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之后,又有一家造车新势力要收购传统车企,近日国内媒体报道称爱驰汽车将收购陆风汽车50%的股份。
中国汽车新闻网报道称,新造车势力爱驰汽车将收购陆风汽车的股份为50%,江铃汽车集团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占剩余的50%,爱驰汽车从而实现对陆风汽车的相对控股。
![]()
爱驰的自建工厂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可生产资质依旧是其最大的问题。随着首款车型爱驰U5交付时间的临近,与江铃达成合作是目前解决新车生产最有效的方式。
![]()
花费过亿,“烧”在一纸资质
相比于蔚来、小鹏这样与传统车企代工的发展模式,直接收购传统车企从而获得生产资质这样的方法的自主性会更高,这也对未来制造环节的发展更为有利。不过要想采用这样的方法要有着庞大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众多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原因。
按照此前的“市场价”,造车新势力企业收购一家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需要花费十亿左右的代价。虽然爱驰目前并未公布收购陆风汽车的具体情况,但花费也一定是以“亿”作为开端。
![]()
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一样,爱驰汽车的背后也有“高人”和“金主爸爸”。爱驰汽车的创始人是前沃尔沃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付强,先后在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大众斯柯达、北京奔驰、沃尔沃等知名车企任职,有多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验。而且,爱驰汽车目前已获得约70亿元的融资,正是兵强马壮,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有人感叹,这么多钱不用来研发,却“烧”在一纸资质,多不值当。
斥巨资获得资质,前景究竟如何?
去年9月,一汽夏利以1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拜腾。“一元收购”,这听上去似乎是个“便宜买卖”,但事实上,这“一元CEO”并不好当。
在这一元“转让费”的背后,拜腾还将面临5462万元应付职工薪酬、8亿人民币的债务,且有明确的还款期限。
![]()
目前,拜腾经过两轮融资,仅获得7.4亿美元,今年1月还计划启动新一轮的融资,去年10月,拜腾汽车CEO毕福康曾透露出要IPO募资的想法,这均反映出了拜腾在资金方面的压力,而“准生证”所带来的债务压力也是拜腾这家造车新势力未来所要面临的问题。
常言道,“时间证明一切”,在这之前,对于收购资质的新势力的未来,也多只是猜测。但不论目前来看前景是明是暗,它们都将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
前景或明或暗,必然存在压力
此前,政策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2018年第22号令中对“借壳生产”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定》明确提出,现有车企要想扩建同品类纯电动车产能,燃油车企需要上两年汽车产能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纯电车企需要上年度纯电动汽车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并且拟生产产品的能耗、续驶里程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而如果异地建厂,还需要满足建设规模仍然需要满足纯电乘用车不低于10万台,商用车不低于5000台的标准。
![]()
这意味着目前以“收购”获得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企业,面临着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帮助手中“资质”达到发改委《规定》中扩建电动车产能要求的这一压力。
但从爱驰收购陆风也可看出,即使“收购资质”存在着资金压力、债务问题、职工欠薪等多项所要面临的困境,以及政策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但造车新势力似乎依旧对于“收购资质”乐此不疲。
前路注定困难重重
爱驰汽车旗下首款纯电量产车型爱驰U5已于2019年3月亮相日内瓦车展,未来U5目标进入欧洲市场销售,这也是爱驰开启海外战略的第一步。
![]()
爱驰汽车认为,当前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远远落后于中国,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因为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并可以经得起欧洲消费者考验的电动车太少了,有首款量产车爱驰U5加持,他们相信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可是,爱驰汽车目前的融资额大概在70多亿元,要支撑海外扩张,缺乏足够资金支持,还需要不断“造血”。
爱驰汽车走国际化战略、坚决进军欧洲市场,对于品牌的塑造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尚未立足国内便如此大踏步前进,不免有些操之过急,恐怕欧洲前景不容乐观。
![]()
众所周知,随着2019年的到来,造车新势力也迎来了“交付生死年”,随着补贴的退坡,传统车企新能源产品的扎堆入驻,以及长久以来的“烧钱”战役,可以说现如今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着的是一个竞争更为焦灼的局面。综上所述,爱驰汽车前途堪忧。
![]()
入驻平台包括
今日头条 | 搜狐汽车 | 易车网 | 大鱼号
天天快报 | 知乎 | 凤凰汽车 | 网易汽车
快手 | 抖音 | 百家号 | 微博| 一点资讯
商务合作、活动请发邮箱:Baimedle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