,极低的使用成本,帝豪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在2018年底,这款以普适性为产品基准点的家轿已连续7年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冠首款,帝豪家族累计销量超过达到200万辆的轿车。透过帝豪,它折射出吉利最本质的造车思维是,无论外部的环境如何变化,也无论自身发展的迫切性如何强烈,沿着最大众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打造与迭代,总是一条缓慢但总能通向终点的路径。
帝豪的出现,不仅让吉利熬过了博瑞上市以前那段光明稀缺的长夜,更成功塑造起吉利自身的底色,让吉利搭建起了一个国民性品牌的稳固框架。随后,市场对于吉利的感叹,逐渐从“打造帝豪这样的爆款”转变为“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能激发细分市场的活力”。
2018年,中国车市正式从狂猛式增长回归到合理式的增长,而年轻化则是市场的主题。吉利在2019年依然能够维持难得的正向增长的原因,无疑是吉利对于这个概念透彻的理解。
一方面,吉利把这个概念下沉。利用BMA平台的技术基础,打造出缤越、缤瑞等这类年轻化、个性化的产品。另一方面,吉利利用这个概念上探。推出了诸如星越、嘉际等以高价值定义个性化细分市场的产品。
比起跟随趋势,更困难的引领趋势。所谓的引领,不是盲目选择一个方向向前冲,也不是用清奇的概念包装出一个趋势,而是基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进程,作出一个与需求高度同步的商业选择。这种以满足国民需求为前提的洞察力,是吉利踏实稳健打造产品与虚心亲近贴合市场需求共同合力以后的结果。
而价值体系的构建,则成为奠定吉利真正成为国民性品牌的最后一块基石。“超越消费者期待的价值感”之类的话术,经常出现在吉利的发布会场合。吉利始终强调的是,消费者得到的一定会超出原有的预期。这样的话语,并不是为了润色产品而虚晃两枪。
价格之下,吉利一定在产品力层面做到足够的冗余。如果说,在过往由合资垄断的时代,丰田的耐用以及大众的高级是最被消费者认同的品牌意识,那么在如今更理性、信息完全透明的时代,吉利的“超越期待的价值感”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随着吉利销量不断扩张的,不只是销量数字的增加,还有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市场的强力渗透。塑造起自身稳健的价值体系,是吉利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回到吉利与亚运会牵手的合作上。区别于所有的竞技赛事,亚运会本身所联结的,是人类对于自身极限的突破、国民性团结的情感、国家现代实力风貌的展现。1932年,刘长春只身一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那种由心底燃起的亢奋仍然能够触动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换言之,亚运会的本质,其实从来不在于竞技,而在于向外展示一个民族、国家的面貌。
于是,这决定了能够与亚运会展开合作的中国汽车品牌,需要具备国民性的特质。它的品牌、产品、服务、创新力,一定与大众的自信达到高度的匹配,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出这个国家、民族的普遍性风貌。基于这样的前提,再没有比吉利更加适合担任这一角色的自主品牌。
当每一辆吉利的汽车出现在亚运会的场地,它实际上是民族自信期盼已久的一次宣扬。看似的秘而不宣,但足够地激动人心。
走向世界的奋斗者
所有关乎于自信的展示,它的背后都孕育着向外走出去的强烈欲望。这是一种自我证明以后,最终必须要迈出去的一步。而在当下的吉利身上,它清晰折射出这个国家、民族,是如何渴望用一种全新的姿态,跟这个广袤的世界产生深度的互动。这一点,正是杭州申办亚运会的另一重核心的理由。
从所有世界性车企的发展而言,走出去都是一个必须且注定艰难的过程。从吉利自身而言,在4年时间迅速跨过50万辆、100万辆、150万辆的门槛以后,吉利展现的惊人成长性让人们对于吉利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吉利与亚组委的合作,固然是一场关于中国现代性风貌的完美展现,我们感动于、骄傲于吉利有能力,也有愿景地参与到这种国家形象的塑造当中。除此以外,更值得我们兴奋的,是吉利积极地借助亚运会这个高光的国际舞台,向全世界表达出自身对于谋求世界范围内、跨领域广泛合作的渴望。
从最初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忧虑,到后来吉利成功将沃尔沃推上一个更高的市场地位,这场世界性的商业运作堪称是中国汽车工业接洽世界外部教科书般的案例。这场商业运作对于吉利的启发是深刻的,它让吉利开始明白,如何用一种全球性的思维以及视野去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并且回过头审视、规划自身的商业模式。
在吉利的国际化进程中,吉利展现出了中国企业在接洽外部世界时的最高智慧,在历来的中国企业出海史上,华为与吉利是为数不多达到这种高度的个例。
第一,是合作的平等。在吉利最新一轮的国际合作案例当中,吉利与smart的合资,以其50:50的股权最为外界所称道。双方在宣布合作时,无一例外着重提及了对于双方平等态度的欣赏与敬重。吉利对于戴姆勒技术的尊重,对于smart品牌历史的尊重,远远超过了所谓企业经营权的主导。
第二,是资源的开放。当吉利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东南亚市场时,其与马来西亚国宝品牌宝腾的合作,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人才援助,更是把博越这样成熟的产品平台技术,一同注入到合作当中。这种大方的资源开放,正是马来西亚在一众欧美厂商的簇拥下,选择了吉利的原因。
