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轮胎店主向大白哭诉:卖出的正品德国马牌轮胎,客户因为没有看到“胎毛”无论如何都要退货。
![]()
无奈之下,店主给对方发了相关资质的照片,还通过语音带着客户在官方渠道一步一步验了真伪,对方才肯相信他家的轮胎是正品新胎。
其实,随着各大轮胎厂商的工艺升级,“胎毛”早已不是新胎有效的辨别方法了。
今天,大白就跟大家聊聊轮胎的“胎毛”。
首先要纠正一下,“胎毛”这个词并不标准,严格来讲,它是轮胎的一部分胶边(胶条)。
轮胎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硫化作用”才能使橡胶中的线型大分子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型。
这个过程,需要在指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给生胎加热加压时,也会造成内外的压强发生变化,迫使胎内的一部分橡胶以气泡的状态从模具的排气孔中排出。
经过冷却后,残留在排气孔的橡胶会依附在成型的轮胎上,就形成了大家口中的“胎毛”。
一句话回答:没什么用。
新胎的胎毛凸起一般在0.3mm左右,这个长度对于汽车行驶中的抓地力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靠这点儿胎毛就想提高汽车安全性,更是痴人说梦。
再者,随着车辆行驶到一定里程后,胎毛会因磨损逐渐脱落,即便没了胎毛也没听说车的安全性就下降了,是不是?
上面大白已经讲了,轮胎的胎毛是传统生产工艺中硫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它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看起来又有些难看,很多厂商早就想“除掉”它了。
就在几年前,包含万力、倍耐力、德国马牌在内的几大轮胎厂商,提升了轮胎模具的设计工艺,使橡胶气泡排出时“只出不进”,不会依附在轮胎表面,从根本上解决了“胎毛”的问题。
![]()
最后,大白特意以客户的身份咨询了德国马牌轮胎的官方客服,对话如下:
![]()
正如官方客服所回:“胎毛”可不作为新轮胎的定义标准哦.
今后如果有人再说没胎毛就是假货,就拿出这篇文章给他看!!!
来源:甲乙丙丁汽车后市场
编辑:宋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