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公示了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双积分”。2018年度,中国141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和进口乘用车2312.28万辆,平均燃油消耗量实际值为百公里5.52升,燃油消耗量正积分为987.37万分,燃油消耗量负积分为299.0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398.79万分。咱们具体来看看都什么情况。
先来看看积分结余比较好的车企,最突出的是比亚迪,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将近220万,同时还有将近83万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上汽集团旗下自主部分积分情况也不错,结余超过150万,其中新能源汽车积分近33万分。另外,北汽和北汽新能源各自有超过20万的新能源积分,奇瑞和吉利也都有超过20万的新能源积分。
熟悉双积分政策的朋友都知道,按照政策规定,结余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是可以卖的,卖给那些不达标的企业,也就是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是负值的,平均燃油消耗量是负值的有哪些呢?先来看看负分最多的是上汽通用,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是-482866,而上汽通用五菱是-369841个积分,北京现代-208163个积分。
当然,进口车也必须执行双积分政策,宝马中国的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是-15688,但是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超过了42万,进口品牌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负分最多的是奔驰中国-92580分,而且比较麻烦的是,关联企业北京奔驰那边只有19316个积分,根本不够补。从系别来看,达标率最不好的居然是日系,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都是负值。广汽三菱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居然多达负10万,丰田稍好,天津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有超过20万的积分,而生产考斯特的四川一汽丰田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也是多达负10万。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不达标是怎么个惩罚方式?目前还是过渡期,核算方式对车企也有“优惠”,但是到明年核算今年的双积分时,就要严格执行了,包括惩罚措施,根据规定,在核算后,平均燃油消耗量为负积分的企业,需通过新能源积分、不同年份积分结转、关联企业之间转让等方式进行抵偿归零。如未能抵偿归零,应向工信部提交其乘用车生产或进口调整计划,使预期产生的正积分能够抵偿尚未抵偿的负积分。而在负积分抵偿归零前,该企业达不到要求的新产品,不予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也就是你卖不了新车。所以,有些车企估计得为“铲分儿”留出预算了。
![]()
留下的时间可不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喜乐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
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车都挺好?
![]()
宝马广告堪比恐怖片,哪些汽车广告令你印象深刻?
![]()
欧盟裁定大众、宝马和戴姆勒垄断,谁是“污点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