第三,是视野的前瞻。世界之大之精彩,往往无法估量。在接触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因为稳健,更显得保守。有的企业因为渴望,更显得大胆。吉利无疑是后者。它融入外部世界的同时,学会了以更广阔的世界观去审视外部的世界。
当中国以一带一路战略,联结起世界的版图时,其代表着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将过去简单的地区分包制造升维成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中国担任的角色,是成为一个支点,用自身经济、技术、文化的储积为其中的国家提供协调的窗口。共享,是当中的关键词。
吉利在世界版图上的跨国界、跨领域的商业合作,同样是这种大国战略思维的演化。在这些多元的合作当中,吉利从未表达过树立垄断权威的想法,它试图更多地联结起过往汽车制造领域独立的个体单元,又或是为本已固化的汽车工业,引入许多新鲜的思维与力量。跟丰田共谋混动的产业布局,跟戴姆勒共同探索共享出行的前景,跟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打成车联网生态系统的构造…
在国际舞台上,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商业合作正愈发表明吉利正在尝试改变国际车企的封闭商业逻辑。用开放,创造共赢。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与宝腾的合作,亦或是与戴姆勒的合作,它们大多愿意出让足够多的资源、技术、市场。
我们很难再以车企这一角色去定义吉利,而应当将其视作融汇全球汽车资源的共享平台。根据这种全新角色的定位,对吉利未来的发展推演,相当清晰的一点是:吉利国际化资源的融汇,还会朝愈发深入长远地前进。
过往出海的自主品牌并不在少数,有的激起了风浪但又迅速沉积,有的未曾开始便已折戟成沙,还有的在陷入迷茫中,不知是进是退。之所以看好吉利能够打破这一局面,在于吉利确立了上述的合作意识。依照于更宏观的视野,吉利对于自身的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站在能源的变革端口上,吉利是少数同时对纯电动、插电式、48V混动、氢能源等多种能源驱动形式进行布局的企业。短期上,插电式、48V混动是纯电动变革前夜必然的过渡。长期上,纯电动是目前无法逆转的最终趋势。而氢能源,则是这场能源变革中一个不能够忽视的重要变量。吉利的布局,贯穿了整个能源变革进程,对潜在的变量持有重视。
庞大布局所酝酿的成果,诞生的速度极快。在博瑞GE以及48V车型的身上,大家忽然惊觉吉利的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度、完善度是如此之高。这个能够称得上完美的新能源开局,为接下来的新能源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几何a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特斯拉model 3,博瑞GE成为自主品牌最畅销的混动中级车,帝豪GSe在一线城市成为家庭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许多人曾经担忧,在面对当下能源变革的机遇时,吉利这样体量的企业是否能够像新势力一样迅速地把握机会。而吉利则用行动,回答了这种担忧。相比起新势力喧嚣的声量,吉利最宝贵的是坚持用国民性的姿态去进行新能源产品的普及。多元的技术支撑下,总是以贴近最大众需求的形式进行产品的定义。变革的风口,总有人渴望乘风飞起,吉利更愿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即便风停了,仍能稳健站立在高处。以更高的视野、更包容的姿态、更坚定的信念,去引领这场能源变革的发生。
如果说吉利在新能源的完善布局,尚有受环境驱使不得不变的被动成分,那么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则完全是吉利在谋划智能化、互联化战略上,一次大胆、主动的选择。
这些年说自主品牌超越韩系车的人,未免太天真。
一个桌面、一个ID、一个云端,连接起一个庞大而多元的数字生态。这个以连接所有互联网开发者,继而创造全新数字化出行体验为目的的生态,注定能够产生超出于汽车本身的价值。甚至,眼下我们还无从对其作出猜想。在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完全开放的属性下,出行、娱乐、健康、教育等一切生活的边界都被打破,任何的猜想似乎都能够应验成真,任何的猜想也似乎有所限制。
吉利与亚运会的牵手,饱含吉利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渴望以及努力。这种渴望以及努力,与中国以“一带一路”的方针联通世界贸易相契合,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技术创新实现强国相契合。它代表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坚实一步。
在这场世界性的盛会当中,无数镜头的聚焦下,吉利将会被真实且一览无遗地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世界会看到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平等、开放、前瞻,会看到一家中国企业自信地走向世界的舞台,也会看到一家中国企业虚心从世界的影响中得以学习。
当吉利的视野足够宽广,吉利的成长也注定不会停止。恰如那些在亚运会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中国运动员,他们总是清楚,更好的成绩、更强的对手,会在下一场的比赛中相遇。自信迈出的第一步,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