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带队南下深圳,专程拜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时距他执掌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仅过去11天。在华为总部,两位产业领袖围绕汽车产业竞争态势与技术趋势展开深度交流。
![]()
“任总的视野、格局、睿智、激情,我等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令人敬佩!”朱华荣在社交媒体上如此表达对这次会面的感受。任正非则针对长安汽车及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在《一品汽车》看来,一位刚执掌千亿级汽车央企11天的掌门人,向79岁的科技领袖躬身求教,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与寻求新突破的野心。
新央企掌门人与科技领袖的战略对话
事实上,这次会面发生在朱华荣履新的关键时期,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整合而成,旗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业务涵盖汽车整车、零部件、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
![]()
朱华荣在接掌这家新央企后,第一时间选择拜访任正非,背后蕴含深意。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已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资源。而华为在智能驾驶算法、鸿蒙座舱、超充网络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车企争夺未来市场的“门票”。
会面中,华为多位高管共同参与交流。朱华荣特别提到对徐直军、余承东等华为领导交流支持的感谢。这种高层团队的集体参与,表明双方合作已超越单一业务层面,进入企业战略协同的新阶段。
阿维塔合作模式的深化与突破
作为长安汽车与华为合作的结晶,阿维塔品牌成为会谈的重点议题。阿维塔科技由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三方联合打造,开创了独特的 “CHN模式”。目前,阿维塔全系车型都可选装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智能驾驶能力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
据《一品汽车》了解,长安与华为双方合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推进。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公司与华为正在推进 “Hi Plus”合作模式,双方联合团队已有近千人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首款联合共创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面世。
在资本层面,长安汽车联营企业于2024年8月以115亿元人民币购买了华为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权。今年2月,阿维塔科技已完成第二期57.5亿元转让价款的支付。这一资本纽带为技术协同提供了坚实基础。
央企转型的迫切需求与技术依存
上任后第一时间与任正非进行会晤,也印证了朱华荣的急切姿态,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中的转型焦虑。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500万辆销量,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面对这一目标,朱华荣提出要 “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 “生态力”,与华为的合作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
华为的技术加持已显现市场效果。2025年7月,搭载华为智驾技术的阿维塔销量达10,062辆,同比激增178%。这一数据印证了华为智能化技术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政策环境也为央企与科技企业合作提供了支持。2025年中央民企座谈会明确支持科技民企发展,任正非作为代表参会,凸显了华为在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这一政策导向为华为-央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一品汽车》看来,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正在经历重要演进。从最初的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HI模式/智选车),华为正探索 “第四模式”——主导产品定义+车企智造。这种模式在华为与广汽合作的华望汽车项目中已经得到体现。
阿维塔的全球拓展计划中,华为的全球渠道资源将发挥关键作用。阿维塔已进入25个国家建成55家渠道,计划2025年底前进入50个国家,布局超过160家渠道。华为的全球布局将成为阿维塔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
在产品布局上,阿维塔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跑车等多个细分市场。阿维塔数智工厂已正式挂牌,年产能达28万辆。这一庞大的产品计划需要华为持续的技术支持。
重塑产业格局的战略协同
事实上,朱华荣与任正非的会面已超越普通的企业高层交流,成为大型央企集团与领先科技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深度协同。在朱华荣之前,广汽冯兴亚、小鹏何小鹏等车企负责人今年均已拜访过任正非。这反映出 “华为技术+车企制造”已成为行业主流合作模式。
![]()
东风汽车与华为的 “DH项目” 已探索团队深度融合,从研发到市场协同推进。长安与华为的合作也正从技术层面向战略层面深化,共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技术体系。未来几个关键节点将验证这一合作模式的实效性:2026年华望汽车首款车型上市、阿维塔港股IPO及智驾系统升级等。这些事件将检验央企与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的实际成效。
写在最后:
随着朱华荣走出华为总部,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路径愈加清晰。阿维塔计划在2025年底进入50个国家市场,布局超过160家海外渠道,而华为的全球技术标准与销售网络将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东风与华为的“DH项目”团队已开始融合办公,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将于明年推出首款车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形成一种新模式:华为定义技术框架,央企提供制造实力。
当央企掌门人与科技领袖的握手从礼节变为常态,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被重新定义。